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生药课总结-豆科、黄芪、甘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
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槐树Sophora japonica Linn.
二、组织构造特征
常含草酸钙方晶、簇晶。 具有各种类型的毛茸,腺毛广泛存在。 叶表皮气孔常为平轴式。
三、化学成分
比较复杂,类型多样。药用成分以黄酮类和生物 碱为主,还有皂苷、蒽醌、香豆素等。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干燥根。
二、植物形态
(一)蒙古黄芪
多年生草本。 主根长而粗壮,条较顺 直。茎直立,高40~ 80cm。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山 西、内蒙古、甘肃等省 区。
奇数羽 状复 叶,小 叶12~ 18对。
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mm,宽3~5mm, 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
异黄酮: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
异黄烷:黄芪异黄烷
HO
O
紫檀烷:黄芪紫檀烷
HO
O
O
R OCH3
O O
O
(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
HO
O
芒柄花素 R=H 毛蕊异黄酮 R=OH
HO
O
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
O
(三)多糖类
味甜。能调和众药,解毒。药 材断面粉性。
一、基源
豆科植物 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 inflata Bat. 或 光果甘草 G. glabra L. 干燥根及根茎
二、植物形态
(一)乌拉尔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30~ 80cm,罕达1m。根茎圆 柱状,多横走; 主根甚 长,粗大,外皮红棕色 至暗褐色。茎直立,稍 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 腺鳞或腺状毛。
三、采制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秋季采挖者质较佳。挖 出后除净泥土及须根,切去根头,晒至六、七成 干,分别大小,理直,捆成小捆,再晒干。
炮制 蜜黄芪 将黄芪润透,切成约2.5mm厚片, 按常法用蜜水炒至黄色,放凉后不粘手时为度, 取出,摊凉散热,干燥。每100kg生黄芪片,用炼 蜜25kg。
四、产地
主要分布在蝶形花亚科中。 吡啶型:苦参碱(matrine),有抗癌作用 吲哚型:毒扁豆碱(physostigmine),治疗青光眼
(三)三萜皂苷
黄芪皂苷类,苷元多为环黄芪醇。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黄芪皂苷Ⅰ (astragalosideⅠ)——降压、抗炎、镇静和调节代谢
(四)其他成分:
(二)蒙古黄芪粉末
黄白色。纤维【1】多成 束,细长,直径 8~30m,壁厚,非木 化,表面有纵裂纹,初生 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 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具缘纹孔导管【2】无色 或橙黄色,直径 24~160m,具缘纹孔排 列紧密,可见3~10个纹 孔口连接成线状,亦有网 纹导管。石细胞【3】少 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 不规则,壁极厚,层纹可 见,孔沟稀少。
(二)膜荚黄芪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山西、内 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 疆等省区。
复叶的小叶6~13对;小叶片 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 形至长圆形卵形,长7~ 30mm,宽3~12mm,托叶卵 形至披针状线形。
花冠长约16mm,翼瓣及龙骨 瓣均具长爪及短耳;子房被柔 毛。
荚果直径9~12mm,被黑色 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
黄芪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及内蒙古等地。 质量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好,销全国并大量出口。
产于山西绵山者,习称“绵芪”或“西黄芪”; 产于黑龙江、内蒙者,通称“北黄芪”。
五、药材性状——(一)膜荚黄芪
根呈长圆柱 形,单枝或有 分枝,长35~ 70cm,直径 1~2.5cm。表 面棕褐色至黑 褐色,有不规 则细纵纹及稀 疏须根痕。质 坚实,体较 重,不易折断。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0ml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
●种子植物第三大科,仅次于兰科和菊科,全 球广布。
●根据花部特征,可分为三个亚科:
花辐射对称…………………………………含羞草亚科 花两侧对称,雄蕊常10枚
花冠为假蝶形,雄蕊常离生…………云实亚科 花冠为蝶形,常为二体雄蕊………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
假蝶形花
含羞草花
一、形态特征
草本、木本或藤本。
茎直立或蔓生,根部常有根瘤。
叶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少为单叶;多 具托叶和叶枕(叶柄基部膨大的部分)。
R4 lyx O
R3
H H
OR1
O OH
OR2
黄芪皂苷I 黄芪皂苷II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IV 黄芪皂苷V 黄芪皂苷VI 黄芪皂苷VII
R1 R2 R3 R4 glc H Ac Ac glc H Ac H H H glc H glc H H H H glc glc H glc H g来自c H glc glc H H
OH H
Aglc O
2
R
2
rha
CH2OH
黄芪皂苷VIII R=xyl 大豆皂苷I R=gal (xyl=xylose,木糖;gal=galactose,半乳糖; glcA=glucurunic acid,葡萄糖醛酸;rha=rhamnose, 鼠李糖)
(二)黄酮类及其苷类
黄酮: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及其苷
断面纤维性并有粉性,皮部稍松,白色或淡黄白色,木部较紧 结,黄色,有多数放射状弯曲纹理及裂隙,菊花心明显。老根中 心多枯朽或空洞状,褐色。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二)蒙古黄芪
根呈圆柱形, 条直,少有分 枝,长30~ 70cm,直径 0.8~2cm。表 面淡黄色至棕 褐色,有细皱 纹。质较坚 硬,不易折 断,断面纤维 性强,富粉性。 切面皮部黄白 色,木部黄色。
用量9~30g,煎服。
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生用。
十一、常见制剂
玉屏风散:防风1、黄芪1、白术2。提高免疫,预防感 冒。 当归补血汤:黄芪5、当归1 补阳还五汤
黄芪注射液、黄芪片 注射用黄芪多糖 黄芪甲苷 黄芪总皂苷注射液
甘草 国老、粉草 Glycyrrhizae Radix (拉) Licorice(英)
花两性,花萼5裂,花瓣5,少合生;雄蕊多为 10枚,常成二体雄蕊(9+1,稀5+5),稀多数 或单体;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胚 珠1至多数。
荚果。种子无胚乳。
含羞草Mimosa pudica Linn.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小决明Cassia tora Linn.
九、药理作用
(一)促进免疫功能 黄芪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 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二)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 黄芪能明显延长人胚肺 二倍体细胞、人胚肾细胞及小鼠肾细胞的寿命;黄芪 多糖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抗疲劳、抗低压和中毒性缺 氧,抗高温、低温等。
(三)对实验性肾炎、肝炎的保护作用 黄芪注射液 及黄芪粉能减轻各种实验性肾炎引起的肾脏病变,黄 芪多糖I、II及黄芪皂苷能改善大鼠蛋白质代谢紊乱, 增加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浆蛋白水平;黄芪煎剂、多糖 及皂苷能减轻CCl4、内毒素、半乳糖等引起的肝损伤。
蒽醌类:番泻苷sennosides——决明属植物。 香豆素、鞣质等
黄芪(中) 黄耆,绵黄芪 Astragali Radix (拉) Milkvetch Root (英)
“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 故名。”
一、基源
豆科植物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含量较高,相对分子量在1万~5万左右,水溶性多 糖-黄芪葡聚糖以1,4-葡萄糖残基为主链,并在6-O有 分支,重复单元为10个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
酸性多糖AMon-S的相对分子量76000,由L-阿拉伯 糖-D-半乳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 (18∶18∶1∶1)组成,还有少量O-乙酰基团和肽 残基。
0.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 多糖)
3.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 液1ml ,在水浴上蒸干,用少量冰醋酸溶解残渣。加醋 酸酐-浓硫酸试剂(19:1)0.5ml,颜色由黄转变为红色 →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
4.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 1h,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 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 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 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 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蒸干,残渣加甲醇 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黄芪 皂苷IV)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 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 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 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 棕褐色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 斑点。
六、显微特征——(一)蒙古黄芪根横切面
【1】木栓层【2】皮层【3】石细胞 【4】 管状木栓组织【5】韧皮射线 【6】韧皮纤 维束 【7】形成层 【8】导管 【9】木纤 维束【10】木射线
木栓层为数层木栓细胞; 栓内层为3~5层细胞,切向 壁稍厚。韧皮部射线外侧 常弯曲,有裂隙;韧皮部 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壁 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 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 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纵向 管状木栓组织。形成层成 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 或2~5个相集,直径18~ 160m;导管间有木纤维 束;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 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 壁细胞含淀粉粒。
1-11黄芪药材样品 12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V)对照品
1-11黄芪药材样品 12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V)对照品 紫外365nm下观察
(二)含量测定
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HPLC分析方法。 ELSD:本品含黄芪甲苷 (黄芪皂苷Ⅳ) 不得少于0.040﹪。 UV260nm: 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不得少于0.020﹪。
总状花 序腋 生,常 比叶 长,具 花5~20 余朵。 花萼钟 状,密 被短柔 毛,具5 萼齿。
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长18~20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 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9+1);子房光滑无毛。
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直径11~15 mm,先端有 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花期6~7月,果期 7~9月。
木栓细胞【4】淡黄绿 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 类方形,垂周壁薄,有 的细波状弯曲。
淀粉粒【3】较多,单粒 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 形,直径3~13m,复粒 由2~4分粒组成。含橙 红色色素块,散在。
七、化学成分
(一)皂苷类 含黄芪皂苷(astragaloside)I~VII及大 豆皂苷I。除大豆皂苷I以大豆皂苷元B为苷元外,黄芪皂 苷I、II、IV都是以9,19-环羊毛脂烷型的四环三萜类即环 黄芪醇为苷元。黄芪皂苷IV又称黄芪甲苷。
(一)黄酮类
甘草:甘草苷(liquiritin)——解痉 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解痉
葛根:大豆苷(daidzin)——解痉 葛根素(puerarin)——扩张冠状动脉
槐米:芦丁(rutin)——抗炎、 能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阻力恢复正常
芦丁,槲皮素-3-芸香糖苷
葛根素
大豆苷
(二)生物碱
(四)抗心肌缺血作用 黄芪总黄酮对兔失血性休克 有保护作用,黄芪总皂苷能使离体心脏的功能和冠脉 血流量明显增加。
(五)其他作用 黄芪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实验性大 鼠胃溃疡,另外有中枢镇静、镇痛、抗骨质疏松作用。
十、功效
补气药。
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 生肌等功能。
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 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 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四)其他
γ-氨基丁酸、生物碱、酚酸
八、理化鉴定
(一)定性分析
1.取本品粉末3g ,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 1ml ,加0.2%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min,冷后 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
2. 取上项水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加
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