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识记根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法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
一、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法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气、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言语〔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法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表达在事件的表达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表达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感情、推进情节开展。

抒情表达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想、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表达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表达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表达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含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气、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根底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

2、角度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

间接〔侧面〕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

顺叙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以回忆的形式,先表达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表达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

插叙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紧密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三〕掌握方法,灵敏运用。

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回忆所学,正确解答。

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顾内容;指代内容。

只要对比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

5、紧扣中心,深刻理解,归纳概括。

①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言语、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②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的模式予以概括。

③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
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紧密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

④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
段落划分从表达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着手解决,每表达一个完整事件即为一个段落。

大意归纳从本章节内容中,挑拣最能表现主要事件的词句,精练简洁地予以组合。

⑤如何做到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法呢?
(1)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而发。

(2)言语要简而明。

(3)议论抒情的表达要有层次,有深度。

⑥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防止几个问题: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⑦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文章,这种文体的作文往往运用具体、翔实、生动的记叙,给人以鲜亮的形象,用以表达文章的中心。

在记叙文作文中,
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再具体的内容也显苍白。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笔墨不需太多,运用要恰当。

它在文中的结构方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方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在文中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表达描写的根底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对所表达的对象的见解或推断、态度和感情,都直接以议论或抒情的方法表达出来。

阅读这种类型的记叙文,必须把握住两点:一是议论和抒情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感情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谷盘旋之风;二是议论和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阅读时认真领会作者的议论、抒情局部,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一条途径。

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一、识记、理解小说常识及方法运用
1、概念以塑造鲜亮的人物形象为中心,表达具体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描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依托,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2、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主要了解各局部的根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开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散文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一、识记、理解散文常识及方法运用
〔一〕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生动、形象具体的言语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刻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想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法和写作手法灵敏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鲜亮。

〔三〕掌握方法
1、如何把握散文的写作对象?
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包含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人物主要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作者真挚的感情。

事件通过叙写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深刻揭示生活意义、人生哲理,表现作者深挚的感情。

2、如何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寓理于事表达事件,揭示其中的内在哲理。

先抑后扬先否认或贬低事物形象,此后深刻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表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3、如何体会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或自然的感想,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①把握对象即紧扣作者所采纳的材料,包含人物、事件、自然景象等。

②把握特点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事件的内在意义、自然的特征规律等。

③把握线索
叙事线索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

抒情线索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具体事物等。

④把握意义即深刻理解蕴涵材料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等主题意义。

4、如何辨析散文言语的表达作用?
①掌握散文言语的特点。

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具体、详尽等。

②联系内容,深刻开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