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走进溶液世界-溶液的形成与配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分类
溶解度
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m液 = m质 + m剂 特 一定是混合物(水不是溶液)空气、土壤、合金
征 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四要 素
T
NaCl在20 ℃水中溶解度为36g
100g
饱和
质量 (单位:g) 20 ℃,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
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
【例4】(2012西城一模)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KNO3
110 31.6
114 45.8
121 85.5
126 110
139 169
①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度曲线
结晶方法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
2
温度降低:NH4NO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过程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温不度变升:N高aClC浓aHO2、SON4aOH固体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
溶质 组成 溶剂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分类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溶解度
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气体物质溶解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
度:
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1.相同温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0℃ 时,N2的溶解度为0.024
2.相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相等
在0℃ ,101KPa时,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
【例4】③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结果用最 简整数比表示)。
④30 ℃时,向114 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 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例4】(2)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温度降低:NH4NO3
溶解过程
温不度变升:N高aClC浓aHO2、SON4aOH固体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
溶质 组成 溶剂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分类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m液 = m质 + m剂 特 一定是混合物(水不是溶液)空气、土壤、合金
征 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元素化合物之溶液
溶质 溶剂
组成
温度降低:NH4NO3
溶解过程
温度升高:CaO、NaOH固体 不变:NaCl浓H2SO4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
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1.固、气+液 (固体、气体被液体溶解)
判断溶质、溶剂
2.液体+液体 (量多的为溶剂) 3.只要有水存在,无论多少,H2O都是溶剂
征 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玻璃棒
配制
用固体物质配制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
浓溶液稀释
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m浓 × ω浓 = m稀 ×ω稀
3
【例1】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配制
温度降低:NH4NO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过程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温不度变升:N高aClC浓aHO2、SON4aOH固体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
溶质 组成 溶剂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分类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m液 = m质 + m剂 特 一定是混合物(水不是溶液)空气、土壤、合金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例3】(2012石景山一模)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 解度。
(3)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25 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为 ________。
4
【例3】(4)现有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______g水。
(5)3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 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30℃,其结果如右图所示。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 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 减小
【例2】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①20℃时,0.56 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写计算式)。
征 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分类
粗略
浓溶液 稀溶液
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注: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指明对某种物质而言
饱和溶液
标准
加溶剂 加溶质
升温
蒸发溶剂 溶解性 降温
不饱和溶液
影响因 素
内因 外因
溶质 溶剂
的性质
温度
压强
特殊:Ca(OH)2
随温度上升溶解性减小 随温度下降溶解性增加
压强 温度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大
1
温度降低:NH4NO3
溶解过程
温不度变升:N高aClC浓aHO2、SON4aOH固体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
溶质 组成 溶剂
)
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 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 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都会增大
【例2】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获得粗盐,粗盐 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_______。若用10%的 NaCl溶液来配制1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_________g。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NaCl NH4Cl
35.7 29.4
36.0 37.2
36.6 45.8
60 80 100 37.3 38.4 39.8 55.2 65.6 77.3
(1)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 ________。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 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 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_________(填“大”或“小”)。
小资料:K2CO3 + Ca(NO3)2 = CaCO3↓+ 2KNO3 ①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结果保留整数)。
5
4.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
碘酒
(命名:溶质名+溶剂名)
温度降低:NH4NO3
溶解过程
温不度变升:N高aClC浓aHO2、SON4aOH固体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
溶质 组成 溶剂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分类
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
m液 = m质 + m剂 特 一定是混合物(水不是溶液)空气、土壤、合金
m液 = m质 + m剂 特 一定是混合物(水不是溶液)空气、土壤、合金
征 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
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质 m溶液
×100%
=
m溶质 m溶质+ m溶剂
×100%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