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克法洛斯与老年人的正义(附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理想国》——克法洛斯与老年人的正义(附带笔
记)
1.年龄与年长者社会契约订立后,众人来到玻勒马科斯家中,见到了他的父亲克法洛斯;克法洛斯的统治资格为年龄,象征祖制;在实际政治中,年龄是智慧的替代物,因为他在政治上可识别,从而导致教导强力尊敬年龄比教导它尊敬智慧更为可行;崇敬年龄可推出崇敬古代,这是将公民社会联结在一起的最强纽带之一;为了进行一场关于正义的讨论,必须克服这一崇敬,哲人必须取代父亲成为中心,但质疑年长者又是不虔敬的,因此,苏格拉底只能劝导克法洛斯离开现场。
2.祖传之物此节的任务为排除祖制权威,如此才可以对正义的习俗观点进行批判性审查,这一审查为一种破坏性活动;克法洛斯象征对肉体和灵魂的压制,这对城邦的保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着一些令人不适的议题,提出它们本身就象征着提出者趋于恶行的倾向,提出极端问题被认为导致德性的败坏,这就是祖传之物的庄严的气度,它不能被质疑,但又必须被质疑(为了对话的推进)。
3.克法洛斯的心路历程克法洛斯是一个父亲,他曾经很有爱欲,并有很多金钱储备,将自己呈现为言辞的热爱者的他只有在老年时才热爱言辞,因为盛年时的他热爱肉体的快乐(与正义相悖),只有当肉体衰弱时,他才会做灵魂的事情;对克法洛斯来说,言辞是一种打法老年光景的方式,对死亡的恐惧使他接近言辞,而对苏格拉底来说,言辞构成了最高级的人类活动;从正义的观点看,爱欲是一头可怕的暴虐野兽;克法洛斯的爱欲导向了不是正义与哲学,而是私人的肉体满足,是极端的自私,正义等同于城邦的法律,法律是由诸神来保护的;只有在死亡之恐惧的逼迫下,克法洛斯才会关心自己与诸神的账目问题(宗教义务),正义成为了自利问题。
4.苏格拉底的进攻苏格拉底进攻:克法洛斯认为,品格使他在老年心满意足,对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粗鲁的问题:那金钱呢?克法洛斯防守:克法洛斯回应说,必要的金钱将他从物质匮乏中解放出来,使其满足家庭与宗教义务,并升华了他的生命,而挣得金钱的不当行为则被遗忘;苏格拉底再进攻:金钱问
题引发正义问题,克法洛斯因金钱而避免不义与不虔敬,但苏格拉底告诉他,他并不懂得何为正义,从而破坏了他的生活;苏格拉底对克法洛斯的观点进行演示,即正义就是实话实说与偿还债务,但在苏格拉底在反驳中并没有提及克法洛斯赖以为凭的神圣事物(祖制之神圣),仅仅是在讨论属人之正义;“欠债还钱是正义的”被苏格拉底驳倒(不适用于每一种情况,如果他不能善用金钱的话),克法洛斯正义定义出现矛盾;克法洛斯被击败:苏格拉底开始控制这个小共同体,克法洛斯将问题留给他的儿子(玻勒马科斯)后,被迫离去,前往别处向诸神献祭。
5.总结克法洛斯、玻勒马科斯与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定义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但他们都关乎政治生活的本质,每一个有欠缺的定义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从克法洛斯那里,我们学到,大多数人的正义定义为遵守法律(在诸神的庇护下遵守祖制),今生与来生的奖赏和惩罚确保法律被遵守,但服从本身并不可欲;克法洛斯没有把握住法律的意图,所有权的前提条件其实是理性与善意,即善用一件物品的能力,但对法律原则的探究显然不是克法洛斯这种人可做的,也不适合在政治社会中将其普遍化,不然很容易变成无政府状态;正义事物与合法事物之间的分别被提出,克法洛斯的在诸神的保护下的正义事物与合法事物的统一性已被苏格拉底的简单反对撕为碎片,接下来,他们继续研究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