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安全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假日安全专题知识
一、节假日防电、防火、防盗等安全
防电
1、不要让孩子随意乱接电线,避免灾害发生。
2、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漏电、是否老化、是否会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
3、教育孩子不要在变压器附近、高压电线下玩耍。
4、对于取暖器材做到人离电断。
防火
1、防山火,外出游玩不要在近山的地方点火,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及时扑灭。
2、防止住宅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
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
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
好。
3、注意熏制辣制品,注意火候,防止喷燃。
4、在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防盗
节假日期间准备外出,要做好安全措施,要关锁好门窗;有必要的话托自己熟悉、信任的人帮助看管。
临近年关是抢劫、偷盗等侵财类案件的高发时段,提示各位员工
应切实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针对街头侵害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因疏忽而遭遇侵害或伤害。
重点从以下方面注意防范:
小心三类场合
1、人多眼杂场所:公交车站及车上、商场、车站进出口、电影院内、银行门口等场合要小心扒抢。
2、偏僻黑暗场所:偏僻路段、灯光暗
淡处、天桥上下、有树丛的地方要小心抢劫。
3、易发飞来横祸地带:路边、拐弯处、
建筑工地周边、高层建筑下面要小心碰撞砸
压等意外。
留心三类时间段
1、应接不暇时间段:看报刊、接电话、快餐店就餐、挑选货物时要留心挎包等财物。
2、遭遇不测时间段:开车遇非正常“情况”时要留心自身安全。
3、容易抢劫时间段:凌晨2、3点,晚上10点前后回家途中留心抢劫侵害。
防炸伤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请
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禁燃区燃放,
防止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及其他事故发
生。
被烟花爆竹炸伤后该怎么办?
因为烟花爆竹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所以万一不幸被烟花爆竹炸伤,应及时采取积极的自救措施。
首先迅速降温,采用凉水冲冼,冰块冷敷等方法处理,以减轻肿胀现象,防止损伤加重。
其次,要进行局部消毒,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救冶。
再次,烟花爆竹的爆炸威力相当大,如伤者有分离的肢体,一定要对其妥善处理,一并送往医院,切勿因慌乱而遗失。
医生提醒,人最容易被烟花爆竹炸伤的部位是眼睛和面部,一旦受伤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对于头部、面部损伤尤其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人面部的血管非常多,如果遇到小血管破裂引发出血不止的情况,可在就诊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用力压住伤口,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疱,不要将其碰破,更不要挑破。
另外,不要在水疱上涂龙胆紫等有颜色的药水、药膏,以免加大感染的危险。
临床上经常见到涂着药水、药膏的患者前来就诊,医生为了观察伤口、判断病情,要先将药水、药膏清除。
可见,自行涂抹药水、药膏不仅增加了清创难度,而且给伤者带来更多痛苦。
防交通事故
节假日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要按交通规则走
好自己的路。
横穿公路先看红绿灯指示,并注意两边200米以内是否来车。
酒后千万不要架车,记着你手中紧握的不是方向盘而是你和你家人的幸福。
防中毒
春节期间是煤气中毒事故的易发期,提醒广大取暖户“把好四道安全关”,即把好炉具关,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炉具;把好烟道关,严防烟筒等烟道漏气;把好通风关,安装风斗等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把好排烟关,烟道出口处要安装弯头或三通,防止因逆风造成煤气倒灌。
二、节日出行安全注意事项
1、先确定行车路线和休息站点。
这样可以让您对所需时间、路途费用有一个大概的估算,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2、驾车出游最好能搭伴同行,尤其长途旅行,途中一定互相照应前后的车距,保持在各种路况下的行驶车速,不要无故追逐、超车。
3、长途驾驶和城市里开车很不一样,必须严格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各种警示标志。
4、随时注意车辆各种运行状况,做到一听:听发动机运行的声音;二看:看监测仪表;三闻:闻电线、离合器、刹车片是否出现异味。
在每次途中休息时,您应环绕汽车检查一圈,以便及时排除轮
胎、制动、转向等方面的小问题。
5、如遇车况不良需停车检修时,应立即打开应急灯,同时在车左后方架设警示牌后,再进行检查维修。
6、在遇坡路及下山的路况下,不得脱挡滑行,以确保刹车的安全性。
在视线不良、弯道、桥梁、涵洞及路况不良的地段,做到减速及靠右行驶。
7、合理安排行车距离,可以防止疲劳驾车,让您保持充沛的体力。
建议您的日行车里程为高速公路在300至400公里左右,普通公路在200至300公里左右比较合适。
8、在夜间停车时,锁好车、窗、门及注意带走贵重物品。
出行安全提示:
节日出行——必备装备:
1、补胎工具:现在大
多数车是无内胎轮胎,市面上
有很多品种的补胎用具可用,
且价格不贵。
2、车载气泵:插接点烟器即可用,不失为救急好帮手。
最好将轮胎拆下或用千斤顶将车支起后再充气,这样做既快又足。
3、水:带一大瓶水既可以饮用又可以在车缺水时作为补充用。
4、电线:带一些电线既可以当车出现故障时作为临时线,又可以当保险丝烧断时,将电线外皮剥去,取出其中的一股铜丝将保险片的两只插脚连接起来临时使用。
5、机油:有一些车辆由于车况的原因,跑高速后会出现亏机油的现象,备机油可做补充用。
6、胶带:可用来缠漏水的水管,宽胶带可以在油底壳磕裂后多粘几层作为临时救急之用。
节日驾车安全出行的检查事项:
全面检查整个润滑油系统,包括检查齿轮箱和变速箱的润滑油以及底盘、刹车、方向、灯光、轮胎、悬挂装置、油、水、电等,发现问题马上修复。
1、检查机油是否足够。
2、检查车辆冷却液液面,不
足时要补充,补充后要排气。
3、检查蓄电池电解液面高度。
4、检查液压制动效能是否良好。
5、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出现老化裂纹或创伤。
6、检查车子的照明灯、信号、喇叭、门锁、玻璃升降器手柄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7、检查防护表层是否完好。
8、检查零件有无松动。
9、检查配件表面有无磨损。
三、节日饮食安全
春节菜肴,既要美食,又要卫生。
办年
货要适可而止,建议市民随买随吃,避免长期储存。
选购食物时要检查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内容。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要防尘、防污染。
切生、熟食物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分开,不得混用。
菜肴要煮熟、煮透、现煮现吃。
隔餐饭菜一定要回锅充分加热,色恶味馊者切莫珍惜,以防招致疾病。
饭前便后要洗手。
鱼、虾、牡蛎等水产品带菌率最高,要清洗干净,切莫生吃。
对野味要忌口,因野生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往往会有病毒、寄生虫,即使经过煎、炒、烹、炸、煮后仍有可能存活,食用后会寄生于人体内,引发各类传染病。
春节期间必须把好“病从口入”一关。
节日饮食九大注意事项:
1.细嚼慢咽:吃得太快,食物咀嚼不够,会使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消化不良。
2.定时定量:春节期间,人们往往作息不规律,不是省略了某顿饭,就是集中在某一餐吃,甚至暴饮暴食,这样会增加肠胃负担。
3.早餐不可省:春节期间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睡懒觉,有时候起床晚了连早餐也省了。
但睡醒后,处于十几个小时的空腹状态,如果不进食,夜间分泌的胃液缺乏食物的中和,易导致胃肠不适。
4.保持愉快的心情:压力、焦虑会让胃酸分泌过多,是胃粘膜防御机制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餐时刻更需要放松,专心吃,避免边吃边开会,或边吃边读书。
5.睡前避免进食:睡前进食会增加胃的负担,还可能使某些症状恶化,尽量不要在睡前3小时内吃东西。
6.餐后适当休息:饭后避免立刻工作或做剧烈运动,但也不要马上躺下来,趴睡或瘫在沙发上看电视。
7. 节制烟酒:含酒精饮料会降低胃粘膜抵抗能力,引发胃炎,如果非喝不可,也要避免在空腹时喝,吸烟则会刺激胃酸分泌,甚至影响溃疡痊愈。
8.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有助于消解压力,缓和情绪,降低肠胃疾病复发的机会。
9.宜摄取的食物:五谷类、不加糖奶类及奶制品,豆浆、蛋、鱼、嫩而无。
在外就餐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选择安全卫生的饭店
1、安全卫生的饭店应当具备有
卫生真好!
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合法营业的证
件。
无证经营的饭店,其卫生状况
得不到保证,而且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得不到保障;
2、尽量不光顾节日期间客流量陡增的饭店。
因为突然集中增大的供应量,可能导致饭店超负荷加工,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二)消费者在外就餐注意事项
1、餐前应洗手,倡导使用公筷及分餐制;
2、用餐时应注意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
3、不吃违禁食品,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4、不暴饮暴食。
(三)就餐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
1、将存在食品卫生问题的饭菜保持原状,并立即与饭店负责人交涉。
2、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如已造成健康问题,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3、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
向卫生监督部门投诉举报,以便得到及时调
查取证,避免拖延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四、节日疾病的控制
1、防食物中毒,每家都会多买些食品,餐桌上冷盆热炒、各色点心品种繁多,如果在操作时生熟交叉污染或未烧熟煮透,或是当天吃不完,隔天又未再彻底加热,就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2、防传染病,春节正值感冒、病毒性肝炎易发季节,而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餐具也不能做到顿顿消毒,在频繁的交叉接触中,通过食品、食具以及唾沫常使这些传染病得以传播。
3、防美味综合症,多吃鸡、鸭、鱼、肉等富含麸酸钠的食品后,在体内会被分解成谷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又会转化成能干扰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有毒物质,通常会在餐后0.5至1小时间突然出现头晕、心慌、脉搏加快、血压上升、气喘、下颌颤抖、上肢麻木的所谓美味综合征。
4、防急性胰腺炎,人体在高蛋白、高脂肪和酒精的刺激下会激活胰腺分泌胰蛋白酶,当胰蛋白酶分泌量过多时就会消化胰腺本身而出现持续而剧烈的腹痛,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的急性胰腺炎症状。
5、防胆囊炎及胆石症急性发作,高脂肪饮食是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其发病特点是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绞痛,并向左肩、右背放射痛,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6、防心血管疾病,过饱食、过咸食、酗酒及吸烟或过度兴奋都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一时性失语或偏瘫,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及中风。
7、防酒精中毒,酒精实际上是一种毒物,饮少量低度酒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健康损害,但饮酒过量或酗酒则会出现语无伦次、行动不稳、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状以及其他一些“乐极生悲”的不良后果。
每年在本市及世界各地都有因酒精中毒死亡的病人。
8、防痛风,有嘌呤代谢紊乱的人,若多吃了鱼、肉等富含核酸、嘌呤及高脂肪的食品后,尤其是再喝酒或是过度疲劳极易诱发跖趾、
拇趾或其他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压痛等为特征的痛风病症。
9、防狂犬病,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与陌生犬接触和被犬致伤的机会明显增加。
提醒员工注意以下几点:1、养犬家庭成员最好在未被致伤前,进行预防性的狂犬病疫苗接。
任何人被咬伤后,一定要及时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正规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2、养犬人在出门溜犬时要拴好犬,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新春佳节,病人倘若吃喝玩乐不当,或情绪波动,常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和加重因此,常见病患者在过年期间应加强自我保健,注意禁忌,防患未然。
1、高血压患者忌“闹”。
节日期间,家人欢聚,亲朋好友相会,人热闹,喜大乐,可使大脑过于兴奋,血流加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溢血。
2、冠心病患者忌“累”。
节日操劳过度,或玩乐放纵无度,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3、糖尿病患者忌“悲”。
节日里,糖尿病患者若因思念远方未归或已故的亲人而过于悲伤,易导致血气紊乱,使病情恶化。
4、感冒患者忌“聚”。
节日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团聚一番,但若患了感冒则最好在家休息,样既有利于疾病康复,又可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5、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
我国民间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
或整夜搓麻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易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6、胰腺病患者忌“跑”、忌“酒”。
节日里,美味佳肴丰盛可口,如过量
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
胰管压力增高,同时又大量饮酒,致
使胰管上皮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7、胆道疾病患者忌“油”。
节日期间,若大量食用油腻(尤其是动物脂肪)即会加重胆道的负担,成急性胆囊复发和加重的“诱火线”。
8、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9、脉管炎患者忌“烟”。
节日期间,常有亲友来家“拜年”,脉管炎患者若为了招待客人而陪之频频吸烟,会使血小板粘度和聚集性增加,并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病症加剧。
10、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
节日期间,如若温度忽高忽低,容易使人们诱发上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故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以忌受“凉”的原则,防寒保暖,适当休息,以防病情加重。
五、在岗期间安全温馨提示
1、“十项禁令,九项考核”必须执行。
2、疲劳上岗(操作)那样是很不安全的。
3、擅自顶岗(操作)与违章操作同样是重大隐患。
4、上班期间脱岗、睡岗、无证上岗,是对工作、个人、家庭不负责的表现。
5、应急状态下的事故预案应该熟记,那样在事故状态下你会正确处理,会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6、该巡检的部位请一定要按时巡检,那样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没办票证、签字确认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落实等临时性工作,切记要办齐手续,确认落实到位。
8、发现陌生人进入自己生产区域切记要查清问明。
9、干部值班慎发指令,防止误指挥,并保证通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