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永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永安中学八年级(上)第二
次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的是()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动物传播疾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D.动物能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2.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
3.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人们曾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组织大规模猎捕狼的活动,结构造成野兔数量激增,草场退化的恶果,这是因为()
A.牧草光合作用减弱,生长不良
B.草原上放牧的羊数量过多
C.野兔繁殖速度快
D.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使野兔猛增
5.果树开花季节,果农往往要在果园里放养蜜蜂.这对果树的重要意义是()A.可以帮助果树更好传粉B.能够延长果树开花时间
C.可以消灭果树的病虫D.使果树生长更加健壮
6.下列可以称为菌落的是()
A.多个真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B.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C.多种细菌的集合体
D.多种真菌和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集合体
7.培养细菌和真菌时,一般般首先要要进行的操作是()
A.高温灭菌B.配制培养基C.接种D.恒温培养
8.夏天,长时间存放的馒头上会长出一些“毛”,还有黑色、绿色的斑点,这些“毛”和斑点是()
A.一个细菌B.细菌菌落C.真菌菌落D.一个真菌
9.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10.我们周围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下列哪项不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A.充足的阳光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足够的营养
11.最先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达尔文D.袁隆平
12.下列哪项不是巴斯德在微生物学方面的贡献()
A.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B.提出巴氏消毒法
C.最早发现了病毒 D.提出了预防手术感染的方法
1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膜
14.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形成的芽孢是()
A.细菌的休眠体B.孢子C.生殖细胞D.受精卵
15.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卵式生殖
16.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蘑菇、紫菜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17.吹打发霉物质,常有粉末飞扬,这粉末主要是()
A.霉菌的孢子B.霉菌的直立菌丝
C.霉菌的种子D.霉菌的营养菌丝
18.下列各项中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细菌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无细胞结构
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通过孢子生殖繁殖后代
19.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其()
A.菌丝形状B.孢子的颜色
C.营养方式D.孢子的着生结构
20.海湾战争中的“生化武器”和“9.11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炭疽杆菌”恐慌,让人们谈菌色变,对细菌的正确认识是()
A.细菌对人类都有害
B.细菌引起的疾病无法治愈
C.细菌个体小,防不胜防
D.有些细菌对人类有害,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要辩证地看
21.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供给氧气B.提供有机物C.提供二氧化碳D.促进物质循环
22.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出现永远保留、堆积如山的原因是()A.动植物的遗体自身分解
B.土壤中的小虫子可以分解
C.腐生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D.绿色植物吸收动植物遗体
23.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B.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D.大肠杆菌生活在人的大肠内
24.“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顺利返航,三位宇航员除了把生活用品包装带回地球外,他们的尿液、粪便也要一并带回.这是因为太空中()
A.缺乏分解者B.没有消费者C.缺乏空气D.温度太低
25.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的营寄生生活的是()A.枯草杆菌B.链球菌C.结核杆菌D.肺炎双球菌
二、综合题
26.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B.接种C.观察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只要求答要点).(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细菌、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27.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B.腌制法C.脱水法.
28.如图为酵母菌、青霉和蘑菇的图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中填字
母
(1)图中A为,B为,C为.
(2)判断A的理由是,判断C的理由是.
(3)日常生活中,在橘子等上面易长有[ ],在山林里容易找到[ ],做面包、馒头时要用到[ ].
29.如图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A是;图中物质B是.
(2)在生态系统中,图中的生物甲是,生物乙是,生物丙是.(3)生物遗体被等分解成,成为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所以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永安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的是()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在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动物传播疾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D.动物能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分析解答.
【解答】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
C、个别动物传播疾病,如蚊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故该项不属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作用.C错误;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D正确.
故选:C
2.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分析】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答】解: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
能维持生态平衡.故选项D麻雀属于生产者为错误项.
故选:D
4.人们曾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组织大规模猎捕狼的活动,结构造成野兔数量激增,草场退化的恶果,这是因为()
A.牧草光合作用减弱,生长不良
B.草原上放牧的羊数量过多
C.野兔繁殖速度快
D.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使野兔猛增
【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狼活动,野兔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并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那么这个系统将被破坏,失去自我调节能力.
【解答】解:如果狼被大量捕杀,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使野兔猛增,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和牛羊争食牧草,毁坏了草原和庄稼,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故选:D.
5.果树开花季节,果农往往要在果园里放养蜜蜂.这对果树的重要意义是()A.可以帮助果树更好传粉B.能够延长果树开花时间
C.可以消灭果树的病虫D.使果树生长更加健壮
【考点】传粉和受精;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解答】解:虫媒花的特点是:花朵大而鲜艳,有方向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
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
果树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在果园里放养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果树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故选:A.
6.下列可以称为菌落的是()
A.多个真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B.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C.多种细菌的集合体
D.多种真菌和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集合体
【考点】菌落及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分析】(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2)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3)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解答】解: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集合体可以称为菌落.
故选:B
7.培养细菌和真菌时,一般般首先要要进行的操作是()
A.高温灭菌B.配制培养基C.接种D.恒温培养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培养细菌、真菌时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并按照一定的步骤,分析解答.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
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并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故选:B.
8.夏天,长时间存放的馒头上会长出一些“毛”,还有黑色、绿色的斑点,这些“毛”和斑点是()
A.一个细菌B.细菌菌落C.真菌菌落D.一个真菌
【考点】菌落及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解答】解: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由题意可知,馒头放的时间长了和水果腐烂了以后,其上有很多有机物,馒头和水果中的营养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因此馒头上会会长出一些“毛”,还有黑色、绿色的斑点,这些“毛”和斑点是真菌的菌落.
故选:C.
9.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该实验步骤是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
【解答】解:A、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
基,接种是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因为经高温灭菌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该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选:D.
10.我们周围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下列哪项不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A.充足的阳光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足够的营养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分析】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而充足的阳光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故选:A.
11.最先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达尔文D.袁隆平
【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
【解答】解: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
B、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
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C、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D、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A
12.下列哪项不是巴斯德在微生物学方面的贡献()
A.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B.提出巴氏消毒法
C.最早发现了病毒 D.提出了预防手术感染的方法
【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据此作答.【解答】解: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否定了自然发生说,但他不是最早发现细菌的人.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此外还建立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发现了酵母菌,提出了预防手术感染的方法.伊万诺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膜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植物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
【解答】解: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C
14.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形成的芽孢是()
A.细菌的休眠体B.孢子C.生殖细胞D.受精卵
【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分析】根据当外界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存时,细菌会形成能抵抗高温、低温、干旱等恶劣环境的休眠体以渡过恶劣环境,这个休眠体叫做芽孢,进行解答.【解答】解: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当条件适宜时,又会萌发成一个新个体.
故选:A
15.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出芽生殖D.卵式生殖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细菌进行分裂生殖,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解答】解:细菌只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故选:A
16.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蘑菇、紫菜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银耳和猴头菌属于真菌,A错误;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都属于真菌,B正确;
C、青霉菌、蘑菇都属于真菌,紫菜属于植物,C错误;
D、香菇属于细菌;根瘤菌、乳酸菌都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B
17.吹打发霉物质,常有粉末飞扬,这粉末主要是()
A.霉菌的孢子B.霉菌的直立菌丝
C.霉菌的种子D.霉菌的营养菌丝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根据霉菌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进行分析.
【解答】解:物质发霉主要是霉菌大量繁殖,霉菌的繁殖方式一般为孢子生殖,霉菌在附着物的表面有匍匐的菌丝,由匍匐菌丝发生分支,有些分支伸入附着物中,吸收营养物质,另一些菌丝形成直立菌丝,其顶端生成一串串孢子,成熟后掉落到适当的环境中便可萌发,吹打发霉物质,常有粉末飞扬,这粉末主要是霉菌的孢子.
故选:A
18.下列各项中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细菌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无细胞结构
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通过孢子生殖繁殖后代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分析】根据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生殖方式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故C符合题意;
D、细菌是分裂生殖,真菌一般是孢子生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