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试题
1.河南农民王凤山在参加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时,发现一位外国工长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他当即
进行阻止。

但是这名工长不但不听,还坚持让他也这样干。

王凤山冒着被解雇的危险,大声吼道:“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

”王凤山的行为表现,说明他()
A.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
B.对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
C.是一个性格良好的人
D.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国家的荣誉就和利益的内容。

回答此题时首先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词“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选A。

2.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读书是“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达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

他们想要承担的是()A.家庭责任B.社会责任C.职业责任D.工作责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

责任是多种多样的,始于生而终于死,在家庭
中有孝敬父母、抚育子女等家庭责任,在工作中有爱岗敬业等工作责任,同样作为社会公民有服
务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等责任,结合题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处可以看出是承担的社会责任,故选B。

3.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面活动中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
A.参加义务植树B.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C.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火知识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益活动的内容。

公益活动是指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一些活动,根据
此内涵,A项义务植树有利于社会,是公益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要进行区分,所以不一定属于
公益活动,同样,宣传防火知识和资助艾滋病孤儿都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社会公益活动,故答案选B。

4.小刚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体弱多病,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

他和九岁的弟弟都要上学,家庭
生活十分困难。

学校知道后为他减免了一些费用,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对小刚来说,他应该()
①努力学习,用行动回报大家
②主动帮助其他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③认为大家帮我是应该的
④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
⑤在学习之余,照顾好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行动回报社会的相关知识。

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相互帮助,
但是作为被帮助者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并且用行动将相互帮助的做法传递下去,所以③是错误的,没有感恩之心,其他几项都是用行动回报他人、传递帮助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5.在“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上,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表达了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
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

这一看法说明()
①中国的青少年缺乏责任感
②青少年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③承担责任就不应该追求代价与回报
④青少年能不能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不会真正关心他人”可知道德的重要性,
材料没有说明中国的青少年责任感,而是24个国家;材料也没说明责任与代价的关系,所以选
②④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面对外敌入侵,林则徐毅然在虎门销烟。

“敢于面对淋漓
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毫不犹豫地把刀与枪投入茫茫黑夜。

从林则徐和鲁迅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
A.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肩负起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
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C.对国家、民族负责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他的社会责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国家民族负责的品质。

回答此题时,首先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的诗
句及人物的言行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是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问题,再结合选项进行排除,排
除ABD,就可做出选择。

7.“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
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③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
④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为集体做贡献的相关知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所以①
是错误的;尊重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要尊重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所以③是错误的;结合
材料“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的表述,可以看出关爱集体首
先要为他人和集体做贡献,是每个人的责任,所以④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故选A。

8.下列镜头里有你吗?
镜头一:一位同学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醒我。


镜头二:一位同学拿着物理试卷,心里暗暗地埋怨:“物理老师讲课特没劲儿,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能考好才怪呢。


镜头三:放学后进行大扫除,一位男同学抱着球对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你们替我干吧,我要
去练球。


镜头四:一位女同学在实验室里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就当不知道。


(1)上述镜头中的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3)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答案】(1)镜头中几位同学的做法都不对。

因为他们没有自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2)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该题。

(3)例如,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当我们做错事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自觉、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地承担责任;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积极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事的要求,承担责
任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积极承担责任,不随便推卸责任,结合材料中几个同学的做
法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遇到问题推卸责任的做法,这样就额可以回答第(1)问;第(2)问结合自
身实际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教材“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表述,再联系材料中的问题整
合一下答案回答。

9.学习完《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一课后,思想品德课老师准备组织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科代表陈明着手为此次活动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2)请你说明:明确活动目的、进行活动总结有什么作用。

【答案】(1)①活动目的:继承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服务社会,培养爱心,增强社
会责任感。

②活动准备:如了解敬老院的有关情况,购买或制作小礼物,排练文艺节目,准备好
劳动工具等。

③活动过程:与老人们聊天谈心、交流思想、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向孤寡老人赠
送礼物、帮助打扫卫生等。

(注意活动准备与活动过程要大体一致,不得有矛盾之处。

)④活动
总结:略。

(2)①明确活动目的,有助于我们认识此次活动的积极意义,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②进行活动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活动的得与失,检验活动的效果,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
践能力。

【解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公共精神、公民意识;以及责任一板块中,让学生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体
现活动目的中的继承尊老爱幼的美德等。

对于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按课程标准要求,应切合学
生的生活实际,
10.我们应该自觉地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青少年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就必须()
A.按照严格的标准要求别人与自己一起去承担责任
B.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地承担、履行责任
C.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履行责任
D.积极和同学、朋友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青少年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就必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地承担、履行责任。

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的说法错误,C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这三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