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荔枝》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荔枝”等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荔枝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特点。

体会作者通过荔枝表达的对母亲的情感。

2、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荔枝的图片或实物,提问学生是否吃过荔枝,对荔枝有什么印象。

引出课题《荔枝》。

2、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整体感知
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精读课文
找出描写荔枝外形、口感等特点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荔枝,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5、情感体会
分析文中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与亲人之间的温暖瞬间。

6、写作手法
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荔枝来表达情感的,总结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布置小练笔,让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一篇短文。

7、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荔枝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手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8、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板书设计
荔枝
外形
口感
与母亲的故事
借物抒情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

但在情感体会环节,部分学生对作者的情感理解不够
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在写作手法的教学上,
可以提供更多的范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的技巧。

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
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