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法雨读后感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窗法雨读后感1500字
一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第一次上民法课,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西窗法雨》这本书,然
后我就开始了看《西窗法雨》。
我一直以为法律是一门多么枯燥的学科,但自从读完这本书,我就改变了对法律的看法,其实法律离我们并不是那么的遥远,法律是非常贴近我们
的生活的,与我们息息相关。
《西窗法雨》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
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
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
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
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
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下面来谈谈《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一文中提到法理社会无非有三种形式:法治、
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章节吧。
人治和无为而治。
文中所提到的乔治案就体现了法律的缺陷和
人的智慧。
大家都说,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可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而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不能朝令夕改的。
这样导致一些特殊
情况和未曾遇见过的情形,无法随机应变和灵活处断。
在乔治案中律师帕克用自己的智慧
随机应变,灵活处断。
在我们看来帕克律师这种行为是在钻法律空子,而现如今的法律中
有多少律师不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其实,法律的这种这种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和无法消除的。
现在每个国家都选择法治而不是人治,因为法治比人治要可靠。
历史证明人的自觉自
律是不恒常的。
法治优于人治。
在我看来,《雷雨》里这几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角色*,其实都有着对生命的无限渴
望和追求,只是他们在命运的冲突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最终,泪水和痛苦交织相容,命
运之手把他们拽到了它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
但是,关于那些爱与恨的矛盾纠缠,也许也
会因为这些死亡而被释解,没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
《西窗法雨》此书中的一文《死刑的存废》使我颇有感触,这一问题是现在讨论的最
激烈的,对于死刑存废的问题众说纷纭,就像墙头草随风倒,不管是支持存废,还是不支
持存废两方都有道理。
而我读了《西窗法雨》后我坚定的站在废除死刑这一立场。
在我们
中国人的观念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恶有恶报,这很公平。
其实,
刑罚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而不是在于杀掉罪犯,罪犯是有可能从新做人的,死刑只能助
长人性的残忍。
我们认为杀人者是可恶的,那么杀死杀人者的人又该怎样定位?坏人杀了
好人,好人又杀了坏人,这岂不是“人杀人”的恶性循环?这不冲淡了人道主义的思想感情?可见死刑并未起到制止杀人行为的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虽然有的国家废除了死刑,有的国家废除了又恢复,而废除死刑的国家越来越多了。
就中国国情而言,中国死刑是不
能废除,这是对待杀人犯的最好方法。
如果要防止杀人行为的出现。
就因具有人道主义理念。
死刑只是众多刑法中的一种,而刑法的本质,是要引起罪犯内心忏悔使之能重新做人,回归社会。
又如《政府旁边的法院》,也使我受益匪浅。
我以前一直认为政府是离我们人民群众
最近最直接的机关,也是权力最大的实权机关。
因而在我的意识中法院实际隶属于政府,
也是为政府服务的。
在书中,刘星老师讲到“政府里边的法院”和“政府旁边的法院”这
两种概念。
在我们国家法制还不健全的时代,不就是前者占主导吗?法院是政府的,成为
政府的铁杆助手。
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随着我们国家向西方民主建设的学习完善,“政
府旁边的法院”才得以出现,法院成为切实监督政府为人民的工具,政府与法院相邻,反
应了两者的地位的相互平等,也是相互独立。
这可以有效地制约政府的权力,防止政府滥
权乱权。
才能更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工作。
书中详细举了美国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
最后用“西方人一般相信,纠正以及防止政府犯错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
其实,法律离我们很近,并且不只是那些条文,是我们的教育过于教条化,把法律肤
浅化了。
刘星老师说,其实,每个人都会发觉,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与诸如学校、公司、
医院、俱乐部以及这单位那单位之类的社会组织规则联系再一起的。
我们最关心的往往就
是这类规则,而不是国家制定或法院适用的规则。
正因为如此,有些西方法学家将实际生
活中的日常行为规则叫做“活的法律”。
他们认为,这种“法律”才是人们应给予首要关
注的法律,它们对人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国家制定或法院适用的规则。
这些文字让我欣喜,因为从其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公民利益为首位的理念,感慨还有人能透过法律看现实。
法律
应该是活的,并且不仅活在生活中,更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习惯。
总而言之,《西窗法雨》以其经典的案例,精到的剖析,很容易就能引起我们法律初
学者对法律的深层思考,也极具启发性。
很适合我们阅读学习。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
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
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
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
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他们把“忠诚”看做一种责任、一种操守、一种人生最重要的品质。
服从命令是军人
的天职,罗文中尉就是怀着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完成了一个军人应该
完成的任务,而且没有丝毫怨言,没有丝毫退却。
“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
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
对事业忠诚的品质,一旦拥有这种品质,我们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要时刻严格要求自
己,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集体、忠于事业,时刻牢记集体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
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信念,珍惜医院荣誉,维护医院荣誉,创造医院荣誉。
二
“总觉得文学与法律相隔很远,其实是没碰到高手。
读《西窗法雨》才知道文学与法
律是可以联姻的。
一正要讲的是法律。
法律自然枯燥。
但一正却有化枯燥为有趣的本事。
用文学的手法讲法律的道理是一正的一大创造。
他善讲故事。
用文学的眼光看,他有较高
的叙述策略。
一,他叙述短小、精彩,且语言幽默风趣,往往几句话便能抓住人。
二,他
有明确的叙述目的,能将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引向他要讲述的道理。
读者还在故事的享受里,却已经开始了对道理的领悟。
一正有涉笔成趣的本事,古今中外的事件,被他信手拈来、
皆成文章……”这是《西窗法雨》中序的作者程文超对本书及其作者刘星的评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