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
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有效观察
首先,在观察时班级教师要合理分工,主班老师根据班级内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前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特别爱动的孩子,身体控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或者有攻击倾向的孩子等等,用记录表、便笺条或者手机拍照、录像的形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配班老师要进行全面观察,保障幼儿游戏安全,同时针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必要时进行介入指导:这样两位教师互相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游戏结束后再统一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反思,带领幼儿一起观看照片、视频等观察记录资料,在游戏回放中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再一次获得教育和成长。
其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观察:
L幼儿游戏的主题与情节设计,幼儿的游戏偏好、幼儿热衷的游戏情节与主要玩法等;
2 .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哪些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等;
3 .幼儿的社会性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行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幼儿游戏兴趣持续的时间, 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等:
4 .幼儿具体的游戏行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情节的发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运用等;
5 .游戏场地、空间与时间安排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如何进行改进等等。
观察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度解读
所谓解读,是指透过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评判幼儿的发展及其缘由。
会观察的教师,一定能通过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儿童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比如闩主游戏《恐龙医院》,一群孩子在区角中自由进行建构游戏,教师走过去问小朋:“你在搭什么呀?”小朋说:“是大森林。
”教师又问:“大森林里有什么呀?“小朋说:"有恐龙,有好多小动物!”教师听到后为小朋添加了一些恐龙玩具,小朋拿起其中一个恐龙对大家说:“呀,不好了,大家快来呀,小恐龙生病了。
”小飞说:“那赶紧送医院吧!”小朋说:“这里没有医院呀。
”萌萌这时抱着一堆积木走过来说:“我们赶快为恐龙建一个医院吧!”说着,孩子们七手八脚开始为恐龙搭建医院。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L游戏状态分析。
积木搭建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大班的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围合、垒高,拼搭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从开始的自由拼搭到合作完成生成的主题拼搭,幼儿能够将游戏和实际生活经验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了再现。
幼儿的合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拼搭能力也在这次自主生成的主题式的建构游戏中得到了提升。
2 .游戏材料的运用。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定幼儿游戏的工具,
有了材料,才能用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但游戏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工作,教师要在幼儿游戏中,认真进行观察和指导,并随游戏情节的发展适时增加和调整材料投放,以保证幼儿长时间的游戏兴趣。
3 .游戏价值分析。
有主题的搭建活动,和无主题的搭建活动,都不能固定幼儿的思维,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幼儿的搭建也会随着材料和幼儿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材料随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而适时增加和调整的,游戏材料及时增加和调整才能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游戏中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也将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
有了观察,教师对儿童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就会找到适宜的教育,给予科学的指导。
我们要引导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眼睛,做教育的有心人,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养成观察、记录、分析的好习惯,因为这种观察和分析也是教师对儿童发展的评价方式,能让教师真正地走进儿童的内心,去发现儿童,看到每个幼儿H我学习和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