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集体备课教案《道德经》第42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集体备课教案
《道德经》第42章
【课型】新授课
【执笔】
【审核】德育处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章节,要求读准字音、停顿。
2、学习章节,掌握章节的内在含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学习难点】深刻掌握章节的内在含义。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范读课本,学生初步感知。
二、讲解译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
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强暴的人死无其所。
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三、释义拓展。
通过我们之前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请同学们尝试找出下列字词代表的意思:一、二、三、孤、寡、不谷。
【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二】指阴气、阳气。
“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
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
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四、集体朗读章节。
五、问题探究
如何深刻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这是继四十章之后,又一段关于“道”的基本原理的重要论述。
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
另一段话是警诫王公要以贱为本、以下为基的。
对后一段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文字与上一段讲的原理关联不上,疑为三十九章文字错移本章。
另一种说法是两段前后虽然不相密切关联,但意义仍相近。
这是讲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所以,这一章再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