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文本探究1
• 解题:
• 司马徽再荐名士荐的是谁?为何用再 荐?
初闻卧龙
• 1、司马徽初荐(刘备初得诸葛亮的消息。 “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 下”。 )
• 2、徐庶走马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 盖天下一人也”)
• 3、司马徽再荐(“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 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结合章节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或是景物描写分析走进历史的天空?关注人物鉴赏手法未见其人先闻其事层层烘托反复渲染反衬探究性学习假设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就终老山林
名著导读
学习目标:
• 1、激发阅读兴趣,丰富文学知识,培 养鉴赏能力和探究意识
• 2、通过阅读文本探究人物出场艺术人 物,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出场艺术之一: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先声夺人)
文本探究2
• 刘备三顾茅庐认错了哪些人? • (速度文本,圈画出有关人物描写和评
价卧龙的句子) • 对人物出场有何作用?
三顾茅庐
崔州平——容貌轩昂,风姿俊爽 崔州平赞卧龙: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神勇)
石广元、孟公威——白面长须,清奇古貌 二人称卧龙:能行治国安民之事(高志)
关注故事情节:
人物的出场艺术:
小说创作对人物的正面刻画,是以人物 的出场为起点的。优秀的古代小说作家都非 常重视人物的出场处理,力争人物一出场就 能显示出性格基调,为作者刻画人物找到一 个恰当的起点。
王熙凤出场
• 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有人笑声说:“我 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正想 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进来。 《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出场艺术之二:
层层烘托,反复渲染— —千呼万唤始出来
作者在描绘主要人物时,先描写周围的人物、 情景或者人物的评论、感受。
文本探究3
• 思考: • 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手法写卧龙的亮相?
(结合章节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或是 景物描写分析)
走进历史的天空
• 关注人物,鉴赏手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事 层层烘托,反复渲染
你知道吗?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 们的统帅分别是谁? 魏蜀吴 曹操 刘备 孙权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 谁说的? 曹操 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周瑜 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 诸葛亮 庞统 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刘备、关羽、张飞 7、“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 关羽 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貂蝉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 吕蒙 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 司马懿
诸葛均——拥炉抱膝,吟诗 诸葛均谈卧龙“往来莫测,不知去所(悠闲)
黄承彦——骑驴携酒,踏雪吟诗 黄承彦吟诵卧龙诗(雅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初见卧龙
• 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 睡足,窗外日迟迟。
• 外貌: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人物形象总结:智慧才气加身,有济世爱 民之志,出山之前神秘莫测的隐士形象
反衬
探究性学习
假设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 不是就终老山林?请合理想象,阐述自 己的理由。
名家评三国
•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 过了它的文学价值。虽然,就文学 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 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 中吸取了营养。——金庸
经典之光照进现实
• 现在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地借 鉴《三国演义》中的谋略。他们认为一个 成功的企业要有“桃园三结”义那样的团结, 有“ 三顾茅庐”那样的求贤,要有“挥泪斩马”谡 那样的纪律严明,要有诸葛亮那样的高瞻 远瞩,要有 曹操 那样的深谋远虑,要有 那样 周瑜 的机敏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