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考语文文言词语专题学习:使动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 《诗经·卫风·氓》: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无,没有。 极:标准,准则。 二三其德: 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例6: 《左传·成公八年》: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 长有诸侯乎?"
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使自己的德 行没有定准,那怎么能长期掌握诸侯呢? 二三之:
例1: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王:使……为王。
例3:
《左传·僖公三十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 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 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 增加土地呢?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 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 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 后面就带有宾语。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的 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 ,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变来变去,数词使动用法。
例7: 《孟子·告子上》: "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假如人想要它生长起来, 都知道怎么才能把它养大。
例8: 《吕氏春秋·上德》: "尝人,人死。"
这里的尝和食都是文言文中的使 动用法,意思是给...品尝,和给...喂食的 意思。
就是说给人吃了,人死了;给狗吃了 ,狗死了
例4: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使围墙修得很厚, 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
例5: 《汉书·食货志》: "薄赋敛,省繇役,以宽民力,
然后可善治也。"
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 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 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 后面就带有宾语。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 怀:使……归顺。
施行仁义的政治,用安抚的手段 使西戎归附了自己,终于统一了天下。
例2: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泣:使……哭泣。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 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 为使动词。
例1: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
璧俱碎于柱矣! (《廉颇蔺相如传》)
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简直能使天地(为之)震惊, 使鬼神(为之)哭泣,
例3: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止:使……停止 (使愚公止)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 但较少见。
例4: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
走也。 (《赤壁之战》)
走:使操军逃跑
曹操的军队刚刚把战船都连在一起 ,船头和船尾相连接,可以利用火烧的( 办法)使(曹操的军队)失败而逃走。
例4: 《左传·定公十年》:
"尔欲吴王我乎?"
你想让吴拜我为王吗? 王,把……当做“王”,
例5: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威王欲将孙膑。"
齐威王想提拔孙膑为将
例6: 唐 韩愈 《原道》: "人其人。“
又:“ 庐其居。"
例7: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是欲刘豫我也。"
想把我大宋看作刘豫啊!
高考语文文言词语专题复习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的 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 ,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 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 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 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例9: 《史记·晋世家》: "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她就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了重耳, 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
例10: 《史记礼而归之。"
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 完廷见的外交大礼,送他回国了。
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 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