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共享到空间共享--德国汉堡港口新城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价值共享到空间共享
——德国汉堡港口新城案例解析
卢汀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 价值共享概念发起于经济学研究,随着“价值”意义的扩充和“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提
出,工业遗产更新改造也承担起为城市提供共享空间的责任。文章通过对德国汉堡港口新城案例的深入调
研分析,试图解读弹性盈利、立足社会、建立集群这3种实现价值共享的方式是推动空间共享,并进一步实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value sharing was initiated in economics research.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 of "value" as well as the proposal of social governance of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lso assum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viding shared space for the city.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Hafen City in Hambur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ree ways of value sharing, such as flexible profitability, social concern, and cluster development, trying to explain how to promote space sharing, and further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the dual valu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is way, it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shared space in China's fu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regeneration projects.
在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领域,社会资源的多方 共享成为各领域高度关注的议题,如何在空间层面
回应这种社会需求,成为当代建筑师需要面对的新 挑战。然而,共享空间的实现不单单涉及建筑与城 市设计层面的问题,还受到社会、经济的诸多影 响。本文将从价值共享的视角出发,探讨价值共享 与空间共享的内在联系及实现方法。
1
专题策划 / Special Subject Planning
价值,19世纪时其意义延伸到哲学等更为广泛的领 域。工业遗产的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遗产价值 和经济使用价值,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 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从遗产价值到使用价值的转化[2]。
一方面,工业遗产具有特殊的遗产价值。它既是 人类社会历史性的客观见证,又能够满足人类精神层 面的主观需求。遗产价值的高低决定了遗产是否需要 保护、是否可以更新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和更新。
Keywords: shared value; shared space; Hafen City; industrial heritage regeneration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 理的论述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 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引导着由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 的 社会管理格局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 治理格局的转变[1]。
2 价值共享与空间共享的关系
2.1 工业遗产的双重价值 “价值”最初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属于经济上的交换
作者简介: 卢汀滢(1992-),女,博士பைடு நூலகம்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居住社区的共享性研究。 E-mail:lutingying12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技术体系研究”(51678412)
lutingying123126com1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论述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引导着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转变1
2019年7月 第4卷 第7期 Vol.4 No.7 Jul. 2019
另一方面,工业遗产的使用价值来源于它作为 社会财力、物力、人力的物质成果,可以为社会经 济发展提供空间场所,为解决就业和价值创造提供 使用空间。
从上述两重价值属性中可以看出,工业遗产的 价值离不开人类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也离不开人类 构建的社会体系对其的认定和判断,它不属于唯一 的独立个体,可以被社会多方主体所共同拥有,换 句话说,亦即具备被共享的条件。 2.2 价值共享的3种方式
现工业遗产双重价值的全民共享的方法,希望以此对我国未来的工业遗产更新中的共享空间营造提供可借
鉴的依据。
关键词:价值共享;空间共享;港口新城;工业遗产更新
中图分类号:TU274+.8
文献标志码:A
From Shared Value to Shared Space
LU Tingy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来自经济学概念,最初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 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和哈佛大学肯尼迪 政府高级研究员马克.克莱默(Mark R. Kramer) 在2006年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提出,认为价值共享的核心在于商业 主体和社会群体的互动,需要前者通过社会活动 创造超越传统意义的生产价值。他们提出实现价值 共享有3种方法:①弹性盈利,重新定位产品和市 场,模糊盈利与非盈利的边界;②立足社会,重新 定义价值链中的生产力,从社会问题中寻找发展契 机;③建立集群,在公司所在地建立产业集群,充 分利用社区的聚集效应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