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8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检测(八)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衢州学考仿真测评)“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
A.历史文化的差异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意识形态的对抗
D.力量对比的变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无关.
2.(2017·杭州市七县联考高一(上)期末)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该讲话()
A.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便利美国经济上控制西欧
C.有助于欧洲稳定与发展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和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应排除。

3.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答案B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B项正确。

4.(2018·湖州学考测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对新中国实行封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苏在军事领域的对抗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即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故选C.
5.(2018·湖州高一检测)1948年,美国漫画家鲁布·哥德堡的时事漫画“今天的和平”(下图)获得普利策奖。

作者创作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批评美苏核威胁给世界带来的严重危害
B.支持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赞同美苏势均力敌,使世界局势稳定
D.抨击美苏螺旋式军备竞赛引发了局部“热战”
答案A
解析漫画揭示原子弹威胁世界,世界存在灭亡的危险,故选A;材料无关冷战,“世界存在灭亡的危险”,排除B、C;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军备竞赛,排除D.
6.(2017·杭州市七县联考高一(上)期末)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对外宣布:“问题不在于说废话,而在于采取一项大胆的行动,一项建设性的行动……今天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方面,在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其后果将使欧洲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项建设性的行动是()
A.实现西欧与苏联的缓和
B.接受马歇尔计划
C.完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1950年5月9日”“罗贝尔·舒曼”“采取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其后果将使欧洲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知,反映的是舒曼计划,结合所学可知,舒曼计划提出后,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

7.1970年9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此会议( )
A.扩大了欧共体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C.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改变了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注意该会议是在非洲国家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并且会议的核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调和平、独立、发展等,符合不结盟运动的特征,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8.(2017·杭州市七县联考高一(上)期末)1992年,在雅加达召开了第十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

以下是对该会议的报道,其中正确的是( )
A.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B.正式接纳中国作为其新成员
C.作为独立力量进一步加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D.铁托、尼赫鲁是主要推动者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力量进一步加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

A、D两项是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应排除。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而是观察员国,故B项错误。

故选C。

9.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企图(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共同分担国际责任"可知,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二战后日本积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所以本题选B。

10.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以前美国借对抗苏联而加强的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也因此而日益减弱,D项正确;A、C两项都是多极化的具体表现;B项叙述错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实力弱于美国。

11.(2017·湖州高一期末)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关于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后初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取代
B.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趋势
C.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中国振兴,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战后初期,由于美国实力最强,西欧走向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取代,排除A;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排除B;结合所学,日本还没有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故选C;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排除D。

12.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世界趋势2030》的报告认为,到203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更为明显,霸权主义将不复存在;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与美国在多个议题上相互配合,带来更广泛的世界合作。

以上材料表明( )
A.中国崛起是霸权主义消失的根本原因
B.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义失去生存空间
C.美国综合国力衰退致使霸权主义消失
D.世界趋势的发展必然形成中美两极对峙
答案B
解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更为明显,霸权主义将不复存在”说明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义失去生存空间,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两个大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8·宁波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 100多年中,它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
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同盟内部因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热战"被“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10分)
(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件。

(8分)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答案(1)法、德。

变化:法德和解,两国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事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等.
(2)苏、美。

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

事例: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3)国家利益。

法、德和解与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

但要建立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

……大国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汲取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

——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多极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9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格局”(“新的多极世界”)下的大国之间的关系?(11分)
答案(1)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

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

(3)改变“冷战"思维;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欧洲”“亚洲",直接回答欧共体和日本即可。

第(2)问先回答多极化趋势,再回答多极的具体表现。

解答第(3)问时注意材料一中的“价值观"、材料二中的“相互学习”“‘冷战’思维”等关键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