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劲爆/痉挛  谄媚/颤抖  瞠目/澄净  伺候/肆无忌惮
B.押解/解数  压轴/妯娌  隽永/俊秀  憧憬/忧心忡忡
C.瓜蔓/蔓延  埋怨/阴霾  应届/应和  裨益/稗官野史
D.佣金/佣工  渐染/歼灭  创伤/创痛  巷道/沆瀣一气
【答案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字音。

C项,“瓜蔓”的“蔓”应读wàn,指瓜类植物的茎;“蔓延”的“蔓”应读màn,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埋怨”的“埋”应读mán,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阴霾”的“霾”应读mái,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应届”的“应”应读yīng,本期的;“应和”的“应”应读yìng,呼应,附和。

“裨益”的“裨”应读bì,益处;“稗官野史”的“稗”应读bài。

A项,“劲爆”的“劲”和“痉挛”的“痉”都读jìng。

“瞠目”的“瞠”应读chēng,“澄净”的“澄”应读
chéng。

“谄媚”的“谄”应读chǎn;“颤抖”的“颤”应读chàn。

“伺候”的“伺”应读cì;“肆无忌惮”的“肆”应读sì。

B项,“押解”的“解”应读jiè;“解数”的“解”应读xiè。

“压轴”的“轴”应读zhòu;“妯娌”的“妯”应读zhóu。

“隽永”的“隽”应读juàn;“俊秀”的“俊”应读jùn。

“憧憬”的“憧”和“忧心忡忡”的“忡”都读chōng。

D项,“佣金”的“佣”应读yòng;“佣工”的“佣”应读yōng。

“渐染”的“渐”和“歼灭”的“歼”都读jiān。

“创伤”的“创”和“创痛”的“创”都读chuāng。

“巷道”的“巷”和“沆瀣一气”的“沆”都读hàng。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幡然  针砭  流线型  一愁莫展
B.蛰伏  笔杆  录像机  恣意妄为
C.部署  嘹望  老两口  人情事故
D.凋敝  坐阵  暴发户  再接再励
【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 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
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 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写-段不少于250字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比如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

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

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只有“因材施教”,展现个性,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首先分析材料的类型,从所给的材料来看,这是一段寓言性材料,寓言中涉及的对象较多,考生要分析寓言的寓意,根据每个对象的表现来分析立意。

如小兔子和小松鼠,小兔子是多届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却被忽自身的优势要求去学习游泳,结果收效不大,所以苦恼,由此可以围绕“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要依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强人所难”“要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立意;从小狗和小乌龟角度来看,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又学会了一项本领,心里很高兴,可以围绕“学无止境,要抓住
机遇勤学苦练”“多一项本领就回多一个成功的机会”立意;从野鸭的角度来看,“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野鸭的话一味强调汗水对成功的决定作用,即只强调了后天的努力,而忽视了先天条件的制约,显然是片面的,可以围绕“成功在于勤奋,但勤奋并不是万能的”“成才固然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但也不能忽视先天条件的制约”“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专横武断,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立意;从青蛙的角度来看,“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这里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发挥受教育者的特长,扬其长避其短,可以围绕“育人要因材施教,不可一刀切”“人各有所长,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通向成功的道路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立意;从仙鹤的角度来看,仙鹤的话强调的是艺多不压身,特长要发展,但也要多学一些适合自己的本领,可以围绕“人需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多一种能力就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行立意。

然后还要分析文体上的要求,如本次要求写作“议论性文字”,这就要求要又明确的观点,有具体的事例,有适当的分析。

参考立意:就扬长避短来说,在自身的发展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学会开发优点,可举例说明,像矮个子的邓亚萍,等等例子有很多;就理性看待问题而言,看待问题应该理性,结合实践,看清本质,就像评论家鸭子,他只看到“四条腿、两条腿”却没有看到动物本身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本质;全面发展,人都是有潜在能力的,不
全面发展、全面开发可能不容易发现这些潜能,所以,教育需要全面的广泛的的教育,不断开发人的能力。

18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阜盛fù颦蹙笑靥yè不经之谈jīng
B.敕造chì聒燥殉情xùn自名得意
C.忖度cǔn盥洗汲取jí人才济济jì
D.病症zhēng舟楫畏葸xǐ撒手人寰
【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字形题应结合汉字特点辨析字形:以音辨形,以义辨形,以偏旁部首辨形。

B项,燥—噪,名—鸣;C项,济jǐ;D项,症zh èng。

故选A。

19
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漩xuán涡星系一样,他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ái组成的巨大火轮。

B.从白天到黑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光,只觉得天地圣众歆xīn享了牲醴,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姗,预备给鲁镇的人无限的幸福。

C.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膊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D.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sháo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xiào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答案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字形题应结合汉字特点辨析字形:以音辨形,以义辨形,以偏旁部首辨形。

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埃āi;B项,蹒姗—蹒跚;C项,脉膊—脉搏,出奇不意-出其不意。

故选D。

【点睛】字音辨析一般为选择题型。

从近几年的字音考查题来看,又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词,其中大部分字词的读音我们一般都是熟悉的。

因此,可用筛选排除法。

即可按横向从备选答案中根据自己有把握的读音逐个排除不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也可用纵向审查法,一竖排一竖排地找出错误读音进行排除。

如果题干是全都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20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2)“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

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______,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出生命的意义。

(3)与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___、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A.调剂湮没骨鲠在喉
B.调节湮没芒刺在背
C.调节淹没芒刺在背
D.调剂淹没骨鲠在喉
【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

调剂,把多和少,闲与忙加以适当调整;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符合要求。

这里是说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适当的调整,应用“调剂”。

淹没,漫过、盖过,一般用于具体事物;湮没,埋没,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这里“红尘”是抽象事物,应用“湮没”。

芒刺在背:形容极度不安。

如鲠在喉: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语境是对“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的评价,应用“如鲠在喉”。

故选A。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他们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B.毕业后他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C.舞台上的灯光时亮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一片沸腾。

D.在那几年的学习工作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答案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这里两位战友多年未见,使用不正确。

B项,改换门庭,改变出身门第,提高社会地位,或者投靠新主人或势力,以图发展。

这里是说他走上了与别人不同的道路,成语使用不正确。

C项,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

没有合上眼皮。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本题是说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暇接”。

D项,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言论。

使用正确。

故选D。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辨析感
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楼梦》中作者对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以及各方面的生活都做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B.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能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C.为了丰富妇女职工生活,展示妇女职工技能,从而达到妇女姐妹增进感情、欢度节日的热烈氛围,我单位专门举办“巾帼技能强”手工艺品制作活动。

D.撰写了《人间喜剧》的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撰写了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

【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
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看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A项,“饮食起居以及各方面的生活”不合逻辑,并列不当,“各方面的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把“以及”删掉。

C项,“达到...热烈氛围”搭配不当,应把“热烈氛围”改成“目的”。

D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前面应加主语“《人间喜剧》”。

故选B。

2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隳名城(毁坏)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委身(托身)为贾人(商人)妇
B.劝学(劝说)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茫然)
C.秋兴(感物抒怀)吾尝跂(踮起脚尖)而望矣以手抚膺(胸)坐(闷坐)长叹
D.过秦论(错误)数(密)罟不入洿池渚.(水边小洲)清沙白鸟飞回(回旋)
【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本题B项,劝,勉励;C项,坐,徒然;D项,过,指出错误。

故选A。

2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他在《师说》中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B.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其典型代表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李商隐等。

C.《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是孟轲和弟子们一起编纂的,它言辞雄辩,用语精辟,比喻精当,说理透辟。

D.海明威是英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

【答案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本题A项,“唐代新乐府运动”错,应是“古文运动”。

B 项,“诗佛李商隐”错,应是“王维”。

D项,“英国”错,应是“美国”。

故选D。

2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一项是()
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官员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情感。

B.“望帝春心托杜鹃”中“杜鹃”又称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
魂魄所化。

啼声哀凄,暮春而鸣,感伤春去,也哀痛亡国。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序”都指学校,周代成为“庠”,商代称为“序”。

“孝悌”指孝顺父母。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而古代巫医不分。

“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指各种工匠。

【答案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本题C项,“‘孝悌‘指孝顺父母”错,“悌”指尊敬兄长。

故选C。

26
下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句打乱了,排列最恰当的是()
①芙蓉小苑入边愁②回首可怜歌舞地③万里风烟接素秋④锦缆牙墙起白鸥
⑤瞿塘峡口曲江头⑥秦中自古帝王州⑦珠帘绣柱围黄鹄⑧花萼夹城通御气
A.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⑤③⑦①⑧④②⑥
【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可根据内容及律诗对仗、押韵等特点进行排序。

通读本诗,可知作者抒写的是对曲
江的怀想。

全诗押ou韵,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可排除AC项。

第二步看对仗,比较BD选项,①④⑦⑧的排列顺序不同。

①句中“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⑧句中“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芙蓉小苑”和“花萼”同属地点,形成对仗关系;④句中“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⑦句中“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锦缆牙樯”和“珠帘绣柱”都是用来形容曲江中建筑游船之华美,形成对仗关系。

结合押韵要求,按⑧①⑦④排列。

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故选B。

【点睛】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27
以下是小王收到郑先生的著作后的回信,下面四项中使用得体的一处是()
你寄奉(1)的大作已经收到。

拜读(2)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3)帮助。

定当珍藏。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4)贵府,当面致谢。

A.(1)
B.(2)
C.(3)
D.(4)
【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A项,寄奉,是敬词,一般用于自己寄给对方的信件。

这里应用“惠赠”。

C项,些许,表示很小、很少,不合适,应改为“很大”。

D项,光临,敬称他人的来访,应改为“拜访”,故选B。

28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指喻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①,其色渥然②,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

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

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③刺状,肢体心膂④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

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⑤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⑥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

《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

”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阗然:丰满的样子。

②渥然:红润的样子。

③剟(duō):砍,割。

④膂:脊梁骨。

⑤痏(wěi):疮,疹。

⑥戕摩:伤害,残害。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非三月不能瘳瘳:痊愈
B.君诚有位于时诚:的确
C.而寓于不可见之初寓:隐藏
D.甚将延乎肝胆延:蔓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宜以拇病为戒作《师说》,以贻之
B.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C.余因是思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中“疲”的用法最相近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4.从特殊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句式与“而傅以善药”相同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蚓无爪牙之利
C.未之有也
D.申之以孝悌之义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B.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C.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
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如果没有从外面来治疗的方法,病就不容易治好。

B.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人们吝惜一点点时间精力,忽视它不顾及它。

C.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幸亏问题还没发生,人们就认为没有意料到的事情就不必畏惧。

D.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吏人残害剥削百姓来使得问题更加恶化的情况也就更严重了。

17.下列成语与“三折肱而成良医”的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熟能生巧
B.塞翁失马
C.苦心孤诣
D.锲而不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晰,构思谨严。

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阐发道理,叙事贵在简练而又生动,哲理则富有警策,有独到之见。

同时两者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B.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自己不重视小毛病才是最终形成大患的最重要的原因。

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
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

D.本文含有针砭时弊的意味。

国家处在“疲敝之余”,官吏又“戕摩剥削”,更加速了小患的发展,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幸其未发”。

19.翻译句子
(1)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2)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答案解析】11.B12.B13.C14.D15.B16.C17.A18.B
19.(1)您不曾敢忽视它,只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因而几乎形成大病。

(2)(诸侯)开会结盟来谋求削弱秦国的方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

(3)我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本题B项,“诚”应该是表假设,“如果”。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和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归类整理记忆,再结合题干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