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张杰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霸州市康仙庄乡第三小学
张杰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会解答一些数学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通过小数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

【教材分析】

4,延续了例
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设计了两个问题相同、情境相似,
但购买物品略有不同的问题。

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
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文文有9元钱,买这两种玩具,够吗?(指明学生解答
并说解答思路)
2、知识点导学: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课件出示)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4。

教师: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

如果小丽想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

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
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师: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验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师:课件出示第三种方法
6.8+2.5+0.6=9.9(元)
9.9<10,小丽的钱够了。

◎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方法与前面相同)。

方法①

先算10-6.8=3.2(元)
2.5+1.2=
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②

先算10-6.8=3.2(元)
3.2-2.5=0.7(元)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方法③

6.8+2.5+1.2=10.5(元)
10.5>10,所以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
1、
货车自重2.8吨。

它是否超载了?
(师:解释载质量、自重、满载时共重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是否超载?)
2.
小雪带15元钱,她想买1千克黄瓜、1千克油菜和1千克胡萝卜,够吗?
※学生自由解答后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归纳总结
1、在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虽然方法不同,解题思路不同,但是结果相同,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3、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要把小数点对齐,这样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张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