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彩霞N2:
(三)保暖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护士长N3(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我们就3月份我科收治的一例早产儿进行一次危重病例讨论。下面请讲一下针对此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N2:该患儿的护理诊断如下:
(一)体温改变的危险(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健全、体内产热不足有关。
(二)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N2:
(五)连续3d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六)预防感染
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2次,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人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职务/层级:护士长/N3
病例类型: □疑难 ■危重 □死亡
参加人员: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早产儿、新生儿肺炎、高危儿
病例摘要:
护士长N3( ):今天我们讨论的病例是+3床早产儿,我们讨论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患儿入院后治疗、护理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先请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四)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动脉氧气压(Pa0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02)<85%以下者,为有缺氧症状,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吸入氧的浓度、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Pa02在50~80mmHg,或TcS02在90%~95%。若持续吸氧时,吸氧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d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防止氧疗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护士N3( ):我先说一下患儿的基本情况,患儿因“胎龄35周零3天,生后呻吟35分钟”以“早产儿、新生儿肺炎、高危儿”年日收入院,患儿体重3.3千克,体温36.0℃,患儿呼吸不规则,呻吟,反应尚可,全身皮肤嫩、覆盖少许胎脂,口周及四肢末端发绀,入院后遵医嘱置暖箱保暖,设箱温32.0℃,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20-150次/分,呼吸35-50次/分,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测末梢血糖3.9mmol/L,并给予输液治疗,内加抗生素,氨溴索等药物治疗,3.25日患儿出现患儿双下肢及臀部硬肿,通知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维生素E外用按摩,一日二次,3.27日患儿全身皮肤黄染,经皮测胆红素14mmol/L,遵医嘱行蓝光8小时照射治疗,3.30日,患儿病情稳定,呼吸平稳,面部及躯干部皮肤轻微黄染,双下肢及臀部轻微硬肿,反应可,吃奶好,无溢乳,遵医嘱停暖箱及心电监护,停病重。
(三)有感染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四)有误吸的危险 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 呼吸暂停 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出血 维生素K缺乏有关。
护士长N3:针对这个患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大家展开讨论:
N2:(一)ຫໍສະໝຸດ 境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病室空气净化屏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
(二)合理喂养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无呕吐者,可在6~8h喂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N1:
(七)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特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若早产儿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需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在输液过程中,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治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主持人总结:
护士长N3: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除了复习了早产儿的相关知识,重点讨论了+3陈双双之子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内容。大家对这次讨论做了很好的准备,对一些护理问题、措施分析得详细。希望通过这次讨论,大家更熟练掌握早产儿的护理要点、难点,要重视类似病人的护理。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注:护理病历讨论每季度至少一次。
(三)保暖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护士长N3(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我们就3月份我科收治的一例早产儿进行一次危重病例讨论。下面请讲一下针对此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N2:该患儿的护理诊断如下:
(一)体温改变的危险(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健全、体内产热不足有关。
(二)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有关。
N2:
(五)连续3d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六)预防感染
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2次,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人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职务/层级:护士长/N3
病例类型: □疑难 ■危重 □死亡
参加人员: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早产儿、新生儿肺炎、高危儿
病例摘要:
护士长N3( ):今天我们讨论的病例是+3床早产儿,我们讨论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患儿入院后治疗、护理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先请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四)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动脉氧气压(Pa0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02)<85%以下者,为有缺氧症状,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吸入氧的浓度、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Pa02在50~80mmHg,或TcS02在90%~95%。若持续吸氧时,吸氧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d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防止氧疗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护士N3( ):我先说一下患儿的基本情况,患儿因“胎龄35周零3天,生后呻吟35分钟”以“早产儿、新生儿肺炎、高危儿”年日收入院,患儿体重3.3千克,体温36.0℃,患儿呼吸不规则,呻吟,反应尚可,全身皮肤嫩、覆盖少许胎脂,口周及四肢末端发绀,入院后遵医嘱置暖箱保暖,设箱温32.0℃,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20-150次/分,呼吸35-50次/分,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测末梢血糖3.9mmol/L,并给予输液治疗,内加抗生素,氨溴索等药物治疗,3.25日患儿出现患儿双下肢及臀部硬肿,通知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维生素E外用按摩,一日二次,3.27日患儿全身皮肤黄染,经皮测胆红素14mmol/L,遵医嘱行蓝光8小时照射治疗,3.30日,患儿病情稳定,呼吸平稳,面部及躯干部皮肤轻微黄染,双下肢及臀部轻微硬肿,反应可,吃奶好,无溢乳,遵医嘱停暖箱及心电监护,停病重。
(三)有感染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四)有误吸的危险 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 呼吸暂停 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出血 维生素K缺乏有关。
护士长N3:针对这个患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大家展开讨论:
N2:(一)ຫໍສະໝຸດ 境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病室空气净化屏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备。
(二)合理喂养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无呕吐者,可在6~8h喂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N1:
(七)密切观察病情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特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若早产儿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需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在输液过程中,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治高血糖、低血糖发生。
主持人总结:
护士长N3: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除了复习了早产儿的相关知识,重点讨论了+3陈双双之子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内容。大家对这次讨论做了很好的准备,对一些护理问题、措施分析得详细。希望通过这次讨论,大家更熟练掌握早产儿的护理要点、难点,要重视类似病人的护理。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注:护理病历讨论每季度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