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心的绿色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意盎然的世博中心
傅海聪
世博中心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具规模的综合性核心功能场馆,位于浦东世博园主会场黄浦江沿岸,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接待各国来宾并举行大型活动,承担会议庆典、论坛交流、新闻发布和接待宴请等主要功能,全方位地服务于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 可以说它是世博会最重要最具特色最富影响力的永久建筑之一,不可或缺无可替代。
世博中心在世博会后将转型成为国际一流的会议中心,为上海的国际交流和大型政务活动以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世博中心立足于“功能完善、形态庄重、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塑造端庄大气的现代风格和滨江建筑恢宏的空间气氛,功能布局凸现了世博会期间的使用需求及会后的可持续有效利用,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传统有效手段相结合,将当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绿色主题率先在具体的建筑实施过程中加以体现。
一.先进完备的功能设施
世博中心北接世博公园及黄浦江岸,东靠世博轴与庆典广场,南临浦明路和主题馆,西望特钢大舞台及卢浦大桥。
基地面积6。
65公顷,总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围绕会议、接待、交流等几大核心功能,将建筑分成东部会议交流及西部活动接待两大区域,并通过中部的公共大堂将两侧功能有机组合一起。
其主要功能有7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大厅、4800平方米的宴会厅、3000平方米的公共餐厅,2000平方米的国际会议厅和2600席的大会堂以及近百间规模不等的中小会议室和贵宾接待厅,使之成为可进行世博会公共活动和举办各类国
际会议的一流会展中心。
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而有效利用建筑宽阔的体量,以获取最为直接的自然采光通风和外部优美的景色,并通过合理的高程设计,构建互动穿插的室内外环境,这是世博中心空间布局的一个显著特征。
将会议接待及餐饮等绝大多数功能场所沿外墙分布,同时位于建筑中部的大空间场所如共享大厅、宴会厅以及贵宾厅等利用竖向高差与外部花园和屋顶平台相连,不仅为建筑的多样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所,同时充分满足了密集人流空间的消防安全和集散需求。
灵活的空间组合和功能转换是现代会议中心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
设计遵循“可合并,可分割”, “最大连续空间”和“最小使用空间”,“功能通用”等评价指标,通过留有余地达到经济和高效。
模数化的构造奠定空间组合的基础,达到最大空间的灵活性。
为了满足各种功能的使用,宴会厅和多功能厅可用移动隔墙体系分隔成3~4个均质空间;大堂经改头换面可举行娱乐活动或庆典仪式;国际会议厅通过变幻的照明系统满足不同的会议氛围;大会堂则采用完备的技术手段体现独特的模式和场景效果,在这里,富有创意的伸缩式墙顶经移动拆装后能顷刻变成箱形镜框式剧场.。
二、大气端庄的建筑形态
滨江而建的世博中心,建筑形态体现了一种纯净、大气的风范。
尽管基地处于一个显赫的地理位置,但设计并未张扬地只顾自我,而是与周边众多的场馆保持了相当的和谐,与世博公园和黄浦江等自然相融,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端庄的性格特征。
建筑造型揉合现代建
筑视觉理念,构现阳光与自然的谐和婉约。
挺拔的垂直线与飘逸的横向装饰板相结合并贯穿整个外立面展开,玻璃幕墙的竖向肌理与石材幕墙的横向错动形成了统一和对比的元素,以起伏,渐变,连续的韵律变化,通过造型要素彼此相似和相近,有差异的重复出现,赋予建筑视觉的持续导向性。
建筑造型在排列方式上重复展开,由高到低,表达出一种既有整体循序而又不失强烈变化的韵律美,不仅将周边景致尽收眼底,也大大降低了建筑自身的体量,与浩瀚的绿地和江水交相辉映、和谐共生,实现现代风格与自然形态的完美过渡。
世博中心简约方正的体量,不仅有助于复杂的功能分区与合理的流线组织,同时通过材料的组织与表皮的有机结合,塑造了富有创意的折线单元式幕墙并构成了建筑的主要形态特征。
而折线形成的空间内设置了大面积的手动和自动开启窗,既达到有效的自然通风和排烟,又保持了玻璃幕墙立面的完整性。
折线玻璃幕墙采用了双银中空透明玻璃和金属夹丝复合玻璃有机排列组合,有效地提高了热工性能并使其达到国际有关标准,也为夜景灯光的表现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和平台。
其细腻的表面肌理和丰富的建筑表情表达出当代建筑的活力,且具有滨水建筑的神韵.
三、绿色节能的设计宗旨
世博中心简约现代的建筑形态也造就了宽阔舒展的屋顶平面,主要采用了植被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板架空层,大大提高了屋顶的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性能。
以大面积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与种植植物有效组合,将节能环保、建筑热工和屋面形式紧密的结合于一体,并呈现完
整大气的第五立面,同时开创了国内于大型公共建筑上大规模采用新型能源并网发电的先河。
大力开发和使用高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设计按照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 原则,统筹安排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整个建筑采用全钢结构,使用LED照明、冰蓄冷等系统,太阳能热水,分工况变频给水系统,雨水和杂用水收集系统,程控型绿地浇灌,特别是利用黄浦江边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采用江水循环降温技术,把节能降耗发挥到了极致。
绿色、生态、环保、自然、和谐是室内空间体现的鲜明主题,并在各功能场所形成统一的格调。
为了有效地组织交通和丰富空间形态,大堂设计了一个下沉至地下层的广场,其内种满大量绿色植物,对进入底部开口的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
大堂内沿两组垂直交通玻璃体设置水体瀑布,流经地下水池,水体是由天棚积聚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顶部天窗开启后,大堂又成为一个开敞空间,形成室内良好的通风换气,不仅大大节省能耗而且提高了舒适度.
大堂东侧上方的国际会议厅更显一番壮阔的景象,放眼望去,以会议为主的高大空间从会场到主席台浑然一体、简洁现代、新颖独特。
蓝色的主调清新明快、别具一格,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的海派文化特征,表现出国际化大都市与时俱进的现
代气息。
将半导体功能照明纳入到世博中心照明系统是国际会议厅的一个重要特色,横竖向有机排列的光带完美的展现了LED照明设计及应用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世博中心绿色照明的设计方向。
相对于节能灯内多含有导致环境污染的汞元素, LED照明更具有环保的特点,不仅提高照明质量、有效的节能降耗并可大范围变换色温。
暖红的变调端庄、热烈、亲和、温暖,塑造出国际会议厅内特殊的会议氛围,构成一个神奇的发光盒子。
国际会议厅的另一亮点是引入自然光照,不仅节省能耗,同时赋予这一国际性交流场所开放通透、明亮透彻的性格特征,世界首创的超高自动旋转开启墙面令内外大厅融为一体,极目眺望世博园区,浦江两岸以及陆家嘴美景尽收眼底。
宴会厅以金色为主调,喜庆、热烈,彰显了这一空间的特殊气质。
墙面的造型取自中式的窗格,不断地简化和重复后形成的光影效果使界面凸显层次感。
在天花的设计中通过光纤塑造的灯片,折射出丰富的环境色。
宴会厅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借助裙楼屋面构成宽敞宏大的花园平台,形成调节气候和宜人的绿化生态环境,共享一个得天独厚的户外空间,在这里浩瀚的世博公园和浦江美景一览无余,既可举办特色活动,又便于人流安全集散。
世博中心引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其身负多项重要职能,更在于“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设计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力求充分体现一座现代化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公共建筑,不仅通过世博会充分展示其全新意识和科技含量,而且在今后长期运营中成为一座节能环保健康的城市地标,实现国内首个集LEED金奖和国家绿色三星级于一身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