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掩耳盗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教学目标:
1、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4、讲一讲《掩耳盗铃》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要上课的时候,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是不是丁零丁零,铛铛的声音呢?这是我们铃铛的声音,在告诉我们上课了回到教室去上课。

是不是说明铃铛有提醒的作用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有关于铃铛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看看这则有关于铃铛的故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读了课题,同学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了解题意)
同学们知道“掩”是什么意思?做一做“掩耳”的动作。

(遮住耳朵)
盗:什么意思?就是偷
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我们知道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大家读读这则寓故事,边读边用“O”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

1、检查读情况,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同学们都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有谁能告诉我故事吗?
同:。

师:《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

故事只有5句话。

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2、读准字音
师:先自己读读课文,检查课文中的生字、认读字能不能读正确,句子能不能读通顺。

(指导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三、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一)盗铃人的总体印象
师:同学们掩耳盗铃的人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汇报:我觉得掩耳盗铃的人很笨。

(笨、可笑、愚蠢……)
师: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他很可笑、愚蠢?
师:默读课文。

你们从哪句话看出他很可笑用直线画出,从哪个词看出的用△标出。

(二)体会盗铃人愚蠢的做法
1、分析偷铃人的想法
出示: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

师: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个词体会出他笨?他明明知道什么?大家都说一说。

师:你能不能读出他明明知道,还这样去做!
2、情景体验偷铃人的想法
师:偷铃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就会被发现,他还是想去偷铃铛,他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他想:“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师:老师也带了一个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

(老师先摇一摇铃铛)我们照偷铃人的想法试一试,大家捂上耳朵。

(老师再摇铃铛)(学生捂耳朵体验――确实捂住耳朵就听不见铃声了)
师:偷铃人想的有道理呀?他挺聪明的!哪笨呀?
生: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没捂住别人的耳朵,所以被发觉了。

3、分析偷铃人的做法及结果
师: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就去摘铃铛。

他这种行为就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正因为这样,他的手刚碰到铃铛就被发觉了。

4、理解全文意思,说明寓意
故事只有5句话,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四、学讲故事,深化理解
1、读熟课文,将寓言故事讲清楚
师:这么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偷铃人的行为很可笑,还让我们懂得了道理,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道理。

自己练一练吧!(学生练习讲故事;找一个人讲一讲。


2、观看动画,学习讲故事的方法。

作业:
1、回家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练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明明知道碰→响→发

掩耳盗铃掩伸偷

没想到碰→发觉
寓言两则《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相信你们在课外阅读中一定了解了更多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交流)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板书课题:南辕北辙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做上记号,再想办法解决!
2、读了课文,你能看着屏幕复述一遍课文内容吗?(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大家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生字,你能把你解决的办法和记字的秘诀告诉同学吗?(生生交流)
2、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3、指名读课文,听后评议
四、体会寓意,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读书体会: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谁能帮他解答?(生生互动,师相机点拨)
3、大家真会读书,体会也很深,你们想象一下,季梁的朋友会到达楚国吗?为什么呢?条件那么好,怎么会这样呢?
4、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看看该用什么语气,小组讨论一下,能表现他们的心理和态度!(抓住“不解”、“诚恳”、“固执己见”几个词体会)
5、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6、现在你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了吗?
五、拓展课文,布置作业
1、如果季梁的朋友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样劝说他?(想象说话)
2、你学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象他这样的人吗?举例说说!
3、自主选择作业:(A、读故事书B、讲故事C、写话:我想对你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