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三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3)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故事三则
故事三:保护北京古城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

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

在北京《新建设》中,梁思成为北京城墙做了他最后的徒劳辩护,可以使我们后人洞悉当年的情景(“○”为毁城者的言论,“△”为梁思成的辩护):
○城墙是古代防御工事,是封建帝王统治的遗迹,其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理应拆除。

△那么,故宫不是帝王的宫殿吗?天安门不是皇宫的大门吗?这一切建筑遗物虽然曾为帝王服务,被统治者专用,但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杰作,今天已属于人民大众,成为民族的纪念文物了。

○但是,城墙限制和妨碍城市发展。

△现代城市为防止过度密集和拥挤,采取大城市用园林地带分隔为小区域的办法。

城墙正可负起新的任务,承当现代大都市的区间隔离物。

而当国防上需要时,城墙上还可利用为放炮的阵地,古代的防御工事在现代还能再尽历史任务。

重要的是打破心理上的城墙。

人民政府所规划的大北京市界已21倍于旧城区,政策方向早已确定,旧时代政治、经济上的阻碍早已消除,我们不应再被心理上的一道城墙所限制、所迷惑。

○城墙阻碍交通。

△只要选择适当地点,多开城门即可解决。

同时在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上,控制车流,引导其汇集在几条主干道上,正可利用适当的城门位置导向。

○拆除城墙,可取得许多砖,可取得地皮,利用为公路。

拆之无害,且有薄利可图。

△城墙除 1米厚的砖皮外,内皆灰土,总数约1100万吨,以20节18吨车皮组成的列车日运一次,需83年才能运完。

这一列车,83年之中可运多少有用之物?废物体积如十一二个景山,安放何处?北京城外并不缺少土地,四周都是广阔的平原,何苦要费巨大的人力取得这一带之地?拆除城墙的庞大劳动力又可积极生产许多有利于人民的成果。

如此浪费人力,同时毁掉
一件国宝文物,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

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

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

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

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为保护北京城,梁思成哭了好几回。

天安门外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因为妨碍“几十万人民群众的队伍在这里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于1952年被拆除,梁思成哭了;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一座一座牌楼,梁思成与主拆派据理力争,在会场上痛哭失声。

梁思成的确书生气,直到1957年,他还在抗辩:“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思成就针对北京市区规划提出,将北京的行政中心建到老城之外,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

但这一方案很快被否决。

批判者说,梁思成是为古而古,妄图将北京老城当做一个博物馆保存起来。

对此,梁思成曾对当时北京市的一位负责人直言:“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跑了几年城建,王军越来越理解梁思成:“梁先生不是为古而古,而是与城市的现代化联系起来的。


梁思成当年躺在病床上预言:这个城市还没有长大,现在只会得一些伤风感冒的小毛病,但我已经看出,他将来会心肌梗塞,得高血压。

虽然他本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预言变成现实,但是王军看到了这个城市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的病症。

今天,北京城已经不堪重负,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稀缺,许多文物建筑被毁坏。

在山西海拔2000多米的霍山,为寻访梁思成夫妇当年考察过的一处古建筑,王军驱车几个小时才上了山顶,而梁思成当年则花了12个
小时步行上去的。

“在那个高度,我终于理解了梁思成。

”王军深有感触地说,“他实际上被一种文化所化掉了,化到他的血液里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