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坝下地区兴安及兴安杂种落叶松引种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口坝下地区兴安及兴安杂种落叶松引种试验
王春玲;代剑峰;张鸿景;李金龙
【摘要】为了验证在张家口坝下地区引种兴安落叶松的可能性,引种了4个家系的兴安落叶松和4个家系的兴安杂种落叶松,通过调查12a生苗木的存活率以及苗高、胸径等指标来分析各家系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及其杂种的存活率都低于3组对照,但大部分家系的存活率都达到或接近70%.(2)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
的生长性状表现优良,虽然低于本地优树,但都显著优于其他2组对照,证明兴安落叶松能够适应当地环境.(3)日12×兴9无论在存活率上还是在生长指标上都有极好表现,证明兴安杂种落叶松杂种有可能更加适应当地环境.
【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3页(P47-48,65)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杂种落叶松;引种;存活率;生长指标
【作者】王春玲;代剑峰;张鸿景;李金龙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剪子岭林场,河北赤城075599;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050061;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河北省林
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赤城县林业局,河北赤城0755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02.2
树木的引种驯化是一种传统的增加林木种质资源的育种方法。
通过树木引种,可丰富树种资源,增加木材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增长,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作用以及美化价值。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树木引种驯化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其中针叶树引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落叶松属北半球温带山区和寒温带重要用材树种。
兴安落叶松,作为原产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针叶树能够适应多种生境,具备较强的耐寒和耐旱性,而且兴安落叶松能够很好的与山杨、樟子松等树种形成混交林,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黑龙江林科所于1979年开始建立了一批落叶松杂种试验林,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日伊兴、日伊长、兴伊日、长伊日的种间杂交[2-3]。
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选育出了一
系列表现优良的母本家系和杂种无性系,为引种工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种质资源。
兴安落叶松及杂种落叶松的成功引种能够提高河北省北部地区针叶树的种质多样性,改善林分结构,进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1.1 试验材料
2000年秋,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引种15个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7个杂种落叶松;2001年春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苗圃进行了
播种育苗。
2003年春将部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至张家口坝下进行栽培和观测,试验家系包括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1054、1128、1169、1248)、4个兴安杂种
落叶松(日3伊兴2、日3伊兴9、日5伊兴9、日12伊兴9),3个对照分别
为华北落叶松种子园混合家系(本地优树)、华北落叶松母树林混合苗木及当地华北落叶松生产用苗(CK1、CK2和CK3)。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赤城县马营沟,年平均气温2.1益,极端最高气温24.3益,最低气
温-22.6益;无霜期97d,年降雨量407mm,且集中在6耀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7%;土壤类型为山地淋溶褐土,海拔1360耀1490m,阴坡,土层较厚。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每个重复内各家系以10株小区的方式栽种,每个家系共栽种40株。
栽种后第12年(2015年)秋,统计苗木存活率,测量各家系所有存活苗木的树高和胸径。
2015年秋,待生长季结束时,对每个重复的10株小区的存活苗木进行统计,个
别苗木由于牲畜啃食遭到破坏,但依然记为存活。
计算各个家系在4次重复中的
存活率均值作为最终存活率。
调查采用株株测量的方式,对各家系所有存活苗木(被啃食的除外)进行调查,苗高利用测高杆进行测量,胸径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所有测量重复3次,以10株小区的均值作为各家系在单次重复内的最终测量值。
1.4 数据分析
运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的运算和整理,之后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
析和多重比较。
2.1 存活率调查结果
2015年秋分别统计各家系10株小区的存活率,以4次重复的均值作为最终的存
活率,结果发现,兴安落叶松和杂种落叶松的存活率相近,而且都低于3个对照。
除1054和日3伊兴9两个家系的存活率只有61%外,其他家系的存活率都达到
或接近70%(表1)。
2.2 生长性状对比
在树高和胸径两个性状上,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2)。
在树高上表现最好的是日12伊兴9,其均值为473.35cm,显著高于CK1(455.21cm)且与另外2个对照CK2(426.32cm)和CK3(398.43cm)的差
异显著。
另外1054、1248、1128和日3伊兴2的树高都与CK1接近且显著高
于CK2和CK3。
在胸径上是日12伊兴9和1169的表现最好,其均值分别为
4.32和4.30cm,与CK1无显著差异(4.36cm),但显著的大于CK2(3.25cm)和CK3(3.76cm);而1248、1054、1128以及日3伊兴2的胸径虽然都显著
小于CK1,但显著大于CK2和CK3。
存活率能直观的反映物种的适应能力,本试验中大部分兴安落叶松和杂种落叶松生长适应性是木本植物,特别是乔木适应环境的重要指标,从结果来看,4个兴安落叶松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能力,虽然比本地华北落叶松优树稍差,但优于母树林混合苗木及当地华北落叶松生产用苗,证明兴安落叶松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环境。
杂种落叶松日12伊兴9与其他杂种家系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不但在所有家系中表现最好,而且超过了本地优树;很可能在杂交过程中的某些变异使得日12
伊兴9更加适合在当地生长,由此可以推断利用种间杂交技术能够获得更加适应
当地生境的优良兴安杂种落叶松。
的存活率都达到了或者接近70%,虽然比当地华北落叶松稍差,但已经能够满足
引种需要,相信通过几个世代的驯化,其存活率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相关文献】
[1]李悦,瞿超,徐九如,等.中国大陆林木遗传育种学科1949—2003年的研究历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 2005,27(1):79-87.
[2]王祥琦,韩嘉永,张含国.小兴安岭引种杂种落叶松家系苗期生长量分析,林业科技
[J].2007,32(1):1-3.
[3]韩家永,张含国,贾庆彬.小兴安岭南部幼龄期杂种落叶松生长变异与优良家系的选择,西北
林学院学报[J]. 2012,27(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