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https://img.taocdn.com/s3/m/0aef24bbfd0a79563c1e7228.png)
DNA
染色体 DNA 染色体 量的变化 2N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Ⅱ结束)
DNA数目
染色体数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间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2N
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与染色体的 数目变化集中到同一个坐标系中:
2N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有丝分 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4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数是( 2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 体数是( 24 )。
1
2
3
4 5
6
细胞图形检索表
没有同源 染色体 前期 有同源 染色体 没有同源 染色体 中期 有同源 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有联会,出现四分体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无联会,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前期 减Ⅱ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Ⅰ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
没有同源 染色体
后期 有同源 染色体
减Ⅱ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不分裂 着丝点一分为二 减Ⅰ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24 条
2N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精子的形成
精子形成的场所:
睾丸
内有大量的精原细胞 (原始的生殖细胞)
第一次分裂(减半)
精原细胞
母细胞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 精子
精子 精子
2N
2N
精子细胞 变形
N
N
第二次分裂 (等数)
N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了四个 精子,每个精子细胞中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判断以下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https://img.taocdn.com/s3/m/d5517d3c10661ed9ad51f38f.png)
学科:生物教学内容: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自学导引】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2.相关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四、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导学】1.某同学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头公牛的某一组织的切片时,发现有的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正常体细胞的相同,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试问该同学所观察的切片是什么器官的切片?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不同?答案:公牛的精巢;在公牛的精巢中,精原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其余时期和正常体细胞相同;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人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在一个精原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可形成几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条?答案: 23个,0对,46条。
3.在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请据此画出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减数分裂 名词解释
![减数分裂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6a8b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3.png)
减数分裂名词解释减数分裂,又称减数分裂孢子形成,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它是有性生殖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其减数分裂的细节和具体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减数分裂的含义和相关概念。
一、基础知识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生殖细胞分裂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生物分别由来自父母双方的两个性细胞(精子和卵子)进行结合,产生新生命。
减数分裂是最初的步骤,它的目的是将一个生殖细胞分裂成四个能够互相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细胞。
二、具体过程减数分裂主要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次减数分离和第二次减数分离。
第一次减数分离之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些染色体包含了来自母体和父体的基因。
第二次减数分离会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单倍体细胞分别再次分裂,得到总计八个单倍体细胞,它们将分别组合成中间过渡态称为生殖细胞。
三、生物分类减数分裂的具体表现方式因生物而异,并且存在许多变化。
对于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等,都有不同形式的减数分裂。
例如,动物的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等分裂,生殖细胞的染色体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集合,每个单倍体细胞得到一半。
第二种是不等分裂,每个细胞获得不同数量的染色体,其中一个细胞包含多于另一个的染色体集合。
四、减数分裂的作用减数分裂的作用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多样性,保证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流与交换。
每个生物都拥有独特的染色体和DNA组合,这极大地增加了物种的适应性和免疫性,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总之,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产生多样性基因组合,使得生物种群得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存活。
对于我们了解有性生殖和基因流的过程极其重要,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性。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1)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1)](https://img.taocdn.com/s3/m/f8bfce3a0740be1e650e9af2.png)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概念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双受精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①果实的形成②胚乳的发育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配子的来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生殖过程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4)胚后发育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a .直接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
b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d9e6fc58bd63186bcebbc5e.png)
二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目的】1、理解减数分裂概念;2、掌握精子形成的过程;3、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4、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重点难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特点和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都要通过 减数 分裂。
二、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1、形成部位: 精巢的曲细精管2、形成过程:一个 减数 2个 减数 4个 变形 4个 精原细胞 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1)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变化: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间期 结 果:DNA 数加倍 ——同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数不变,但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四分体, 常出现交叉互 ——同于有丝分裂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于一侧(2K)与(1/2)K各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两极组合后的非同源染色体各成为一组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异于有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半 丝分裂染色单体未分开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单体未分开,着丝点未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变化: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倍的次级精母细胞 DNA 数变化: 精原细胞= 1/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一般无间期或很短,无染色体和DNA 复制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裂期(同有丝分裂)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无同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个次级精母细胞 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数变化:一个精细胞=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除后期) 结果 = 1/2初级精母细胞 = 1/2精原细胞 = 1/2体细胞DNA 数变化: 一个精细胞= 1/2 次级精母细胞= 1/4初级精母细胞= 1/2精原细胞 = 1/2体细胞 3、成熟变形:精细胞 变形 精子 三、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部位: 卵巢四、减数分裂过程的概括图(课本P106)五、减数分裂的特点或概念染色体复制 一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两 次。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https://img.taocdn.com/s3/m/667b551ec5da50e2524d7f28.png)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1)目的方法1.结合图2-1回答什么是细胞的减数分裂?2.结合图2-2描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有哪些结构发生了变化?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4.结合图2-2进一步讨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各有什么变化?5.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6.观察种子植物花药中的减数分裂。
疑难解析1.减数分裂中最主要的物质变化是什么?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包括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等。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相同之处:染色体复制以及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不同之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是减数分裂所特有的。
注意比较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裂后期图看一极染色体数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3.联会和四分体: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出现四个染色单体的现象。
实际上联会一开始就存在四个染色单体,因为染色体已经复制过,只不过此时染色体呈细长的染色质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已。
所以说,四分体是联会的一个特殊时期。
4.如何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意思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肯定不会存在于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次级性母细胞中的各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意思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谁和谁结合在一起是随机的,不固定的。
基础评价1.下面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一次,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两次,分裂两次C.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一次,分裂两次D.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两次,分裂一次2.在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中为同源染色体的是()A.a与b和a与cB.b与c和b与dC.a与c和a与dD.a与d和b与c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C.四分体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 (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着丝点也随着分裂C.着丝点的分裂引起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着丝点的分裂引起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5.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细胞质分离⑤联会⑥染色体复制⑦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ppt6 人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ppt6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41aa5343323968001c921c.png)
1个极体 2个极体
(n a)
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图 解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精(卵) 原细
胞
染色 体的 复制
初级 精(卵) 母细
胞
同源 染色 体联
会
出现 四分 体
同源染 色体排 列在赤 道板上
(间期Ⅰ)
(前期Ⅰ) (前期Ⅰ) (中期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 分离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
1个
卵原 染色体复制 初级卵 联会、四分体
细胞
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
(2n 2a)
(2n 4a)
1个 次级卵母细胞
1个 极体 (n 2a)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卵
1个卵细胞
1个母细胞 1个 极体
(n 2a)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个极体 2个极体
(n a)
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图 解
数量变化曲线
初级 精(卵) 母细胞
减Ⅰ
次级 精(卵) 母细胞 减Ⅱ
精(卵) 细胞
时间
DNA数量变化规律: 2a →4a → 2a → a 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 →2n →(n →2n)→n
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
一
个 核 4n(a) 内
数量变化曲线
DNA
染色体
数 量 2n(a) 变 化
前中 后末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 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 要的。
1
2
3
4
5
减数分裂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生物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35d9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1.png)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
(1)减数分裂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在世代交替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有性生殖是生物在长期进化历程中较无性生殖更为进步的一种繁殖方式。
雌雄配子的融合把不同遗传背景的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混在一起其结果既稳定了遗传又添加了诸多新的遗传变异大大增强生物对千变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然而如果没有一种机制使精卵细胞染色体数减少一半那么精卵细胞的融合将使染色体数倍增下去细胞的体积也就不断地膨胀细胞将不能适应环境而遭淘汰。
减数分裂保证了生殖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单倍化然后通过受精作用还原为二倍体。
没有减数分裂有性生殖将是不可能的。
(2)减数分裂是遗传重组的原动力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减数分裂也是遗传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遗传变异的话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失去长期生存的能力。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两种方式发生遗传重组。
一种是通过亲代染色体在单倍体细胞中的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所含的染色体在组成上既有祖父的也有祖母的。
第二种方式是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发生的DNA交换。
这种遗传重组过程产生的单个染色体中既有父本的也有母本的基因。
减数分裂就是通过这样两种机制产生遗传上独特的四个单倍体细胞每个细胞都含有新重组的遗传信息。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含答案)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c9eca0242a8956bece4b0.png)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一、单选题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3.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
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C.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5.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6.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这些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C.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7.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出现四分体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DNA分子的复制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10.将从成年雄性小白鼠体内切取的某种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离散成单个细胞后,放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细胞内DNA的含量,根据细胞内DNA 含量不同,将培养液中的细胞分为了四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8ac914abb4cf7ec4bfed028.png)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学习心得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33d27222f60ddccda38a068.png)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学习心得在学习了减数分裂后,不少同学对生殖细胞的形成以及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等问题仍感到含混不清,甚至对有丝分裂的相关问题也弄不清楚了。
现在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应该弄懂一些易混淆的概念。
(1)染色体与染色质:(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就是染色质。
细胞进入分裂期时,由于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态改变,于是就形成染色体。
实质上这时的染色体并没有物质的差异,知识形态不同而已。
所以在涉及到染色体数目的题目中,通常染色质和染色体都称为染色体。
(2)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实际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即姐妹染色单体)。
这两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点连接共同构成一条染色体。
(注:染色单体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在着丝点分裂之后,原来的染色单体便不被称为染色单体了,而叫子染色体;另外,染色单体在染色体复制前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得到,染色体存在的时期有: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3)联会:就是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4)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联会过程中,会出现配对的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5)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注: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也就是两条同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所以一个四分体含四条染色单体。
)By chun1721引用请注明下面我们来对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探讨。
By chun1721引用请注明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全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趋势图。
By chun1721引用请注明关于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我总结了如下几点:By chun1721引用请注明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其实可以把件数第二次分裂看做一次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有丝分裂,即(前期与中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的一次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e1e624ea8956bec0975e3f1.png)
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 中形成的。 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 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1、间期
笔 记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 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 为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小游戏
我和我的姐妹染色单体来到了一个新 的环境中,一切又是那么的新奇,探询的 脚步并没有停止,我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 赤道板,我们想起了乐乐,往日的情景又 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但分别的痛苦并没有 动摇我们追寻理想的决心,所以我们决定 彼此分开来,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小游戏
远方美好的前景吸引着我, 我努力向 前奋进,我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我一 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笔 记
不同点
分裂场所 原始生殖细 胞 分裂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 精原细胞 均等的分裂 有变形期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 卵原细胞 不均等的分裂 无变形期 一个卵原细胞分 裂形成一个卵细 胞和三个(两种) 极体(退化消失)
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分裂 形成四个(两种) 精子
二、受精作用
父本 减数分裂 精子
2、减Ⅰ前期
笔 记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1、同源染色体:(对)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笔 记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 条染色体 = 4 条染色单体
课题: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途径完成对 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等知识的了解和调查, 最后在班上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5c90b3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2.png)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2023年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对生命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如今,我们已经在许多生物体中发现了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紧密联系,这为我们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对数从二倍变为一倍的一个过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形成单体染色体,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交换。
而有性生殖是指由两个不同生物体的生殖细胞结合而来的生物体的繁殖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父母双方的基因组信息通过基因重组和基因互补来产生后代,这样每个后代的基因组都不完全相同。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和分离会引起基因的重组,从而增强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这种遗传多样性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增加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高生物体的生存能力。
减数分裂不仅为有性生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为基因的演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另一方面,有性生殖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调控减数分裂的发生和过程。
例如,许多动物在发生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会有一段长短不等的生殖细胞增殖期,这个过程被称为减数分裂前期,它包括了一系列生物学调控事件,从而保证减数分裂的正常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经历不同的生长和分化阶段,形成准备进入减数分裂的成熟卵子或精子。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有性生殖还可以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影响减数分裂的机制和效率。
总的来说,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在生命科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减数分裂为有性生殖提供了生物学基础,通过这个过程,生物体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这对整个进化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d1f6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8.png)
《减数分裂》说课稿《减数分裂》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在初中有关生殖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绍生殖的种类。
从有性生殖概念和种类引出了重点讲授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__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它以第一章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五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较为复杂。
先通过概念的叙述,使学生有一个印象,然后详细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
最后减数分裂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知识点)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以精子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内容,而且前面涉及有丝分裂,后面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学习。
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感到枯味,难以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及染色体动态。
在教学程序上的总体思路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学校具体情况,增加授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
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e8f7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d.png)
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总结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的重要过程,它使得一个细胞分裂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交配、互换基因片段以及随后的分离。
以下是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的要点总结:1. 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中细胞核经过两次分裂,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仅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的过程。
2. 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即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3. 减数分裂一:在减数分裂一中,细胞进行DNA复制,染色体成对排列,然后发生交联和交叉互换,随后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有着交叉重组染色体的细胞。
4. 减数分裂二:在减数分裂二中,交叉重组的染色体分别分开,产生四个单体的细胞,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5. 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产生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过程。
通过交联和交叉互换,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可以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这种遗传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基础。
6. 减数分裂的调控:减数分裂的准确进行需要受到多个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激素的作用。
这些调控机制可以确保染色体正常交联和分离。
7. 减数分裂的异常: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基因组重组紊乱,从而引起染色体畸形或遗传疾病。
8. 减数分裂的应用:减数分裂在生物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控制减数分裂进程,可以实现杂交育种或基因编辑等目的。
9.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半,产生四个基因组不同的细胞;而有丝分裂是有性生殖的辅助过程,细胞数目不变,产生两个基因组相同的细胞。
10. 减数分裂与无性生殖的关系: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主要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无性生殖是通过单个细胞产生后代,细胞数目不变,不经过减数分裂过程。
以上是2024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的要点总结。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a64f93a376baf1ffc4fadaf.png)
受精卵
受精作用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卵核n+精子核n
受精卵核2n
实质: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
子细胞核内的n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 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2n条染色体 的受精卵细胞核。
选择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 半发生在:( B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13、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相同的是( ) A进行的场所 B染色体及DNA的变化 C蛋白质的合成 D产生生殖细胞的数目 14、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人的一个卵原细胞,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次级卵母和一个卵细胞中的 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A46,46,23,23 B46,46,46,46 C46,92,46,23 D23,46,23,23
减数分裂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在细 胞分裂的全部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 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果,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 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1、发生的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期: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 点: 细胞连续分裂二次,而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 果: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项目 间 染色体 数 2N 减数分裂1 前 中 2N 4N 后 末 前 N 2N 减数分裂2 中 后 2N 0 末 N
染色单 0 体数 4N
DNA 数
2N 4N
4N
2N
N
同源染 色体数 N (对)
N
0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f52b79afdd3383c4bb4cd24e.png)
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在哪里形成? 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
一. 精子的形成过程
1 、精子的形成部位: 精巢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复制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染色体 2n
初级精母细胞 2n
n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卵细胞在哪里形成? 2、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
项 目 精子的形成 4个 均等分裂 卵细胞的形成 1个+3个极体 不均等分裂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 细胞数目
细胞质分裂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精细胞变形
不变形
讨论: 什么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指原始生殖细胞中 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结果形成的生殖细胞 中只有原始生殖细胞一半的染色 体的特殊的有丝分裂。
三、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来自精子
来自卵细胞
受精作用
受精卵
受精卵的细胞核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细胞质 主要来自卵细胞。
(2)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 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母本)高等动物(2N)(父本) 有丝分裂 减 数 分 裂 受精卵(2N) 减 数 分 裂
习题处理 1
2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 2
3 4
《金镑》P108
思考:已知A、a;B、b;C、c为
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 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 是 ( A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
![减数分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34f6e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3.png)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 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 2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 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区别:有丝分裂:起点与终点染色体或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起点染色体或DNA数目是终点的两倍;DNA与染色体曲线的区别:DNA曲线有斜线间期复制,染色体曲线没有斜线;如图,BC段和JK段为斜线,则该图为DNA变化曲线;曲线起点为A和I,终点为G和P,则A→G为减数分裂,I→P为有丝分裂,G→I为受精作用;如图,图中没有斜线,因此为染色体变化曲线;起点为A 和E,终点为E 和K,则A →E 为有丝分裂,E →K 为减数分裂,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一看同源→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二看特殊行为→有联会或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特殊行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没有特殊行为的是有丝分裂三看是否均等分裂→均等:初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均等:初次级卵母细胞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十、同源染色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 含 1对同源染色体 含 2条染色体 含 4条染色单体 含 4个DNA 分子十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无细胞周期、复制1次分裂2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体细胞→体细胞、有细胞周期、复制1次分裂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十二、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3、特点: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①保证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②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性别决定于此时十三、有性生殖1、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特点: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十七、几种题的解析:字母的含义a 细胞数,b DNA,c 染色体,d 姐妹染色单体A 体细胞B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卵母细胞C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 精子、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与图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分析:∵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来,因此可推知产生图甲的次级精母细胞为:则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为:∴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 dd’ A A’ B B’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会有4条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单体 = 4个DNA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常交换部分片段。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先复 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 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
2. 人的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其初级卵母细胞 中的染色单体数和四分体数分别为( A.23和23 C.46和46 B.46和23 D.92和23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C ) A、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4、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B )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有 丝 分 裂 细 胞 分 化
体细胞
精子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X、Y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 体,叫做四分体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
(减Ⅰ)
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 哪个时期?
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考点要求】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B) 3.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B) 4.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 5.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B)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 异的重要作用(B)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理解)
精原细胞
睾丸 细胞质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2种精子 有变形过程 卵巢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 1个1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场所 分裂 不 方式 同 点 子细胞 个数 是否 变形
无变形过程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有丝分裂)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D、染色体被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母 本 减 数 分 裂
有丝分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父 本 减 数 分 裂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 )
)
卵细胞(N)
精子(N)
1. 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精子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B.卵细胞 D.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