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合集下载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唐朝: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点击画面 播放视频
比较魏晋 时期和隋 唐时期莫 高窟雕塑 的异同点 并分析造 成的原因。
魏 晋 雕 塑
隋 唐 雕 塑
“敦煌莫高窟保存的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一 半以上患有被称之为壁画中的“癌症”——酥碱病。 自从石窟壁画公开展出后,由于壁画长时间的受到空 气粉尘和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腐蚀以及一 些游客有意无意间的人为破坏,加速壁画颜料变色和 壁画起壳、起酥。莫高窟的壁画正处于濒临灭绝的险 境。” ——摘自《文汇报》
除壁画外,敦煌莫高窟的其他文物损坏 也较为严重,你有什么好建议来保护它呢?
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歌舞:《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
动脑筋: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猜猜《秦王破 阵乐》中的秦王指的是谁?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 最好的是谁? 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表演《霓裳羽 衣舞》最好的是杨贵妃。
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B )
A.杜甫 C.自居易 B.李白 D.苏轼
(2010·江津中考)3.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C.白居易 B.李商隐 D.杜甫 )D
4.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C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二、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盛大欢腾的乐舞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 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 的书法家。他初学褚遂良,
后学张旭,善于推陈出新,
代表作有《多宝塔碑》等。

教学设计2: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设计2: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材分析】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

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

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本单元的内容,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第八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物化》讲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新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认识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文化的新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2.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3.玄奘西行【教学难点】1.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2.雕版印刷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礼佛说故事。

思考:这些故事与何种宗教有关?该宗教何时传入中国?生:回答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首先我们来了解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

讲授新课一、篇章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并行发展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问:儒学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总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独尊——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唐朝时期: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师:提问: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道家的发展状况如何?生:讨论,回答。

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A《洛神赋图》B《送子天王图》
C《步辇图》D《女史箴图》
4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台标“飞天”形象来源于()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
C敦煌姆高窟D吴道子的代表作
5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特点是()
①气势恢弘②风格多样③优美和谐④铿锵热烈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提升题
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敦煌莫高窟这个艺术宝库?
重点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备课内容
备注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敦煌莫高窟图片,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指导自学,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38至40页,总结:
(1)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代表人物;
(2)颜体、柳体的创立者、特点、评价?
(3)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代表人物以及阎立本、吴道子绘画的特点、代表作。
学科
七年级历史
课题
8、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课时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备人
个案或定案
定案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3月
审核人
备课组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2、阎立本、吴道子绘画创作的特点;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3、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
(2)你认为隋唐时期书画艺术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小组合作后展示,教师及时补充并表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2003)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2003)

(5)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 刷品是唐代印制的( ) A.《大唐西域记》 B.《丹经》
C
C.《金刚经》
D.《全唐诗》
2、“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 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 )
B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清照
3、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 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2)《胡旋舞》:此舞是从西域传来的, 舞者的身体转得像旋风一样快。 (3)唐朝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她善 剑器舞。
隋唐时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归纳表
类 人物或 朝代 别 事物 成就 影响或特点
颜真卿
书 法
柳公权
隋唐时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归纳表
类 人物或 朝代 别 事物 成就 影响或特点
颜真卿 唐朝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 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制作材质有 玉 石、金属、木头、石头等。中国印章是汉族传统 文化的代表之一。
石头书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 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 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 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 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 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 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 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 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年, 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 《开成石经》。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 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 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盛大欢腾的乐舞

七下第8课《隋唐文化二》

七下第8课《隋唐文化二》

七下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

它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教学时,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作者的品德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对书法、绘画作品比较喜欢,不少同学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通过电视等媒体,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王羲之、顾恺之等艺术类历史人物,对学习这类人物的方法已有所了解,这都为我们学习这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

学法设计: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即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欣赏隋唐文化的辉煌,并能解读出隋唐文化繁盛的原因。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上课版)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上课版)
石窟艺术在 隋唐 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 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 敦煌莫高窋 。 历史地位: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也被誉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隋唐文化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 秦 王 破 阵 乐 》
《 霓 裳 羽 衣 舞 》
唐太宗
唐玄宗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 西域 各族 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欧阳询《九成宫碑》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隋唐文化四:隋唐(书法)
颜真卿 (生活时代:唐朝) 柳公权
雄浑敦厚 内涵筋骨 “颜体”
“柳体”
方折峻丽
骨力劲健
“颜筋柳骨”
隋唐文化四:隋唐(绘画) 《 展 游 子 春 虔 图 》 宗教画 人物画 隋唐绘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唐朝 隋朝 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
隋唐文化四:隋唐(绘画) 《 步 辇 图 》
阎 立 本
笔力刚健 阎立本 (人物故事画) 线条像盘曲的铁丝 人物神形兼备
《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
隋唐文化四:隋唐(绘画) 《 送 子 天 王 图 》
Hale Waihona Puke 吴 道 子注重线条变化 吴道子 立体感强 风格奔放 “吴带当风”
隋唐文化五: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 数形像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 大量佛经、文书等也极为珍贵。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B.画圣—阎立本 D.颜筋——颜真卿
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我的收获
1.圣人往往指某一行业的创始人,或者这一行业中成就最高的 人。中国古代画家中,被称为“画圣”的是( )
A.顾恺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八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八课
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地位?
教师引导: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这座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骄傲。
情景感应: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一诗人)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
(二)唐都长安:唐都长安平面图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教学设计
题目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总课时
2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刘远航
年级

学科
历史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28、29日




本课是隋唐文化的课程,侧重介绍隋唐时期的科技、诗歌成就及艺术成就。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介绍,是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师提问:这首诗是谁的作品?与这位诗人同时代的还有哪几位?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指出,李白生性浪漫,不习惯宫延生活,更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浪迹江湖,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李白的诗有何特色?人们为何称他为“诗仙”呢?以此导入新课。
(一)赵州桥
1、学生思考: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2、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坐部伎和部伎软舞、健康
(探究创新)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猜猜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
(教师强调)隋唐时期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传统乐舞,再加于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既优美和谐又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通过学案习题巩固本课知识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导学案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导学案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隋唐时期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

2、掌握雕塑艺术和乐舞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考点:“颜筋柳骨“。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教学过程:(▲为重点掌握内容)▲【课前延伸】1、______朝,__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__________的一座石拱桥。

欧洲_________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2、唐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____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3、我国用雕版印刷佛经、日历和诗集最晚出现在_________时期。

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4、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_______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要求: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填空,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1、书法⑴_________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了高峰。

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即_________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_______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2、绘画⑴隋唐时期,___________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画、___________大量出现。

▲⑵__________擅长人物故事画,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历代帝王图》;吴道子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开后世_______________先河。

七年级下册_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七年级下册_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归纳总结: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
发明过程
唐朝印制《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李白 (作品及特色) 杜甫 (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说明隋唐文化在中国封建文化史上的地位如
何?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 后 自 主 提 升
说明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 峰。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单元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目 录
课 堂 名 师 导 学
材料一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河落天走东
下一页
末页
目 录
课 堂 名 师 导 学
课 后 自 主 提 升
单元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目 录
课 堂 名 师 导 学
课 后 自 主 提 升
单元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目 录
课 堂 名 师 导 学
1.石家庄卷烟厂在20世纪70~90年代,先后出品了“石桥”烟标、 “神桥”烟标等(如下图),你认为这里的“石桥”“神桥”应该 是(
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特点:
气势恢宏,风格多样, 优美和谐,铿锵热烈
歌颂唐太宗 武功的《秦 王破阵乐》
唐玄宗参与编创 的《霓裳羽衣曲》 即《霓裳羽衣舞》 ,是唐代大曲中的 法曲精品,唐歌舞 的集大成之作。直 到现在,它仍无愧 于音乐舞蹈史上的 一个璀璨的明珠。 唐玄宗作曲。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课件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课件

莫高窟壁画,空白 处是被盗粘走的壁画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 界
文化遗产”证书。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 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 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 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 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 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 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 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 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 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 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斯坦因
伯希和
华尔纳
王道士(王圆禄)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第八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颜真卿代表作--《多宝塔碑》
精美的壁画、彩色的泥塑为主

人教版七下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人教版七下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华尔纳。他于1923年到达莫高窟,但这时的藏经洞已空了, 华尔纳。他于 年到达莫高窟,但这时的藏经洞已空了, 年到达莫高窟 再没有什么文书可取了,于是, 再没有什么文书可取了,于是,他把目标转移到了那些不 能移动的塑像和壁画上。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第320、 能移动的塑像和壁画上。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第 、 321、328、329、331、335、372各窟壁画 方,共计 各窟壁画26方 、 、 、 、 、 各窟壁画 3.206万平方公分。其中初唐画有汉武帝遣博望侯张骞使西 万平方公分。 万平方公分 域迎金佛等, 域迎金佛等,有关民族历史与中国佛教史重要故事内容的 壁画多幅, 窟通高120公分盛唐最优美的半跪式观音 壁画多幅,及328窟通高 窟通高 公分盛唐最优美的半跪式观音 彩塑。这批珍贵的艺术品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 彩塑。这批珍贵的艺术品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
• 方圆兼济,严谨匀称 方圆兼济, • 雄浑敦厚,细筋入骨 雄浑敦厚, • 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方折峻丽,
风格各异
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
颜公变法出新意, 颜公变法出新意, 颜真卿 细筋入骨如秋鹰。 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 苏轼
点如坠石,画如夏雨, 点如坠石,画如夏雨, 钩如屈金,戈如发弩, 钩如屈金,戈如发弩, 纵横有象,低昂有态, 纵横有象,低昂有态, 自羲献以来, 自羲献以来, 未有如公者也。 未有如公者也。 ---宋 续书断》 ---宋《续书断》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强盛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开明 3.文化交流、融合频繁: 文化交流、融合频繁: 文化交流 4.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 文化的繁荣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国家经济 文化的繁荣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国家经济 繁荣,政治稳定的基础上的 的基础上的。 繁荣,政治稳定的基础上的。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软舞与健舞
唐代乐舞是中 国古代乐舞的极盛 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乐舞大体分 为健舞和软舞两类, 前者敏捷刚健,后 者优美柔婉。健舞 又分为“阿辽”、 “柘枝”、“剑 器”、“胡旋”等, 都是体育舞蹈。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 子舞剑行〃并序》
唐乐舞的艺术成就
唐乐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于吹奏 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乐曲高亢悠扬,动 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唐乐舞 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 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 其他著名的还有李龟年、江采萍、雷海青及董庭兰等。 李隆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长演奏羯 鼓和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 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乐机构教坊、梨园。
唐代舞蹈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出现了字舞。“字舞者, 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武则天曾亲自排演了“舞 之行列必成字”的《圣寿乐》。这种“作字如画”的字舞, 其实就是古代的团体操。
当时还有一种难度很高的 舞蹈叫“蹋球”,也就是“胡 旋舞”。白居易《胡旋女》写 道:“胡旋女,胡旋女,心应 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 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敦煌壁画《胡旋舞》
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 藏遭到严重破坏。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 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 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 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 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 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掠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学案二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8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2.通过对颜真卿书法成就的介绍,认识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⑴基础:隋朝书法融合的秀美和的雄健,为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⑵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和。

书法家生活时期主要成就书法特点地位颜真卿柳公权———2.绘画:⑴特点:隋唐时期,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厚,画、画、画大量出现。

⑵著名画家:唐朝的和著名画家擅长或主要贡献特点备注阎立本———吴道子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⑴位置:今天甘肃西部的⑵开凿时期:时期⑶内容: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形象生动的彩色以及保存完好的佛经、文书等。

⑷地位:三、盛大欢腾的乐舞1.特点:2.原因:1.我们学习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你能说说他们的书法作品能够传世的原因吗?2.莫高窟为什么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3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你听说过“敦煌学”这个名词吗?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的文化宝库,可历史学家陈寅恪却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你知道敦煌在近代发生了怎样的伤心故事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给同学们讲一讲。

【夯实基础】1.融合南朝的秀美与北朝雄健的书法是 ( ) A .商朝的书法 B .秦朝的书法 C .隋朝的书法 D .唐朝的书法 2.南宋诗人陆游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此人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是 ( )A .欧阳询B .颜真卿C .张旭D .怀素 3.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家是 ( ) A .阎立本 B .张择端 C .吴道子 D .赵孟頫 4.隋唐时期的乐舞有什么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A .建筑风格独特B .有大量的碑刻书法C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D .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彩塑、佛经文书 【创新应用】 7.我国著名的书法碑刻《玄秘塔碑》立于公元841年,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七年级历史第八课

七年级历史第八课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知识点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找出隋唐时期书法的概况。
2.在教材中找出隋唐时期书法的名家及代表作和书法特点。
3.找出隋唐时期绘画的概况。
4.在教材中标出隋唐时期绘画名家及代表作和绘画特点。
知识点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找出莫高窟的位置画在教材上。
2.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A.《洛神赋图》B.《天王送子图》C.《步辇图》D.《女史箴图》
3.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天王送子图》B.《历代帝王图》C.《步辇图》D.《游春图》
4.下列书法作品中,柳公权的代表作是()
A.《多宝塔碑》B.《兰亭序》C.《玄秘塔碑》D.《九成宫澧泉铭》
5.在历史上留下“笔谏”美名的是()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在壁画和彩塑方面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以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2.在教材中画出对莫高窟的评价。
知识点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找出隋唐时期乐舞风格的成因及特色。
知识超市
【课外阅读·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也说书如其人)是书法界古往今来的一贯思想。书法并不只是一种技巧,一种轻松的艺术,还与书法家的道德才能学识密切相关。许多书法大家一贯认为,心正则书正,学书如做人。诸如“颜筋柳骨”、“字字刚烈”就是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是有生气、有性灵韵东西。,颜真卿一生以刚正不阿著称,与杨国忠等权奸进行不屈的斗争,最后被藩镇李希烈杀害。他的“书品”与“人品"高度融合,他的书法也是刚烈遒劲,气概雄浑,他的《争座位帖》充满浩然之气,力透纸背。再如褚遂良、李邕、柳公权都是以人品书品浑然天成而著称于世的。总之书法家的品格、个性和书法是不可分开的。概括地、抽象地表现于线条之中,这正是书法艺术美的源泉之一。“书,心画也。”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步辇图》特点:笔力刚健,线条像盘曲的铁丝, 人物神形兼备。 ❖ 5吴道子他的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代 表作《送子天王图》
❖ 特点: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 世写意画先河。
隋:展子虔《游春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局部)
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唐:《秦王破阵图》图示
今: 《秦王破阵图》剧照
书法 名家辈出
绘画 成就巨大
隋唐文化
雕刻 精美形象
乐舞 气势恢宏
颜真卿作品
柳公权作品
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共同点:
❖ 结构严谨,法度精密,都是方块字,平稳端 庄,大小均衡等。
❖ 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欧阳询
❖ 欧阳询是隋入唐的书法家。书法特点: 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代表作有: 《九成宫碑》
阅读课本39页至40页有关绘画的内 容,回答问题:
1.你认为隋唐时期绘画的繁荣可以从哪些 方面看出?
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隋唐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唐 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顔真卿: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 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 成就的书法家。是唐朝 时期人。代表作有《颜 氏家庙碑》《多宝塔碑》
等。书法特点:创立了 雄浑敦厚的新书体,
人称“顔体”。
敦煌莫高窟内的佛像
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1.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特点: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 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 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 .风格多 样 .优美和谐 .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2.两大类舞蹈:软舞和健舞
台湾版本的《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壁画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________广为传播,外来宗教________在中国盛行。

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________”和“尊道”,佛教也吸收________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____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________的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启思助学1.【名师】三教合归儒和三教并行“三教合归儒”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三教并行”即主张尊道、礼佛、崇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受到冲击,但仍占据统治地位。

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____。

(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________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

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①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________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②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小学语文《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

小学语文《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

小学语文《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小学语文《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2.思想教育目标(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3.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分析李春、僧一行、孙思邈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览表》的设计和填写,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教具:多媒体投影。

教法:启发式谈话法,朗读或学生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生共同归纳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清明政治。

多媒体投影:大运河,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交通发达,国内各族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

多媒体投影:①文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②教材插图: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大都会师一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繁荣。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①渭水之盟;②敦煌壁画中西域各族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联系更加密切。

多媒体投影:①玄奘西游;②波斯银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隋唐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交流。

多媒体投影:唐太宗语:“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师生共同归纳说明:隋唐时期我国教育制度、选用人材制度比较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七年级下期历史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资兴二中谢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的诗;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初唐画家阎立本、“画圣”吴道子;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群;隋朝音乐家万宝常、唐朝音乐家李龟年;隋唐时的健舞和软舞及其代表作。

①通过对隋唐文化高度繁荣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

②通过对唐诗、隋唐书法绘画以及石窟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③通过想像李白诗的意境进行作画和临摹颜字与柳字,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以及临帖练字的兴趣。

④通过学习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诗态度与怀素学书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与探究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①感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认识他们诗歌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学会联系已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方法。

②感知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和阎立本、吴道子的书画作品,认识他们作品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

③通过感知史实,理解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和世界艺术的瑰宝。

通过思考莫高窟壁画历经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

教材分析本课许多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的重点是唐诗、书法及石窟艺术,李白、杜甫、白居易是重点中的重点。

难点在于知识点较多,难于掌握。

教学过程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顾及全面。

教法简介依据“自主探究”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利用历史知识的生动性,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和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提供相应的讲述时间,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运用启发法、谈话法、亲身体验法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活起来。

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简述1、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走进隋唐文化艺术展览中心,教师变成导游,学生变成游客,这样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本堂课设计了让学生“看、听、读、说、议、试”,让学生全方位的去感知隋唐文化艺术。

特别是“试”让学生自己体验,更能加深学生的兴趣和记忆。

3、最后以“留言板”的方式结束,给学生留下教学模式设计(1)运用探究法,学生从鉴赏的方式了解隋唐时期的书画成就,分析书画特色。

让学生多方面搜集莫高窟的资料,探究莫高窟的魅力。

(2)运用比较法,对比分析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共同点。

对比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莫高窟的雕塑作品,了解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鼎盛。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形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态度。

“分析隋唐时期文化的地位”问题较难,给出三段材料,再让学生讨论。

(4)运用诗歌、评论等多种史料,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或结论。

(5)运用阅读法,对于具体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6)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直观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什么地位?(学生回答略)2.导入新课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书写课题)3.新课学习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

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略)说明唐诗的影响之大。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板书或投影)请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为什么说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答)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

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

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

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问)在二千多位诗人中,同学们熟悉或知道哪些诗人?(学生回答略)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

本课特别推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板书或投影)(引导学生看课本31页李白像,并作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

“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

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

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

744年,李白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结成好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

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

李白存诗900多首,长于描绘祖国壮丽河山。

(问)同学们比较熟悉李白的哪些诗作?(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板书或投影)等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问)从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感受?(答)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不屈服于恶势力、具有崇高气节的诗人的形象;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似乎远观到浩渺无际的长江远远地流向水天交接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绵绵不绝的情思;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一泻千里的黄河奔腾咆哮之声;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瞥见那飞泻喷涌的庐山瀑布的壮景。

从诗歌风格来讲,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板书或投影)正由于此,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如是说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杜甫则是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引导学生看课本32页杜甫像并阅读介绍杜甫生平的小字)2.杜甫(板书或投影)(问)同学们比较熟悉杜甫的哪些诗作?(在学生回答后指出)《三吏》、《三别》(板书或投影)是杜诗中的不朽篇章。

(问)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有哪些特点?(答)杜甫的诗歌或气魄雄伟,或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

(板书或投影)(问)为什么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出与李白诗歌风格特点的巨大差异?(学生讨论后指出)主要是因为两人生活的遭遇与生活的时代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年青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与李白相遇后,写下许多怀念的感人诗篇;后十年旅居长安,科举不第,常靠朋友接济,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全家加入流浪的队伍,一度被叛军抓到长安,看到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尝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写出了一生中很少有的一首表现出高兴的诗歌;但连绵不断的藩镇战争仍逼他到处飘泊、最后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歌唱。

杜甫今存诗1400多首。

他的诗歌反映出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在杜甫去世两年以后,我国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诞生了。

3.白居易(板书或投影)中晚唐时期,唐朝走向衰落,社会矛盾重重。

诗坛掀起改革浪潮,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白居易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1岁时,白居易为躲避藩镇战乱,开始了长达五六年的逃难生活,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民间疾苦,从而写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讽喻诗。

(问)白居易的讽喻诗有哪些代表作?(答)《秦中吟》、《新乐府》、《卖炭翁》。

(板书或投影)。

请学生朗读32页的诗,并作翻译。

从中得出白居易诗歌的另一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板书或投影)因此,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流传很广。

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而且流传到国外,在朝鲜和日本广为传抄。

(问)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学生讨论后小结)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二、书法的高峰(板书或投影)(问)我国继王羲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他创立的新书体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作临写表演?(答)颜真卿,他创立的新书体雄浑敦厚,人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等。

(板书或投影)(并鼓励学生加以摹写)(问)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谁?他的书法特点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答)柳公权,他的书法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

(板书或投影)(问)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是不是就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字写得好?(学生讨论后归纳)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并不仅仅是字写得好,还在于他们的人品高,在安史之乱事件中,颜真卿挺身抗击安禄山。

柳公权借笔法劝谏唐穆宗。

这说明,人品与书品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人、书俱佳,才能赢得后人的赞颂。

(问)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为什么会有高度的发展?(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还有当时的统治政策比较开明,这些都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外,唐太宗本人亦非常喜欢书法,还把书法的好坏作为取士的一项重要标准,这就刺激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由此促使唐朝的书法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局势安定为画家们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画家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用笔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大放异彩。

三、异彩焕发的绘画(板书或投影)(问)隋唐时期画坛出现怎样的盛况?(答)宗教画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已大量出现。

(问)对后世影响大的唐代画家是谁?他们的绘画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代表作?(答)对后世影响大的画家是唐代的阎立本和吴道子。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的人物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代表作有《步辇图》(板书或投影)(投影《步辇图》)这是一幅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画卷,它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向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

吴道子善画写意画,即用笔不求工细,但求神态。

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讲究主体效果,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板书或投影)(投影《送子天王图》引导学生观看)石窟艺术在唐朝也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四、艺术宝库莫高窟(板书或投影)(问)我国古代有三大佛教艺术宝库,有两个曾在上一学期见过面,还记得吗?(答)山西云岗和河南龙门石窟。

除了云岗、龙门石窟以外,还有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十分之六七的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敦煌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绘有“飞天”(投影《飞天壁画》)总计4500余身,其中有的飞天长2.5米,也有的不到5厘米。

这些飞天好像不受任何约束,姿态千变万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