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分娩的70例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即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为参照组(35例),采用盆底肌康复
训练干预措施为实验组(35例),对2组产后妇女在治疗之前及治疗6周之后的
手测肌力级数、电测肌电数值、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进行总计率统计。
结果:参照组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电测肌电数值对比于实验组计算数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产妇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对比于实验
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后妇女采取盆底肌康复
训练展示良好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训练
女性在怀孕和分娩的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盆底肌损伤现象,而阴道分
娩更容易引发产后妇女的盆底肌受到损伤,或出现尿失禁现象,而当产后妇女的
盆底功能受损后,其盆腔内的相关器官不能保持正常位置,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现象、阴道松弛症状、盆腔器官的脱垂情况等,对其生活质量带来危害[1]。
本文分
析的资料源自于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分娩的70例产后
妇女,评估将盆底肌康复训练实行于产后妇女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实验开展分析的资料是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
分娩的70例产后妇女,依据随机法实施分组处置,参照组纳入35例产后妇女,
其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1岁,(25.97±3.47)岁是其年龄平均值;实验
组纳入35例产后妇女,其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22岁,(25.94±3.45)岁
是其年龄平均值。
计算并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产后妇女基础资料,P>0.05,尚未
展示出数据值检验的明显差异值。
70例产后妇女和其家属均细致的阅读知情同意
书且签署自己的名字,报告给医院医学伦理会后获得审批。
1.2 方法
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应用在参照组产后妇女中,对本组产后妇女开展健康宣教,指导其定期排便,并尽量避免增加自身腹压的一些活动等,未对本组产后妇女开
展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措施。
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应用在实验组产后妇女中,第一,予以产后妇女电刺激干预和生物反馈干预:采取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对产
后妇女开展锻炼,对其实行功能性电刺激干预以及生物反馈干预,使产后妇女将
自身的大便和小便排净,使产后妇女保持半卧位姿势,使电极放在其阴道内,开
展Ⅰ类肌纤维锻炼,将频率设置成8Hz到33Hz,将脉宽设置成320us到740us;
之后开展Ⅱ类肌纤维锻炼,将频率设置成20Hz到80Hz,将脉宽设置成20us到
320us,一次锻炼维持20分钟,每周开展2次锻炼,共持续6周。
第二,予以产
后妇女Kegel运动干预:使产后妇女保持平卧位自身,将其双腿屈曲之后保
持微微打开的姿势,使产后妇女进行吸气的时候进行自我肛门收缩十秒,使产后
妇女进行呼气的时候进行自我肛门放松十秒,一次锻炼维持20分钟,每天开展2
次锻炼,共持续6周。
第三,予以产后妇女阴道哑铃干预:先予以产后妇女1号
哑铃,每天锻炼1次,一次锻炼维持20分钟,如果产后妇女可以将跳动动作、
下蹲动作、上楼梯动作、下楼梯动作等比较轻松完成的时候,则改为大1号的哑
铃开展锻炼,哑铃型号一共有5个,指导产后妇女坚持将所有锻炼均完成。
1.3 指标观察
(1)计算和研究参照组及实验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
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分别对产后妇女的手测肌力
级数开展测试,共包含5级,产后妇女的分级高时,其恢复的效果更佳。
(2)
计算和研究参照组及实验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采取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分别对产后妇女盆底肌进
行收缩时候的肌电数值。
(3)计算和研究参照组及实验组产后妇女的产后一个
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
1.4 统计学分析
70例产后妇女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开展计算及验证,产后妇女的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
开展卡方检验,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电测肌电
数值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开展t检验,P<0.05,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与分析两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
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的手测肌力级数和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比较并研究,P>0.05,并没有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和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比较并研究,P<0.05,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研究与分析
分组治疗之前的手测肌
力级数(级)
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级)
参照组(n=35) 2.5±0.6 3.7±0.7
实验组(n=35) 2.4±0.7 4.4±1.0
t值0.6416 3.3926
P值0.52320.0012
2.2 研究与分析两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
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的电测肌电数值和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比较并研究,P>0.05,并没有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和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比较并研究,P<0.05,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后妇女治疗之前以及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研究与分析
分组治疗之前的电测肌
电数值(uV)
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uV)
参照组(n=35) 6.5±0.811.5±1.0
实验组(n=35) 6.6±0.914.0±2.2
t值0.4913 6.1202
P值0.62480.0000
2.3 研究与分析两组产后妇女的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
参照组产后妇女的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和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比较并研究,P<0.05,出现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产后妇女的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研究与分析
分组产后一个月
未发生压力性尿
失禁(例)
产后一个月
发生压力性尿失
禁(例)
产后一个月
压力性尿失禁总
计率(%)
参照组
(n=35)
29617.14实验组341 2.86
(n=35)
X2值 3.9683
P值0.0463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包含子宫脱垂情况、阴道的前壁及后壁膨出
现象、尿失禁症状和性功能相关障碍现象等,对产后妇女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
重的不良影响[2]。
而对产后妇女开展盆底康复训练则可以将其盆底肌力明显提升,减少产后妇女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并明显提升产后妇女的性生活质量等[3]。
目前,盆底康复训练方式多包含功能性电刺激干预、Kegel活动干预、
生物反馈干预和阴道哑铃干预等[4]。
对产后妇女开展功能性电刺激干预可以刺激
其盆腔相关组织和器官,对产后妇女支配器官的一些神经纤维也存在一定的刺激
作用,以及效应器相关功能,进而影响产后妇女的神经通路有关活动,将产后妇
女的膀胱功能进行改善,有助于激活产后妇女的盆底肌,重新构建产后妇女的神
经肌肉相关兴奋等[5]。
对产后妇女开展生物反馈干预则可促使其盆底肌肉的收缩
功能改善,凭借生物反馈治疗仪相关探头监测产后妇女的阴道内压力改变情况或
肌电活动状况,且采取视觉及听觉的形式进行反映,促使产后妇女可以自主锻炼等。
本文相关数据值展示出,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6周之后的手测肌力级数对比
于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明显更低,P<0.05,表明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
学意义,参照组产后妇女治疗6周之后的电测肌电数值对比于实验组产后妇女计
算数值明显更低,P<0.05,表明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产后
妇女的产后一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总计率对比于实验组产后妇女计算数值明显更高,P<0.05,表明计算数值检测和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展示出盆底肌康复训练实行于
产后妇女中的有效性及优势。
综上所述,产后妇女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体现良好的应用效果,展现出临床应用价值,呈现出进一步推广使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甘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临床疗效[J].大医生,2019,4(16):16-17.
[2].杨红芳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 (10):109.
[3] 赵蓓运.早期综合康复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及症状改善.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11 (36) :160-163.
[4]徐晓晖,何丽敏,龙艳萍.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产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9 (12) :94-95.
[5]李晓梅,李甜甜,张星莹,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4(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