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乌龙茶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故事-乌龙茶的由来
中国的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其中在中国有几种茶是比较出名的。
而乌龙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那么关于乌龙茶的传说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间故事-乌龙茶的由来吧!
乌龙茶的传说
传说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上的杨梅岭。
从前杨梅岭上有一户人家,俩夫妻老来得子,年纪已六十出头了,只有一个儿子,才十二岁。
儿子长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健健康康,从小很乖巧,七八岁上就能帮爹娘干活。
爹喜欢他,娘也喜欢他,就给他起个名字叫喜儿,全村人都夸他是能干的好孩子。
老夫妻吃尽了不识字的苦,他们疼爱儿子,不愿让他做个睁眼瞎子,就把他送到村中小庙里的私塾去读书。
有一天,学堂里放了早学,十来个小毛孩子,便一窝蜂似地奔到村外去玩了。
喜儿跟伙伴们玩了一会,看看村子前头的烟囱已在冒烟,想起妈妈要烧午饭了,便急匆匆地奔回家去。
他一脚跨进门,就听见妈妈叫:“喜儿呀,水缸空啦,给我去拎桶水来。
”喜儿应一声,放下书包,拿起水桶走了。
走到溪边,看见有两条泥鳅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抢一颗珠子,他觉得很有趣,便把泥鳅赶开,将那颗珠子捞了起来。
喜儿拎着一桶水,捏着一颗珠子,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想着回家给母亲看看他从泥鳅那儿拾来的珠子。
别的孩子见他拾到个好玩的东西,就蹦呀跳呀奔过来要看一看。
他只怕别人拿了珠子不还他,就把珠子紧紧捏在手心里,举得老高老高的。
孩子们哪里肯放,一声喊就拥上来抢,喜儿招架不了这许多人,连忙把珠子含到嘴里。
孩子们便拧他的脸蛋,掰他的嘴巴,还在胳肢窝里呵痒。
喜儿想喊妈妈来解救,他嘴巴一张,不料声音没喊出,那珠子却“咕嘟”吞进肚皮里去了。
孩子们看没办法了,就只好散去了。
喜儿吞下珠子,觉得很可惜。
他回到家里,妈妈还没有烧好午饭,喜儿闲着没事,就解开书包,拿出笔墨纸砚,放匙水,磨洼墨,正正经经地伏在桌子上描红字。
过一会儿,妈妈从灶下端出饭菜,招呼儿子吃饭。
看到儿子的样子,不觉吓了一跳。
她看见儿子面孔胀得发紫,眼睛像铜铃般地突了出来,头上生出丫丫叉叉的两只角,嘴巴裂到耳朵边上,喉咙里“呼隆,呼隆”地响得像打雷一般,身子也越变越长了。
原来喜儿吞进肚皮里去的是一颗龙珠——他变成龙了。
龙本性喜水,龙要有水才能飞腾呀!喜儿看看周围没有水,自己又渴的难受,就把头伏到砚台里,舔去刚才磨的一洼墨水。
墨水到了他肚子里,马上把他变成一条浑身墨黑的乌龙。
乌龙得了水,“哗啦啦”冲出房屋,腾空飞了起来。
乌龙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身子也越变越粗,越变越长,龙头钻进乌云里,龙尾巴却拖在杨梅岭上。
霎时间,乌云遮住了太阳,狂风呼呼地刮,雷声隆隆地响,暴雨哗哗地下,乌龙吞云吐雾朝东方飞去。
儿是爹娘的心头肉,怎舍得他远走高飞!老夫妻冒着狂风大雨,跌跌撞撞地奔出屋来,一面追赶,一面喊叫:“喜儿呀,回来,快回来呀!”俩老人喊来喊去,嗓子也喊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爹喊一声,娘叫一声,一声接着一声;乌龙听见爹娘喊他,就一叫一停一回头。
爹喊了九声,娘叫了九声,乌龙总共停了十八停,回了十八次头。
这时他已经到了钱塘江上空,把身子向下降落,总共停了十八停,回了十八次头。
这时他已经到了钱塘江上空,把身子向下降落,顺江游到东洋大海去了。
乌龙尾巴九个瓣,在杨梅岭上拖过,刮出九道沟沟,沟沟里灌满了雨水,潺潺地流成九条溪;乌龙一路回了十八个次头,他回头的地方积起了十八个沙滩,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九溪十八滩”。
介绍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乌龙茶,荷叶,山楂制成的“龙荷山茶”为减肥圣品,减肥效果好无副作用而受到广为好评。
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乌龙茶为中
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