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2(共21张)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 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探究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 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史料,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 主要变化。 答案 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 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 ,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 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 两项。 答案 A
——《论南洋事宜》 导读 两段史料分别反映乾隆时期大量资本投向土地,影响资本 积累;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2013·浙江高考,节选)阅读史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 济变化的认识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 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 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 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 手为盗贼耳。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练出高分
1
2
3
4
5
1.(2014·江苏高考)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 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 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迟滞 2中国落伍: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紧闭国门;对内固守重本抑末,压制工商
业,厉行文化专制。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
的易位便已大体定局。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全面认识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1.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 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 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 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 (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 的更新、变革。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2.认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 (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 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是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 重要意义。 (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 稀疏而微弱。 (4)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 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 导地位。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直接原因”。“重农抑商”和“海禁”
政策使得中外缺乏经济交流,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萌芽,故A项正确;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重农抑商”和“海禁”政
策推行的经济基础,不是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
鸦片走私是在19世纪中期,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
练出高分
1
2
3
4
5
4.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 ,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携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 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 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 )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由材料“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可知 ,明政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故A项错误,B项正确。 由题干材料“抚臣涂泽民……请开市舶”可知,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B
练出高分
1
2
3
4
5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 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所谓的海禁政策并非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 格限制对外交往,目的是维护自然经济。由此可以排 除A、B、D三项,选C项。 答案 C
练出高分
1
2
3
4
5
5.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 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 ,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 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 接原因是( )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 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 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流通,故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等出现,C项错误; 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 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D项。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 经济活跃。 答案 A
期,故C项错误;
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
答案 A
退
出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3·福建高考)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 )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 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 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商品经济活跃 B.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第6 课
近代前夜的 发展与迟滞
人教课标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知识点二 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三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2.商朝:商业活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 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 工商食官 ”制度。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资本主义萌发
图解识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西方崛起: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 工业革命 ,西
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此后,它们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代替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5.隋唐时期,商业蓬勃发展,长安、洛阳等成为中外文明的 大都会。
6.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也是繁荣。
7.元代商业进一步发展。
8.城镇商业繁荣,“ 商帮 ”出现。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资本主义萌发
(1)产生: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资 本 主 义 (2)地位: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 萌芽产生 门中稀疏出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障碍:自然经济的抵制;官府的沉重剥削 ;统治者固守重本抑末传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