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杜春宇
【摘要】依据社区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指标确定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评价指标,指出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分为内部评价指标和外部评价指标,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社区内部管理、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名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5)003
【总页数】4页(P89-92)
【关键词】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作者】杜春宇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13.4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不安全因素逐渐增多,社区安全已经引起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社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有着各种因素影响其安全性,本人通过社区安全管理研究发现,社区安全是一个人——机——环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牵连、相互作用。

这就需要构建一套动态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以减少和消除伤害事故的发生[1]。

社区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安全管理的实施,不断减少由于人为的、已知规律
的、可控的因素而导致的伤害事故,逐渐杜绝社区伤害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社区的安全促进目标。

安全社区安全促进目标是采用多种渠道,对居家安全、健康进行教育,提高其安全健康意识,掌握社区内公共设施、家庭安全及维护情况,整治安全隐患,控制安全隐患的增量,实现居家安全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动态化管理。

2.1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各评价指标设计如社区人员安全素质、社区设施(硬件和软件)、社区安全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管理等都要具有本身的系统性,能够独立运作。

2.2 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对社区普遍存在的共性指标建立评价层,对特殊性指标,根据其结构层次和关系作为特殊指标处理,既要保证评价的普遍性,又要兼顾特殊性。

2.3 耦合原则
即各指标体系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联合共生,有机协调,合理安排社区安全管理的资源,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产出实现社区安全目标。

2.4 可考核性原则
即要对近一个确定周期内的社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指标要经济、实用、可操作[2]。

为确保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如表1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个人为单位,对河北、吉林、
江苏等10个省份的社区安全管理有关人员和北京市10个社区及其内部社区管理
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即同时符合30岁以上、所学的相关
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10年以上工龄为有效问卷)90份。

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分为内部审核指标和外部评价指标。

内部审核指标是社区自查安全管理效果;外部评价指标是上级主管部门对社区安全管理效果进行评估[3]。

社区安全管理内部审核指标是由社区外部评价的三级指标,根据社区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本社区的内容。

社区安全管理外部评价指标包括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评价指标。

例如:在二级评价指标——社区安全管理中,其中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中——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价,某社区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可以分为交通事故、体育运动事故、家居事故、老年人事故、工作场所事故、公共场所事故、学校事故、涉水安事故和儿童事故一一列出,例如针对社区潜在的事故与突发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是否遵守列出的检查表,如表2所示。

社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机-环系统,通过调查问卷最终确定,社区安全管理评价
指标划分为社区人员的安全素质、社区设施(硬件和软件)、社区安全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安全管理5个单元,将其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依次再分为二级和三级评
价指标。

比如把一级评价指标中的社区人员安全素质再划分为健康状况、安全意识和文化程度3个子单元,将其作为二级指标;二级评价指标中的“安全意识”再
划分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群体意识4个指标,将其作为三级指标。

这些评价指标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社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是建设社区安全文化的基石,社区安全文化能完善社区安全管理,社区安全管理是保证社区安全文化和良好社区环境措施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社区环境是保证社区人员避免出错的基本条件,社区安全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社区环境和社区硬件设施出现问题,完善的社区硬件设施,可以弥补社区人员的失误造成的损失,社区畅通的网络信息能及时监控社区人员、社区硬件设施、社区环境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4]。

这些评价指标分别对社区系统安全施加影响,它们对保障社区系统安全起重要的作用,具体把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划分为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25个、三级评价指标78个,如表3所示。

建立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一是有利于政府层决策,二是有利于监督部门
安全管理,三是有利于社区内部的管理。

社区安全管理评价的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本文仅是初步探讨,许多指标还需要丰富完善,但在此基础上可以制订出一整套可量化的社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相关文献】
[1] 王晓静.论城市住宅社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以广州市为例[J].社会观察2014(6):118-122
[2] 刘源.创建安全社区中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 杜春宇,陈东科,杜翠凤,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模型与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8(2):197-201.
[4]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