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临汾市果园技术培训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临汾市果园技术培训新变化
王秋萍
【期刊名称】《北方果树》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王秋萍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山西临汾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加强果园技术培训,促进果农学科学、用科学,是提高果树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临汾市果树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果园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克服了过去在果园技术培训上虚的多、实的少,旧的多、新的少,远的多、近的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丰富了果园技术培训形式,打造了因地制宜的培训平台,建立健全了培训机制。

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种形式的果园技术培训活动1567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电视讲座收视人数达100多万人次,录制光盘3000余张,在提高果园产量,改善果品品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果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果园技术培训的新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训方式的变化
1.1 由注重课堂授课变为注重果园实地培训
过去,在果园技术培训上注重课堂培训,聘请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即便图文并茂地讲解,但与实际操作也有一定距离。

现在尽量把技术培训安排在不同管理水平的果园,针对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等疑难问题,由技术人员现场解答,做到边学边练,融汇贯通,效果很好。

我市结合“阳光工程”培训,把“田间课堂”作为首选培训方式,全市共建立果树田间课堂26个,通过现场培训、示范,使果农眼见为实,容易接受。

如2014年春季,阴雨天气多,造成果树花粉量减少,我市果树科技工作者深入果园进行现场技术培训,针对不同果园采取不同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果园经济损失。

1.2 由单纯技术培训变为技物结合培训
目前,在果树生产中果农需要技术培训,而倍受欢迎的是技物结合的技术培训。

技物结合一块进果园,一是通过现场技术培训,使果农学到了技术,还通过展示与技术相配套的新农资,使果农对症下药,当场就可选购农资,应用到果园管理上。

二是技物结合培训更加方便果农咨询农资使用方法,可减少果农使用新农资过程中因使用不当所发生的问题。

三是降低新农资推广成本。

技物结合培训省去了通过各种媒体做广告的环节,也就降低了推广成本,可以把这部分利润让给果农。

同时,也减少了果农进城购买新农资的交通费用。

1.3 由农闲集中培训变为专家巡回培训
农闲集中培训是利用果农的空闲时间进行培训,其特点是培训时间较长,可以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培训,但针对性不强。

为此,我市从2009年起组织市级专家队伍10余人,在果树生产的关键时期深入果园巡回培训,重点培训果园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帮助果农提高务果技能;对出现疑难问题的果园进行会诊,对症制定解决方案措施。

另外,各县还聘请知名专家巡回授课。

2013年,翼城县聘请魏钦平、牛子勉等专家逐片授课;吉县聘请张文和、宗兆峰等专家在各乡镇巡回培训,重点解决果园郁闭、树势过弱及粗皮病、腐烂病、锈病等高发病虫害;襄汾
县先后聘请张文和、田家驹、白姚期等专家在5个乡镇举办了60场大型培训班;曲沃县邀请国家级葡萄专家晁无疾等5名专家会诊葡萄病害并防治;隰县县委组
织部牵头,联合科技局、农委、果树中心在全县8个乡镇开展巡回培训,方便了
果农,效果显著。

巡回培训,使专家与果农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及时指导果农合理间作、拉枝整形、种草覆草、生物防治、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分期采收等生产优果关键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果树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1.4 专门培训与借会培训相结合
一是科技人员包果园,随时随地搞培训。

白天科技人员深入果园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直接传授修剪等管理技术;晚上集中果农在村委会、学校或家中系统学习果树栽培基础理论知识,保证果农学习修剪两不误。

如尧都区果树站围绕科学施肥、旱作栽培、花果管理、夏季修剪、SOD苹果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晚上室内
集中培训,白天地头实地示范。

二是把果业技术培训与新农村建设、党训会结合起来,果农不仅学到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新农村建设辉煌成就,同时又学到了果树实用技术。

三是林业部门结合上级安排的退耕还林项目,把果树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了当地果农素质。

1.5 面对面培训与“空中课堂”相结合
面对分散经营、多种需求的果农,特别是交通不便的果农,不但组织难度大,而且培训成本高,影响了果园技术培训效率的提高。

而利用广播电视及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实时互动,能有效地扩大媒体传播的受众面,节省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一是利用手机短信培训。

吉县果业中心和移动通信公司本着“拓展服务,惠利果农,助推吉县苹果转型发展”的宗旨,联合开通了吉县“果讯通”信息网,不定期以短信方式向入网果农适时发送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重要天气信息、产销信息和物流信息。

全县已有3400多名果农加入“果讯通”网络,为苹果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信息化服务。

二是利用电视媒体搞培训,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的炕头,
果农通过看电视学技术。

翼城县果树中心2014年通过电视台“田园丰”栏目举办技术讲座14期,向果农培训矮化栽培的幼树修剪、抗旱保墒等技术,录制技术光盘2 000张,印发技术明白纸5 000份,下发到果农手中。

曲沃县通过电视“金桥”栏目培训果树冬季修剪、树形改造等技术,2014年共录制8期。

三是利用网络搞培训。

一些县(市、区)还利用网络的发展,为广大果农普及技术知识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快捷的手段,如利用博客网、QQ群、微信等平台为专家和果农直接搭建起一座座桥梁。

2 培训内容的变化
2.1 由笼统培训变为重点培训
改变过去不管培训对象是什么人,都用同一教材,进行的是“一揽子”培训。

近年来,在培训内容上,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对果区的县乡行政领导重点培训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形势、发展前景及现代果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相应知识,增强引领、决策、推动果品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对各级果树技术人员,重点培训果品标准化生产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对广大果农,重点培训果园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和操作能力,达到推广新品种、掌握新技术目的。

2.2 由局限产中技术培训变为全程技术培训
提高果品质量不仅仅是生产中,而是贯穿于包括产前、产后的果树产业全过程的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

为此,技术培训也由产中培训变为产业全过程培训。

除果品田间生产的技术培训外,还增加了果品市场形势预测、果树栽植新品种选择、果品加工贮藏、果品采摘分级、建立果品专业协会组织、果品营销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自从我市成立了“临汾市果树专家服务组”后,果树专家组结合全市果树生产实际,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活动。

首先对各县市区果树生产搞好调研。

调查的主要内容为苹果、葡萄、桃、梨等树种在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
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无公害标准化果园建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存在的问题,农业投入品的供应及使用存在的问题,果农在果树生产管理中遇到和出现的疑难问题,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的申报与认证,果业结构调整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经验措施等。

第二,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专家组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果树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全面开展技术培训活动。

在抓好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把组装配套果园实用管理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放在首位,特别是在无公害标准化果园建设上,全面实施了平衡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葡萄果穗拉长与果粒膨大、树形改造、穴贮水肥、节水灌溉、地面铺反光膜、果园种草与自然生草、病虫害物理与化学防控等十余项技术。

第三,随着果品市场动荡多变形势的出现,不少果农对市场形势摸不准、吃不透,不同程度存在果品“惜售”“抛售”等问题,也就是说生产出好果品,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

因此,果农要求的技术培训并不局限生产技术培训这个层面,而是要求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同时培训。

特别是果品经纪人队伍和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在每次培训时都要求传授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趋势、当前果品销售供求关系、如何把握合作社生产与市场关系等经营方面的信息与知识。

2.3 果树培训与特色果树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果树生产也迅猛发展,特色果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市对果园技术培训工作,除保证一般果树培训外,技术人员深入大棚草莓园、观光桃园、有机樱桃园、礼品西瓜园等特色果园,手把手、面对面讲解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把最新的生产理念、最新的管理技术第一时间传递到果园。

一些核桃主产县还邀请外国专家进行特殊培训,例如,2014年汾阳邀请澳大利亚核桃专家利·提塔马斯先生开展了为期4d的核桃树标准化综合管理技术培训,图文并茂地将澳大利亚先进技术展示在面前,吸引了众多果农参加培训。

3 果农接受培训的变化
3.1 由被动学向主动要求学转变
过去,办果树技术培训班,要求乡村干部动员果农参加,但不少果农借口农活忙、花费高、学不会,而很少去参加。

现在,广大果农已认识到学习掌握新技术对提高果园生产水平的重要性,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召开果品观摩现场会,各地果农踊跃参加。

特别是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后,每个果园园主都抢着让到自己的果园传授新技术,吃“偏饭”,先学会技术,再通过自己果园示范带动周边果园。

目前,果农已不满足于“满堂灌”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果园实际情况,要求“点菜式”学习。

吉县适应新的形势,首先培训“土专家”“农秀才”千余人,再让其深入果园进行“点菜式”培训,既发挥了“二传手”的作用,又能针对性地培训,满足果农的不同需求。

3.2 由请进来培训向走出去接受培训转变
当前,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广大果农已不满足于在当地接受一些常规的技术培训,而是走出去开阔视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

2013年,市果树站组织全市水果生产重点县的果树站长及果农技术骨干赴运城市考察学习,全面了解运城市果业发展上规模、管理技术上档次、产业链条上延伸的情况,对于促进全市果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翼城、浮山、吉县、隰县、尧都区等地不少果农还自发地组织去陕西洛川等地参观学习果园管理经验,聆听技术人员和果农现身说教,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技能,对提高果树生产管理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