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 路 视 野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面对观众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视行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播音主持人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主持水平,才能促进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完善。

一、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电视播音主持人除了声音作为语言的表达,还有肢体语言以及包含了发型、表情、衣服、眼神以及化妆的副语言进行表达。

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将声音与副语言结合,除了专业标准的发声,还要有副语言的渲染,才能让群众更好地获得信息。

而衡量电视播音主持的标准也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更要看中副语言的传达效果。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网络也被广泛应用于公众的学习和生活中,全民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做好自己的主持工作,通过副语言的表达,使电视节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是每一位电视播音主持的工作内容。

二、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功能
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在实际播音主持中起辅助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在主持人播报信息时,使用口语比较认真谨慎,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播报时也没有太多的情绪表达,这让观众对节目略显厌倦。

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适当可以添加表情、动作、眼神等副语言,对信息内容进行补充,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主持能力,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观众对节目的评价。

而在有些情况下,播音员在主持期间通过情绪的表达等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强化播音语言中的信息,可以有效增加播音信息的吸引力,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信息的严肃性。

三、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作用
使用口语流利的语言可以增加节目的传播,而使用好的副语言更能起到精益求精的作用。

通过对副语言的展示,可以更好地解读信息中的真实情感,在电视播音主持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电视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副语言的不同表现方式,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需要播音主持人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其次,如果主持人希望能够向公众传达信息时增加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必须对播音主持的副语言进行创作。

主持人的坐姿、站姿、手势等肢体语言结合声乐语言的运用,能够使主持人、嘉宾和观众更容易亲近、放松,增强节目的传播力。

对于不同主持或者采访,所使用的手势语言是不同的。

比如,杨澜在采访韩国总统朴槿惠时,坐得笔直,没有过多的手势,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礼貌与严谨。

在对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采访时,杨澜有时靠在沙发上,有时抓着扶手讲话,在谈话中,经常点头,歪着头表现出倾听的姿势,手上还有一些文字材料,并且辅以一些手势,使整个采访过程简单愉快。

因此,观众可以根据对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的理解,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评价客观事物。

四、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规律
(一)面露笑容
微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说话和见面方式。

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可以微笑着与观众互动,展现积极的面貌。

无论是在文艺晚会、内容采访中,还是在新闻播出的开头或结尾,电视主持人都要对观众微笑,向观众朋友表示感谢和尊重。

不过,播音主持人把握微笑的度,结合广播内容的要点捕捉微笑的来源,避免在主持节目中出现干笑、傻笑等不自然的笑脸。

主持人在利用微笑进行创造副语言的过程中,首先要发自内心地微笑,把微笑视为职业需要,在播报内容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微笑,避免过早地微笑。

例如:央视记者王冰冰,一张笑颜十分吸引观众,她在采访学生时展现的青春洋溢的笑容,能够感染观众;在春晚现场采访一线明星,也丝毫不怯场,落落大方,口齿清晰,语速适中,给人的感觉非常愉悦,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样适时地面带笑容,能够将快乐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是作为播音主持人的必修课。

(二)眼睛有神
电视台播音员在表达信息时要多注意眼睛的表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所以当电视主持人对着镜头时,他必须把镜头想象成观众的眼睛,通过注视观众的眼睛,更好地传播与观众交流的信息,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触及观众的内心深处。

例如,当播报灾难性新闻时,播音主持人的眼睛应该给观众一种沉重而悲伤的感觉;当电视节目主持人播报喜庆的消息时,这应该给观众一种快乐愉悦的感觉;在主持的过程中,与采访嘉宾的眼神交流也十分有必要,采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时,目光要带着鼓励;采访革命先辈时,眼神要带有敬佩。

如果播音主持人在利用眼睛进行副语言创作时,他们首先必须根据播报的对象和内容有不同的内心感受,从眼神表达出来。

其次,他们必须牢牢把握信息的要点,以避免不适当的眼神在错误的时间出现。

最后,主持人的眼神传递要达到节目的效果。

(三)肢体语言
电视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实时、准确地表达电视节目希望传达的信息。

电视主持人如果用手势来解释某一事件或描述某一事物,可以给观众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米那瓦尔·米吉提
(新疆广播电视台民生和对农、少儿节目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本文通过了解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了解它的功能与作用,找到副语言的创作规律,为电视播音主持人能够将信息有效传达。

此次研究根据真实例子,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微笑、眼神、肢体语言以及情境感受的创作,让观众能够真实体会电视传达的信息,对节目的播出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副语言的规律,是提高电视播音主持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 副语言 规律
(下转第19页)
·16·
文化传播
·19·
介应该以新的思路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走出去。

因此,下一步如何将“海丝故事”讲得更好,我们可以围绕以下的新思路展开。

首先,重视语言景观的针对性,拓宽多语种公示语翻译。

语种的选择首先要是传播受众地区的第一母语。

以旅游业为例,景点的背景介绍通常是中英双语,还应考虑到主要客源地的语言进行多语种翻译。

对泉州而言,入境游客以亚洲地区为主,很多来自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地,景点公示语、资料翻译就应当考虑加入日语、马来语、阿拉伯语等,以方便游客阅读了解。

只要给予足够重视,做到不出差错应该不是问题。

此外,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也不能忽视,其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传播也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其次,广开门路,多管齐下,丰富翻译文本的选择。

对外传播是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形式,讲好“海丝故事”不仅有赖于顶层话语设计,也离不开地方层面上本土学者的支持,更不能忽视广大民众和网友的参与。

除了民间故事的流播,学术论著外译也值得去做,从而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民间外交活动的热情高涨,有利于集成“碎片化”的话语资源,塑造鲜活生动、积极踊跃的多层级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塑造泉州的城市形象,提升国际学界和普通民众对泉州的认知。

最后,多种模态,与时俱进,实现跨群体传播。

当今科技发展也给“海丝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文字呈现,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也可使用其他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音乐、绘画等,这些艺术及其附加的语言比单纯的文字更直观、具体、形象。

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也使“海丝故事”的呈现更加生动立体,例如,可以采用VR技术,让网友在网上就可以全方位参观博物馆,点击展品
能推出音视频介绍,让游客如临其境,增加网站的趣味性。

五、结语我们知道,“丝绸之路”除了带来经济繁荣之外,更促进了沿路各国的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海丝”最为重要的起点,泉州在历史上“海丝”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与记录者,留下了不少世代传承的“海丝故事”,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其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推动“海丝文化”的国际对话,保护与研究泉州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有重大意义。

“海丝故事”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这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理念,也与世界文化遗产所倡导的“突出普遍价值”相契合。

“海丝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泉州或者中国的故事,更是“海丝”沿线国家共同的历史,因此,研究和传播“海丝故事”也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而当务之急就是补足讲述“海丝故事”的能力,完善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形象传播,为提升泉州“海丝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耿强.中国文学走出去政府译介模式效果探讨——以“熊猫丛书”为个案[J].中国比较文学,2014(01):65—77.
[2]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95—100.
[4]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J].外语学刊,2019(04):108—114.
[5]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提供更直观的体验。

例如,在《爱的奉献——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的活动上,董卿带着几位刚刚经历四川一场特大地震灾害的孩子们出场时,用双手将身边的孩子紧紧抱住,与他们相拥着出场,在主持过程中,董卿用左手抓住话筒,而右手牵着地震灾区少年的手。

除此之外,董卿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采访许渊冲老师时,穿着晚礼服与高跟鞋跪地进行采访,许渊冲老师已有95岁高龄,无法长时间站立,只能坐在椅子上,为了照顾前辈,她选择跪下进行采访,更像一位耐心听课的学生。

小小的举动总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

(四)情景体验
无论传播的是描述现象还是文本内容,它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带领观众去体验文本中所呈现的场景或让观众身临其境。

播音主持人的态度也影响着观众的观点、立场等方面。

绝大多数电视传播形式与声音的统一,决定了电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为公众提供的最直观、最直观的体验。

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必须结合电视节目的实际情况,通过转换内部语言或文本语言,给公众一种真正的沉浸感。

例如,如果主持人播报了关于人们在灾难后恢复正常生活的消息,即使无法直接看到他们的表情,但是主持人可以将真实情况与文字描述联系起来。

为了观众们的情境感受,主持人应该善于感知图片内容并有意识地进入情景中,并善于通过言语表达与现实联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视播音主持中,副语言作为辅助功能,能够增强电视节目的画面感,吸引观众,更高效地传递节目信息。

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微笑、眼神、肢体语言以及情境感受的创作,让观众能够真实体会电视传达的信息,对节目的播出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想.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89—190.
[2]王博宁.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戏剧之家,2018:58—60.
[3]段宸.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J].记者摇篮,2019:92—93.
(上接第1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