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国家对新建、改建、扩
建等重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
影响。

而排污许可制度是指国家对企业和单位进行的排放污染物的许可制度,通过核准、
监督和管理,使企业在一定的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排放污染物。

这两者都是现代环保管理的
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操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之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它们
的衔接并不完善。

本文将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关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是环境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开发之前对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以便从源
头上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而排污许可制度则是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
固体废物等进行许可和管理,以使排污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事前评价和预警,而排污许可制度则是对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实际排放进行事中监督和管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强制性补充。

二、存在的现实问题
1. 环评和排污审批缺乏衔接
目前,环评和排污审批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环评和排污许可之间缺
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一方面,环评程序和排污审批程序并没有明确的协同配合机制,导致
环评的结果与排污许可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环评的结果并未充分地转化为排污许可证
上的具体监管条件和标准;排污许可控制标准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环评建议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排污许可证上的实际控制标准和条件,项目一旦得到环评
批复,甚至可以在排污许可证的限制范围内污染环境。

这种缺乏衔接的情况导致环评和排
污审批成为了两张皮,使得环保效果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2. 监管和处罚机制不完善
当前,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的监管和处罚机制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在环评中,一些企
业往往为了项目的利益,会在环评过程中隐瞒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者通过与评
价机构“勾结”达到一定结果;在排污许可方面,一些企业可能会造假、弄虚作假,导致
许可证上的排污标准不真实。

而目前监管部门在发现和处理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中存在的
违法行为时,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惩罚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得过且过”,不守法经营。

这样不完善的监管和处罚机制使得一些企业在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中可以“玩文字游戏”、“打擦边球”,丧失了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的约束力。

3. 联动机制缺失
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在实施中,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环评和排污许可之间的衔接不
仅体现在审批程序上,也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以确保环评建议能够真正转化为排污许可证上的具体监管措施。

但现实中环评部门和排污
许可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机制并不完善,导致监管工作难以落实,监管的盲区也增加
了环境风险。

三、对策研究
1. 完善管理体制和完善机制
要解决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之间的脱节问题,关键在于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

应当建
立起环评、排污许可、排污监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合作桥梁,确保环评和排污
许可之间的高效衔接。

还应加强对环评和排污许可拉通的考核和考评工作,将环评的评估
结论需要和排污许可证中的具体限制条件相结合。

对于环评和排污许可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应当强化监管和处罚机制,建立起高压态势,使违法行为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还要加大对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环评和排污许可结果的检查和核实力度,提高监管实效。

3. 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
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问题不仅涉及到环保管理的顺利开展,也直接关
系到环境保护的成效。

各级环评和排污许可管理部门应当认真分析当前环评和排污许可制
度之间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协作和衔接,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才能够真正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为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