探索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一、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更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量和扩大记词汇量等。

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除教材以外,高中英语阅读量七级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目标,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1.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

趣味性,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并能促使其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语言程度。

阅读材料的篇幅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容易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可以强化其阅读的兴趣。

发展性和拓展性,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要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并作为其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内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新颖且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激发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究和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利于拓展思维和开阔其视野,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

2.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范围。

英语教辅材料,所选的材料的内容都是课文内容的延伸,符合学生的口味,一周为5篇(ABCDE)每天一篇,分易、中、难三层次,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

这些材料题材丰富,富有时代感,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并配有形式多样的测试题,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报纸,报纸具有时事性强的涉及内容广泛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需要从中选读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或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杂志,英语期刊内容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强,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1.讲授阅读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讲授阅读方法,比如专项突破:如何识别主题句、如何识别关键词、如何分析长难句等等。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比较和总结,体会作者使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与范例,为语言的有效输出奠定基础;阅读与工具书使用相结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的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开展导读活动。

专栏介绍:在黑板报或墙报上开辟专栏,定期介绍佳作,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主题、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读书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摘抄: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格言和警句等,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为后续的语言运用积累素材;列提纲:列出文章的主题、框架或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读书体会: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写阅读感想或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

3.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问题讨论:对于阅读中遇到的难以理解或见解有分歧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辨论的方式解决;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采用抢答读物的作者、说出读物中精彩句段或格言警句、播放对话录音辨认作品人物以及分析作品主题等形式,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短剧表演:学生把课外阅读材料改编成短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我曾经让我班学生在公开达标课中表演了莫泊桑的《项链》短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专栏展示:学生通过评论、漫画、感想和精彩句段摘抄等形式,在专栏中展示自己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体会。

四、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模式
1.自主式课外阅读活动模式。

设计原理,自主式课外阅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阅读,教师不需要就阅读材料进行太多的导读活动,只需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时完全自主。

2.探究式课外阅读活动的模式。

设计原理,探究式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并进行探究。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确立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探究式课外阅读中则成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协作者和伙伴。

操作实例,以SFFC 2A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世界各地的节日。

教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时,可以组织相关的探究式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当前各地不同国家的节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
地方的风俗人情。

3.创造性课外阅读活动的模式。

设计原理。

创造性课外阅读活动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使学生根据材料的文学思考和品味课文内涵,读出疑问,读出新意,提出独特的思想感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其创造的成果。

总之,学校的教师感觉到学生具有创造戏剧的强烈愿望,并希望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因此组织了创造性课外阅读活动,对主人公亨利的今后生活进行大胆的想像与发挥,在自习课上以话剧的形式展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