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之地理篇——自然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之自然地理
一、常见天体
(一)主要天体类型
1.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恒星也是运动的。
2.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地球)
3.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月亮)
4.彗星:扁长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哈雷彗星
①发现/预测哈雷彗星运行周期的人是英国人埃德蒙·哈雷,以其名字命名。
②回归周期是76年。
③世界上最早对哈雷彗星进行记录的是中国。
《春秋》“秋七月,有星孛(bèi)入于北斗”
④彗星外貌像扫把,古人将其称为“扫把星”,认为不吉利。
(二)太阳
1.简介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最丰富元素)和氦,其能量来源形式是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有寿命,根据科学家观测太阳已经燃烧约46亿年,还可以燃烧50亿年,太阳正处于壮年时期/稳定的旺盛时期。
2.太阳系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
①水星:我国古代称为辰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小的行星。
②金星:别称启明星、太白金星、长庚星。
自东向西转,因此在金星上可以看到太阳西升东落。
③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星,“荧”指红色,“惑”指运行情况比较复杂。
“天问”系列的“天问一号”探测火星,搭载的火星车是“祝融号”。
④木星:木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古代将其称为岁星。
⑤土星:卫星数量最多(达到82颗)。
古代称其为填星、镇星。
(三)月球
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1.月食
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时,地球(在中间)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这种现象叫月食。
月食主要类型:(1)月全食;(2)月偏食(挡住了一半)。
2.日食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主要类型:(1)日全食;(2)日偏食;(3)日环食。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二、地球
地球:不规则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km。
(一)纬线和纬度
1.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作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2.纬度:地球可以分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人们给其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3.特殊纬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最北只能到达北回归线、最南只能到达南回归线。
回归线的度数是23°26'。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越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二)经线和经度
1.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作经线,也叫子午线。
2.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3.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180°经线。
(三)自转与公转
1.自转:地球围绕其自转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二十四节气
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分成24等份,分成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真题再现
1.(单选)(A),我国古代称之为辰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2.(单选)以下关于日食和月食说法正确的是(A)。
A.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与月球和地球的影子有直接的关系
B.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与月球和地球的自转有关——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
C.日食发生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
D.月食发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