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剧本创作方向考研招生目录以及文化课分数要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分数线解析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分数线 国家线 校线 全日制线 政治 36 36 36 外语 36 36 36 专业一 54 90 90 专业二 54 90 90 总分 335 345 345
非全日制线 —
—
—
—
—
参考书目
《中国当代电影史》(共2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丁亚平 编 2011年版
资料
才思考研考博全新整理的中国电影艺 术研究中心资料,有参考书笔记、题 库、真题等。
历年真题
一、填空题(每题1 分,计16 题,共16 分)
1.明星公司影片《孤儿救祖记》的编剧是( ) ,导演是( ) 。
2.1934 年, ( )为( )影业公司编导了电影《神女》。 3.影片《白毛女》的导演是( )和水华,主演是( )和李百万。 4.《电影的锣鼓》一文的作者是( ) ,发表在1956 年第23 期的( )上。 5.著名导演( )的论文《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发表在《电影艺术》1962年第三期上。 6.1959 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家乙拍摄的国庆十周年献礼片《》讲述了云南大理一对白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7.( ) 、黄沙导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是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纪录片,被卓别林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8.根据( )同名长诗改编的电影《一个和八个》是导演( )的作品。 9.前苏联电影导演列夫· 库里肖夫通过镜头( )所作的一项著名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实验。 10.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始人( ) (1898-1973)曾赴美国学习电影并在回到英国后导演了纪录片《漂网渔船》(1929) 。 11.法国导演( )执导的影片《筋疲力尽》是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 12.法国导演阿瑟· 佩恩的( )是60 年代“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13.( )是新德国电影运动兴起的标志和纲领主张。 14.澳大利亚女导演简· 坎皮恩导演的影片《( ) 》荣获1993 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时获得这个奖项的影片还有中国导演陈凯歌的《( )》。 15.《美丽人生》的导演是意大利的( ) 。 16.《樱桃的滋味》是伊朗导演( )的作品。
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史》 作者: 钟大丰 / 舒晓鸣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 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 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 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 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 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 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 不断发展。
2019中国电影资料馆
2019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剧本创作方向考研招生目录以及文化课分数要求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要求, 对报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电影 艺术研究中心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 五八七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电影艺术研 究中心更近一步。
《中国当代电影史》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改革开放三 十余年来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通史著作。作者丁 亚平长于积累,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搜集相关资料, 追踪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变化,视野宽广,考察细 致。《中国当代电影论述当代电影各主要 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和电影文化成就,以具有范式 意义的影片、人物和重要电影现象为线索,勾画了 一部生动而清晰的中国当代电影历史。
招生目录
招生类别
学科代码 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拟招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
全日制专 业型
135100
艺术
02剧本创 作
7(含1名 推免)
①思想政 治理论② 英语二或 日语或俄 语③电影 史论④艺 术创作
4、 专业 面试 5、 专业 笔试(影 片分析) 6、 外语 面试 (听 力、口语)
参考书目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罗伯特· C· 艾伦、道格拉斯· 戈梅里著,李迅译 北京 联合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版
复试主要内容
复试考核方式:
笔试:影片分析。当场观看一部影片(1.5——2小时),写出影片分析。 不许携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场。 英语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专业面试:要求考生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回答导师组的提问。 实践环节:作品、论文、翻译、获奖等作为参考,随同报到递交研究生部。
参考书目
《认识电影》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路易斯· 贾内梯
《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 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问世几十年以来,此书始终是世 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 书。 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 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 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 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 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 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 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 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 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 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
参考书目
《外国电影史》 作者: 郑亚玲 / 胡滨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电影史》作者强调了在各个历史阶段,记 录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几次大的记录电影运动, 对故事电影的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各时代的流 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对好莱乌电影的发展是从 电影工业的发展来讨论的。这是完全准确的。另 外,把前苏联最早期的电影大师门,如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等人的电影活动归为20年代先锋主义电 影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 以来,社会主义的电影史学家始终不诚实地回避 这一点。
历史就是阐释, 新的观点来自新的视角与方法 ................... ※编辑推荐※ ☆少数探讨电影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 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 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 ☆案例丰富有趣 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 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 “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 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 ☆特别增加“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 译者特别为最新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 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 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 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 ...................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在论的哲学高度,全面考察以往的电影史研究方法,清晰梳理美学、经济、技术、社会诸种生成机 制,彻底更新了电影史学的问题框架和研究范式。同时,作者例举多种视野独特的个案研究,作为理论的实 践,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视点认识电影的历史。 新版本特别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构中国电影史学”的最新思考,这些探讨的前沿性、 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