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复习课件2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
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D
A. 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 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综合题 1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国家和 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 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 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 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
总人口的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
则是( )
A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ຫໍສະໝຸດ 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
9.三月三节是壮族、黎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根据“少数民族习惯的
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说明 汉武帝是如何从思想上来维系“大一统”的?(3分)→侧重考查时 空观念、历史理解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提出“中华 民族”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侧重考查时 空观念、历史理解、家国情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有利于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
穿上。“孔书记当时就对我们讲,如果老百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我 们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老百姓。”唐文明说。
一次下乡,孔繁森碰到了一位因肺病发作危在旦夕的老人,他立 即把听诊器的胶管伸进老人喉咙,将浓痰一口口吸出来,随后运用早 年在部队当兵学过的医术,给老人打针服药,直至病情好转。1994年 11月29日,孔繁森前往新疆塔城考察边贸事宜,途中因车祸不幸以身 殉职,时年50岁。他身上的遗物只有两件,其中一件是他去世前4天 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他用生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周恩来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实行民族
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呢?自治的形式在我国叫自治区、自治州、自
治县,还有民族乡;在苏联叫自治共和国、自治省、民族州,这不单
是名称的不同,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同……”材料中的“不同”是基
于( )
C
A. 社会制度不同
B. 革命形势不同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
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
2
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有什 么意义?
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 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 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 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
富裕奠定了基础。
看图说史
1. 56个__民__族__火__炬__手__共同点 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运动会圣火
1952
46.5
11.4
1978
155.6
A.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12.1
B. 国家重视各民族文化保护
C. 国家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D. 加强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6.(2021东营)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 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它的修建属于( ) C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C. 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D. 精准扶贫的成就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
族自治区是( )
A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4.(2021广东)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
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
7.(2021海南)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
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
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
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B
A. 经济建设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发展
D. 文旅开发
8.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5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了内蒙 古自治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实施。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知识梳理 03 重点思考 04 看图说史
05 易错知识点 06 随堂练习 07 素养提升 08 拓展阅读
课程标准
2011版
2021版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
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知识梳理
命践行了自己最喜爱的那句话:“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 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耻辱, 并由此开启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不是强与弱,而 是更严峻的存与亡的问题了。 ——摘编自《解放军报》《“睡狮”醒来——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与民族觉醒》 材料三 梁启超于1905年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 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 满、蒙、回、藏等民族融为一家,形成了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后 来孙中山等革命派也接受了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
素养提升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 二届参议会通过《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 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 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 惯。”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
C. 两国国情不同
D. 国土面积不同
2.(2021衡阳·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
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 B) A. 行省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经济特区制度
D. “一国两制”制度
3.(2021天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定放假日期”的决定,海南、广西等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放假通知。
该决定的法律依据是( )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2020资阳)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
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
聚居
自治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内蒙古
共同富裕 民主改革
西部大开发
重点思考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
1
什么是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2. 2016年8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 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
3. ___青__藏__铁__路__通车
易错知识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而不是有少数民 族居住的地方。 3.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拓展阅读
孔繁森:耿耿忠心照雪山 孔繁森,1944年7月生,山东聊城人,生前两次进藏工作。1992 年底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工作期间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 个,行程8万多千米,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长期在阿里地区工作的唐文明,对当年的一个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寒冬时节,下乡途中,孔繁森看见路边有一个帐篷,走进去后发现一 个单身母亲在里面抚养着4个孩子。孔繁森掏出身上仅有的80多元钱 留给了这位母亲,临走前还把大衣脱下给一个孩子
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C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5.下表反映了1952—1978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这一时期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D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