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暑期月考地理试卷(讲解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有关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9题详解】
顿河流域开发后,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对亚速海的稀释作用减弱,海水盐度升高,A错误;海域面积变化主要受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海陆变迁的影响,与河流入海水量无关,B错误;顿河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入海口附近的营养盐类减少,导致鱼类饵料减少,从而导致渔业资源减少,C正确;入海水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亚速海的水位,且入海口处沉积的泥沙也会减少,不会威胁到通航,D错误。故选C。
10.该海峡是( )
A.英吉利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马六甲海峡D.麦哲伦海峡
11.推测该海峡海上风浪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2.德国潜艇由该海峡进、出地中海分别需要( )
A.上浮浅水中,上浮浅水中B.下潜深水中,下潜深水中
C.上浮浅水中,下潜深水中D.下潜深水中;上浮浅水中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该海峡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结合经度判断为直布罗陀海峡,B正确;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A错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C错误;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智利南部,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该海峡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南北温差大,盛行西风强,海上风浪大,A正确;该海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风浪小,C错误;4月和10月处于过渡时期,有风浪,但风浪不是最大的,B、D错误。故选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3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短夜长,地方时6:00以后日出,D正确,AB错。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存在极夜现象,该日太阳虽直射南半球但靠近春分日,该日日影不可能最短,C错。故选D。
【16题详解】
该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太阳辐射弱,C正确。该地位于北冰洋之滨,海拔较低,大气并不稀薄,A错。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昼短夜长,白昼时间相对较短,日照时间不足,但题干突出强调“中午时刻阳光的存在感低”,B选项与题干信息关系不大,排除B。同理,该地受极地东风影响大,气候寒冷,也没有直接解释中午阳光的存在感低,相比而言,C选项更为合理,排除D。故选C。
【8题详解】
顿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A错误;春季处在冬季向夏季的过渡季节,气温较低,但是处在回升状态,B错误;由于顿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融化较少,积雪较多,待到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流量较大,C正确;春季是当地农业耕作期,灌溉用水量大,D错误。故选C。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3.西柏坡所在区域(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位于黄土高原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
4.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地形、河流B.技术、降水C.土壤、植被D.水文、习俗
【答案】3. C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错误。故选C。
A.海水盐度降低B.海域面积缩小C.渔业资源减少D.通航能力减弱
【答案】7. A 8. C 9. C
【解析】
【7题详解】
顿河位于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小,年际变化小,流经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流速小,A正确;由图可知,顿河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发生凌汛,B错误;由材料可知,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汛期在春季,C错误;该区域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物产丰饶,人口密集较大,河流上桥梁应较多,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A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误。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 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顿河是俄罗斯第三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美国最北端的城市巴罗(71°25′N,156°20′W)位于北冰洋之滨。3月6日,一位北京驴友在巴罗旅行日记中写道:“此刻落日染红了远处的天空和海洋冰面。……这里的风会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北极圈内的地盘,即使是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5.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6.林芝附近 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雪线低、林线低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D.雪线高、林线低
【答案】5. B 6. C
15.该驴友写这篇日记时,当地( )
A.昼长夜短B.地方时6时日出C.日影最短D.日落方位为西南
16.日记中“即使是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的地理解释是( )
A.大气稀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B.白昼时间短,阳光照射时间不足
C.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太阳辐射弱D.受极地东风影响大,气候较寒冷
【答案】15. D 16. C
7.关于顿河流域的特征,正确的是( )
A.流量较小且年际变化小,流经平原,流速缓
B.由于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所以凌汛现象普遍
C.因为冰川融雪和夏季降水补给,所以汛期为夏季
D.该区域人口稀少,封冻期长,所以干流上无桥梁
8.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降水量大B.春季气温高C.冬季积雪量大D.春季用水少9.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 )
【点睛】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海水盐度、温度不同,形成密度流。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海域洋流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导致表层海域大西洋水面比地中海高,表层洋流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黑麦喜冷凉,不耐高温。俄罗斯是黑麦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其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多采用横坡垄(麦垄沿等高线)的方式种植。该国的黑麦面包因制作原料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驰名世界。下图为俄罗斯本土黑麦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连城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暑假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点睛】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
①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②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典型的凌汛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通过世界某海峡时,实行无线电静默,关闭发动机,利用海流的推动进、出地中海,成功躲避反潜部队的侦察。下图示意该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题详解】
德国潜艇由该海峡进或出地中海主要借助洋流推动,通过海水盐度分布,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判断该海峡底层海域洋流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导致表层海域大西洋水面比地中海高,表层洋流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潜艇由该海峡进地中海需要上浮浅水中,B、D错误;潜艇由该海峡出地中海需要下潜深水中,A错误,C正确。故选C。
13.俄罗斯黑麦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键在于当地( )
A.气候冬冷夏凉B.黑麦生长期长C.农业技术先进D.种植历史悠久
14.俄罗斯的黑麦多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有利于( )
A.减轻水土流失B.增加麦田光照C.防止田间积水D.避免土壤板结
【答案】13. A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绿色”食品的原料应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少;俄罗斯冬冷夏凉的气候,不利于害虫越冬、繁殖和生长,麦田的农药使用量少;冬季寒冷漫长也利于黑土的形成,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A正确;黑麦生产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使得黑麦品质提高,但是与“绿色”食品的理念不符,B错误;农业技术先进,与“绿色食品”的联系不大,C错误;种植历史悠久,会使得种植黑麦的经验丰富,但与黑麦成为“绿色”食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俄罗斯的黑麦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黑麦,可拦截水沙,减缓水土流失,A正确;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无法增加麦田的受光面积,B错误;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不需要考虑田间积水问题,C错误;土壤板结与过度施用化肥有关,与采用横坡垄的种植方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洪积倾斜平原(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较高,适合农耕,物产丰富。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高低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9题详解】
顿河流域开发后,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对亚速海的稀释作用减弱,海水盐度升高,A错误;海域面积变化主要受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海陆变迁的影响,与河流入海水量无关,B错误;顿河注入亚速海的水量减少,入海口附近的营养盐类减少,导致鱼类饵料减少,从而导致渔业资源减少,C正确;入海水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亚速海的水位,且入海口处沉积的泥沙也会减少,不会威胁到通航,D错误。故选C。
10.该海峡是( )
A.英吉利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马六甲海峡D.麦哲伦海峡
11.推测该海峡海上风浪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2.德国潜艇由该海峡进、出地中海分别需要( )
A.上浮浅水中,上浮浅水中B.下潜深水中,下潜深水中
C.上浮浅水中,下潜深水中D.下潜深水中;上浮浅水中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该海峡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结合经度判断为直布罗陀海峡,B正确;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A错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C错误;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智利南部,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该海峡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南北温差大,盛行西风强,海上风浪大,A正确;该海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风浪小,C错误;4月和10月处于过渡时期,有风浪,但风浪不是最大的,B、D错误。故选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3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短夜长,地方时6:00以后日出,D正确,AB错。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存在极夜现象,该日太阳虽直射南半球但靠近春分日,该日日影不可能最短,C错。故选D。
【16题详解】
该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太阳辐射弱,C正确。该地位于北冰洋之滨,海拔较低,大气并不稀薄,A错。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昼短夜长,白昼时间相对较短,日照时间不足,但题干突出强调“中午时刻阳光的存在感低”,B选项与题干信息关系不大,排除B。同理,该地受极地东风影响大,气候寒冷,也没有直接解释中午阳光的存在感低,相比而言,C选项更为合理,排除D。故选C。
【8题详解】
顿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A错误;春季处在冬季向夏季的过渡季节,气温较低,但是处在回升状态,B错误;由于顿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融化较少,积雪较多,待到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流量较大,C正确;春季是当地农业耕作期,灌溉用水量大,D错误。故选C。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3.西柏坡所在区域(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位于黄土高原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
4.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地形、河流B.技术、降水C.土壤、植被D.水文、习俗
【答案】3. C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错误。故选C。
A.海水盐度降低B.海域面积缩小C.渔业资源减少D.通航能力减弱
【答案】7. A 8. C 9. C
【解析】
【7题详解】
顿河位于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小,年际变化小,流经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流速小,A正确;由图可知,顿河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发生凌汛,B错误;由材料可知,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汛期在春季,C错误;该区域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物产丰饶,人口密集较大,河流上桥梁应较多,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A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误。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 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顿河是俄罗斯第三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美国最北端的城市巴罗(71°25′N,156°20′W)位于北冰洋之滨。3月6日,一位北京驴友在巴罗旅行日记中写道:“此刻落日染红了远处的天空和海洋冰面。……这里的风会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北极圈内的地盘,即使是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5.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6.林芝附近 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雪线低、林线低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D.雪线高、林线低
【答案】5. B 6. C
15.该驴友写这篇日记时,当地( )
A.昼长夜短B.地方时6时日出C.日影最短D.日落方位为西南
16.日记中“即使是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的地理解释是( )
A.大气稀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B.白昼时间短,阳光照射时间不足
C.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太阳辐射弱D.受极地东风影响大,气候较寒冷
【答案】15. D 16. C
7.关于顿河流域的特征,正确的是( )
A.流量较小且年际变化小,流经平原,流速缓
B.由于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所以凌汛现象普遍
C.因为冰川融雪和夏季降水补给,所以汛期为夏季
D.该区域人口稀少,封冻期长,所以干流上无桥梁
8.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降水量大B.春季气温高C.冬季积雪量大D.春季用水少9.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 )
【点睛】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海水盐度、温度不同,形成密度流。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海域洋流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导致表层海域大西洋水面比地中海高,表层洋流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黑麦喜冷凉,不耐高温。俄罗斯是黑麦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其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多采用横坡垄(麦垄沿等高线)的方式种植。该国的黑麦面包因制作原料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而驰名世界。下图为俄罗斯本土黑麦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连城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暑假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点睛】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
①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②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典型的凌汛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通过世界某海峡时,实行无线电静默,关闭发动机,利用海流的推动进、出地中海,成功躲避反潜部队的侦察。下图示意该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题详解】
德国潜艇由该海峡进或出地中海主要借助洋流推动,通过海水盐度分布,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判断该海峡底层海域洋流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导致表层海域大西洋水面比地中海高,表层洋流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潜艇由该海峡进地中海需要上浮浅水中,B、D错误;潜艇由该海峡出地中海需要下潜深水中,A错误,C正确。故选C。
13.俄罗斯黑麦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键在于当地( )
A.气候冬冷夏凉B.黑麦生长期长C.农业技术先进D.种植历史悠久
14.俄罗斯的黑麦多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有利于( )
A.减轻水土流失B.增加麦田光照C.防止田间积水D.避免土壤板结
【答案】13. A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绿色”食品的原料应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少;俄罗斯冬冷夏凉的气候,不利于害虫越冬、繁殖和生长,麦田的农药使用量少;冬季寒冷漫长也利于黑土的形成,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A正确;黑麦生产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使得黑麦品质提高,但是与“绿色”食品的理念不符,B错误;农业技术先进,与“绿色食品”的联系不大,C错误;种植历史悠久,会使得种植黑麦的经验丰富,但与黑麦成为“绿色”食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俄罗斯的黑麦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黑麦,可拦截水沙,减缓水土流失,A正确;采用横坡垄的方式种植,无法增加麦田的受光面积,B错误;黑麦种植区地处丘陵地带,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不需要考虑田间积水问题,C错误;土壤板结与过度施用化肥有关,与采用横坡垄的种植方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洪积倾斜平原(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较高,适合农耕,物产丰富。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高低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