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VS肖像描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vs肖像描写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祝福》的描写特点。

一、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

三处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点明了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

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和幽微的火药味,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

鲁镇旧历年底的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

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

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

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

祥林嫂死的惨相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二、精妙的肖像描写。

《祝福》中以极简练的笔墨,表现和刻画了人物的外貌和性格。

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四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

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

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结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展示出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

三、恰当的对比描写。

《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都恰当地采用了对比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