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最新动态
• 4.1 获奖反应
• • 致力于推进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巴基斯坦17岁女学生马拉拉获得了今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从而也成为了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但是,马拉拉却错过了宣布奖项得主的历史性时刻,因为当时她正
在上化学课。直到那堂课快要结束时,她才获悉自己已得奖。得知这 一消息之后,马拉拉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选择继续上课。直到一天 的课程结束时,她才就获奖一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马拉拉说,当发 现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后,她选择继续上物理课和英语课,并认 为这是平常的一天。 • 马拉拉同时向记者表示,能够获得该奖她感到“十分榮幸”,并把 该奖献给世界上所有无助的儿童。
• 在与奥巴马会晤后,马拉拉在声明中称,她很荣幸能与美国总统见 面,“我感谢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美国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支 持教育发展,并援助叙利亚难民。同时我也表达了我的顾虑,即无人 机对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无辜民众的伤亡。这会导致巴基斯坦民众的 不满,也会对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 马拉拉还呼吁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之间加强合作。
1. 人物简介
•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女,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 境省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 -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 的权利而闻名。
•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因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虽然塔 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马拉拉不仅继续学业,还致 函外媒,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
• 4.2 塔利班威胁
• 巴基斯坦17岁人权活动家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 平奖数小时后,即遭到巴基斯坦塔利班(Pakistan Taliban)前分支 组织的死亡威胁。
• 据悉,该组织名为Jamaat-ul-Ahrar11,今年8月从巴基斯坦塔利班 中分离出去。11日,该组织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就马拉拉获奖一事发表 推文,威胁将用“闪亮锋利的刀子”来对付马拉拉。
• 3.3 联合国演讲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2年11月10日宣布将每年7月12日(马拉 拉生日)定为“马拉拉日”。她的父亲齐亚丁·优素福扎伊则获任为 联合国教育顾问。
• 2013年7月12日,是马拉拉16岁的生日。在联合国青年大会发表演 说,敦促联合国及各国领袖,努力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够跨越宗教、 种族、性别、贫富等因素,在校园里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受教育权利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表示,将每年的7月12日(马拉拉生 日)定为“马拉拉日”(Malala Day)。 • 2013年,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从而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 的候选人。 • 2013年10月10日,获得欧洲议会颁发的萨哈罗夫奖。 • 2014年2月,被提名“世界儿童奖”。 • 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 利抗争”,与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2.人物荣誉
• 2011年10月,南非圣公会主教德斯蒙德·图图授予她国际儿童和平奖,成为 首位获此提名的巴基斯坦女性。
• 2011年12月19日,获得巴基斯坦的首届国家青年和平奖。 • 2012年4月,马拉拉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
一,仅次于奥巴马的2012年度第二大人物; • 2012年11月10日,为表彰马拉拉不畏塔利班威胁、积极为巴基斯坦女童争取
• 2012年10月9日,乘校车回家时遭到枪击,伤势严重,经过治疗,于 2013年1月4日出院,并英国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 2011年12月,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并成为这一 奖项的首位得主,曾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是该奖项史上最 年轻的候选人。
• 2014年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 育的权利抗争”,与凯拉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 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3.人物事件
• 3.1 不幸遇袭
• 2012年10月9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遭遇不明身份 枪手袭击,伤势严重。
• 马拉拉当天放学回家途中所乘校车被一名身着警服的袭击者拦下。 枪手登上校车,问:“你们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把你们统统毙 了。”优素福扎伊的身份暴露了,枪手对着她的脸开了枪,子弹穿过 头、颈,嵌入肩膀。
她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儿以教育和爱为人类树立了一座人性标杆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女1997年7月12日出生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获得者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 她,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儿,以教育和爱,为人 类树立了一座人性标杆
•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于2013年秋天出版了个人回忆录。该书名为 《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由英商魏登菲尔德和尼科尔森书 局在英联邦地区发行,世界其他地区划归美商利特尔布朗。《卫报》 说,优素福扎伊据信拿到了2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88万元)的预 付稿酬,但魏尼书局未予证实。
•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全世界读到,这样人们就能认识到有些孩子要 想接受教育是多么艰难。”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说,“我想讲我的故 事,可这也将是6100万失学儿童的故事。我想让它成为这场运动的一 部分,让所有的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得到上学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基 本权利。”
• 她,17岁能直面凶残塔利班 • 她,17岁能在联大发表演说 • 她,17岁能同奥巴马会面 • 她,17岁能为人类之解放事业为人性而奋不顾身 • 她,17岁,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了不起的90后~~
内容概要
• 1. 人物简介 • 2. 人物荣誉 • 3. 人物事件 • 4. 最新动态 • 5. 人物照片
• 曾经在枪口下面对死亡威胁,头部重创的马拉拉以最响亮的声音说: 她永不会在威胁中后退和倒下,一定要为弱势孩童,特别是女孩发声, 争取和实现平等教育月11日,美国华盛顿,奥巴马夫妇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 见了因呼吁女孩受教育权而遭到塔利班枪击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
• 弥留时,她被飞运英国,在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救治。2013 年2月份的手术补造了颅骨,并使她恢复了听力。3月19日,她换上新 校服,在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 事发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总理阿什拉夫以及其他政要纷纷 发表声明,对袭击马拉拉的行为予以谴责。
• 3.2 出版著作
5. 人物照片
遇袭的马拉拉
时代周刊封面
潘基文在办公室接见马拉拉
奥巴马夫妇会见马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