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学
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业余爱好等多方面的发展,许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而对于
我们初中语文老师而言,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达到语文教学效率的全
面提高。
那么,如何提高和实现我们的教学效率,仍是我们在不断实践和摸索的
课题。
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如下探讨: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
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
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
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
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
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如《桃花源记》
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妻子”在文中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本文中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
是理解“妻子”这一古今词的意义,但它在提问方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
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我们要根
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
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
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如上《苏州园林》,我用多媒
体展示其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提高课堂效率。
在《洲际导弹
自述》的课前导入时,我以科技•国防知识抢答赛方式引入课题,学生兴致高,
课堂效果好。
三、设置“障碍”,激起争论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对问题的争论,能增加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
极主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推动一幕幕课堂
活动的展开。
在特定的场合下,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在结尾学生都想孔乙己的结局到底如何呢?教师可以故意得出结论:孔乙己已经死了。
这时学生根据作者鲁迅文章所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而“大约的确”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此时,学生开始反驳老师的观点,展开课堂讨论:记忆不清的事情的猜测,不是确定一个事实,猜测的结果既可以真实发生,也可以没有发生。
这就引起了学生对孔乙己结局的猜测,
在争论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更加强了学生对当时社会批判性的
深入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
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
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
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
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
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
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
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
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
(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
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
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
)这样的教学,使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
→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实施创意的画。
如我在讲九年级《词五首》时,课文的五首词中有三首词有插图,我先让学
生根据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文内容,然后在给学生补充没有描述的内容,剩
下的两首词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的画,画出
词文展示的画面。
每个学生热情高涨,都动笔进行创意的画,最后我用多媒体将
学生所画的画投影出来,共同分享学生所画成果。
通过创意的画学生加深了对词
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总之,在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并付诸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在以上方面作
了一些尝试,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更深刻的反思,用真诚诱导学生求知的心灵获
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参与课堂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有更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