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B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B卷(精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7八上·江都月考)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藩篱(fān)瞥见(piē)竹篾(miè)斟酌(zhēn)
B . 山岚(lán)呜咽(yàn)懵懂(měnɡ)吮吸(shǔn)
C . 蜷缩(quán)踉跄(niànɡ)翩跹(xiān )券门(quàn)
D . 编撰(zhuàn)镂空(lòu)挟持(xiá)喧嚣(xiāo)
2. (2分) (2016八上·顺庆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一个劲地催我,“你倒是说话呀!”
B . 别人没有想到的事,他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他做到了。
C . 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D .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3.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耸立着远远一座白色的云山。
B . 通过学习《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
C . 老师对我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啊!
D . 文字真是好东西。
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4. (2分)(2020·北部湾模拟)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
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______,______,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______,______,恋雨打芭蕉。
宁静如诗。
①闻空中响雷②望繁星排空③眺远山迷蒙④揽夜风入怀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①②
二、其他 (共1题;共4分)
5. (4分) (2018八上·龙港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
《印象西湖》以西湖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借助高科技手法、(xián)________熟的表演来反映西湖的自然神韵,重现古老的民间传说、神话热心的观众都(q iáo)________首以待。
观看时一个个看得眼花(liáo)________乱,时间就这样(qiǎo)________然而过。
三、书写 (共1题;共4分)
6. (4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7八上·黄浦期末) 古诗文默写。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
(2) ________,吹入沧溟始自由。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
(4)危冠广袖楚宫妆,________。
(5)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8. (10分)(2012·台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
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
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7八下·市中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 ________
③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 .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B .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
C . “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 . 作者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怎么用声纳寻水下搜索马航失联飞机
网友“阿海”
①如果在水下进行搜索,声纳是最有效的探测手段之一。
②马航飞机失去联系这么久,连卫星都出来搜索了,还是没有发现。
大部分残骸会沉入水中吧?看到搜救力量已经在利用声纳进行水下搜索,这种方式靠谱么?
③腾讯科技:3月12日,中国海军发言人梁阳称,为了搜救失联客机,海军搜救力量将通过吊放式精测声纳、成像声纳、水下电视、水下机器人等,发挥舰艇夜航优势,进行24小时不间断搜索。
④目前搜索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失联飞机的黑匣子,如果落入水中,黑匣子会发出一定频率的信号,可以通过声纳来探测到。
⑤启动舰船的声纳搜索非常重要。
⑥声纳是各国海军进行海底探测的主要技术,除声音外其他的介质,如光线,虽然在水中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但是在最清澈的海水中,目力所及也只能看到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
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很快,而且波长越短,衰减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
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声道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
⑦声纳搜索这么重要,那么如何使用声纳进行搜索?
⑧被动声纳搜索:
⑨可以通过接收探测目标发出的信号来发现目标。
⑩黑匣子上配有水下信标(ULB)的装置,它在遇水后能够被激活,可发出频率为37.5KHz的水下声音脉冲信号,能够持续30天左右。
黑匣子作为客机沉入海底后唯一还可能发出信号的部件,如果能凭借声音信号定位黑匣子,就可以大大缩小对客机残骸的搜索面积。
⑪但由于黑匣子体积小,发射功率有限,船载声纳对其水声信号的探测距离也不过几公里,因此对它的搜寻也需要像在水面上搜寻漂浮物一样,出动配备声纳的舰艇进行拉网式搜索。
⑫黑匣子的水声信标发出的声音频率为37.5KHz,船舰声纳为了探测远距离目标,工作频率在10KHz以下(频率越低在水下传播的越远),通过频道匹配就能接收到目标的信息。
⑬主动声纳搜索:
⑭如果此次波音777客机黑匣子的水下信标在事故中损坏,那么就要使用效率更低的主动声纳探测了。
⑮舰船上安装有侧扫声纳,侧扫声纳的工作频率一般在100KHz以上,能对海底物体进行直接成像。
舰船可以先利用侧扫声纳发现海底疑似客机残骸的物体,然后再派潜水员潜到海底确定疑似物是否是飞机残骸。
⑯但是测扫声纳工作时,航速不能太高,并且船只两侧扫描范围一般也只有数百米。
如果事先不能将客机可能坠海的地点限定到一个较小的区域,面对茫茫大海,除了派出更多配备声纳的舰船进行长时间、大面积的搜寻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1)通读全文,作者介绍了哪些用声纳寻水下搜索马航失联飞机的方式?
(2)本文的题目是“怎么用声纳寻水下搜索马航失联飞机”,第(3)段却写到中国海军发言人梁阳的话,该段落能否删去吗?为什么?
(3)如果有一客轮完全沉入深水区,音信全无,你会建议有关部门使用哪一种方式的声纳探测进行搜救?为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概括陈述理由。
11. (6分) (2017八上·忻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技术专家认为,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富煤、贫油,少气”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在未来30年至50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煤变油”技术的利用及推广被提上日程。
日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的南非沙索公司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利用其世界领先的煤炭液化工艺,开始了在陕西榆林和宁夏宁东投资两座煤制油工厂的可行性研究。
所谓“煤交油”,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
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
与液体燃料相比,煤炭也不便于处理和运输。
除此考虑之外,“煤交油”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
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加快煤制油产业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煤变油”是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
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日、苏、荷兰等国都加入了煤炭液化新技术的研究行列,但因这些发达国家煤价过高,劳动成本又十分昂贵,虽然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却难以提升至产业化日程.致使“煤变油”丧失市场。
我国的煤制油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
近年来,中国先后引进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煤炭液化技术,进
行7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使用煤间接液化技术生产石油的现代工业化经验.
以我国目前掌握的“煤变油”技术,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
但是,其解决方案及技术推广从摸索形成到正式投入商业运作可能需要数年之久。
这让众多拥有“煤变油”技术的国外企业得到了机会。
今年7月,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利用其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与我国最大能源企业之一一一神华集团合作,在神华的宁夏宁东煤炭基地共同研究建设一座日产油品及化工品7万桶的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诚然,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和巨大的前期投入曾使得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
一般来说,一家世界级的间接煤液化工厂每年需要1500万-1900万吨煤来生产约450万吨柴油、石脑油及液化石油气。
如此规模的煤制油工厂建设成本将在400亿元到500亿元人民币之间。
但据神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煤液化除了能满足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需求,同时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主要参考欧佩克23美元至28美元一桶的石油指导价格。
以23美元测算,回报率在11%左右。
目前石油价格在60美元左右一桶,照此标准计算,“煤变油”项目就更有竞争力。
此外,在还贷、税收、地方能源供应方面给我国带来的可量化的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1)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煤变油”技术是将碳含量高、氢含量低的固体变为液体的一项技术。
B . “煤变油”技术就是将煤变成油的技术。
C . 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技术叫“煤变油”技术。
D . 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一项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叫“煤变油”技术。
(2)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煤变油”技术研宄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在短期内会使我国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B . “煤变油”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C . 煤油化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D . “煤变油”项目在今天更有竞争力,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回报率远远超过11%。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目前世界上只有南非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我国还没有实质性的工业化生产。
B . 因为“煤变油”丧失了市场,所以人们对“煤变油”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技术上。
C .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将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共同研究建设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D . 尽管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但“煤变油”技术的前景广阔。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2018·绥化) 从下面两个文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文题一:请以“捧起墨香,与书相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有一个充满幻想的青年,他想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但又觉得追求的历程太艰辛,一个人看到他焦躁苦闷的样子,给他指点:“蓬莱仙山有个神店,那里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青年听了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店。
只见店里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青年走过去虔诚问道:“您这里出售什么?”“你内心渴望的所有东西。
”老者回答。
青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急切地说:“我要爱情、财富、智慧、快乐……”老者微笑着说:“年轻人,我们这里不卖果实,只出售种子。
”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其他 (共1题;共4分)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三、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6-1、
考点:
解析: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