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7例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
抢救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治疗,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
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结果:本组患者中51例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后,临
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中53例抢救成功,4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92.9%。

结论: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
观察,给予气道、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注意撤离呼吸机时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有创性机械通气;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43-01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型疾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及心源性
休克,其病情发展迅速,抢救难度大,患者多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创性机械通气可及时给予患者呼吸支持,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

临床研究[1]指出,给予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对提
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组研究中,通过对57例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旨在为临床
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7例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
救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患者年
龄35~80岁,平均年龄(60.2±5.8)岁;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21例,广泛性心
肌梗死18例,,风湿性以及病11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模式始选择容量控制/辅助模式
(A/C),加呼吸末正压(PEEP),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6~20次/min,
氧浓度60%~80%,PEEP从5cmH2O开始,每小时调整一次,每次调整1~2cmH2O,最高10cmH2O,逐步降低氧浓度,至60%以下。

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患者呼吸参数和,患者病情好转后,改为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加压支持(SIMV+PSV),逐步脱机,至撤机。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
关注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51例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等
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肺部罗音、肺哮鸣音减少;其中53例抢救成功,4例患
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率92.9%。

3 讨论
采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
高挽救成功率,本组研究中,通过对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度急性左心衰
竭患者进行护理,并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3.1 气道的护理
通气早期适时给予吸痰,采用专用密闭性吸痰装置,吸痰过程中使用吸痰管、呼吸机、人工气道应处于密闭状态,保持稳定的血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减少
气道内压力的变化,但机械气开始后2h内,PEEP>10 cmH2O不宜吸痰。

保持气
道湿润,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保持湿化[2]。

3.2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护士严密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由于患者多会出现
呼吸困难,烦躁,呼吸机抵抗,常常会加用镇静剂,使患者由烦躁转为安静。

使
用机械通气后,解决了患者呼吸困难问题,应激性升高的血压也逐渐下降,吗啡
的作用也可引起血压下降,而PEEP过高可能引起患者静脉回心血量过度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尤其是上机
0.5h~1h时,避免血压下降诱发其他问题的出现[3]。

观察患者面色、神志、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3.3 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机械通气最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加重缺氧及呼吸
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要严格执行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在没有改变体
位禁忌症的情况下,可抬高床头至30°~45°。

准确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
滴速等知识,掌握用药的方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避免镇静过深,及预
防不良反应及中毒问题的出现。

每日做好口腔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皮
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3.4 撤离呼吸机
撤机前做好液体管理,要求液体负平衡500ml,持续1~2d。

当患者满足撤机
条件后,逐步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注意是否出现气道阻塞,患者
通气量是否足够等情况,喉头水肿患者应给予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采用有创机械
通气-拔管-无创通气的序贯性撤机方案。

本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并加强护理后,51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53例抢救
成功,经抢救成功率92.9%,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总之,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抢救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病
情的观察,给予气道、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注意撤离呼吸机时的护理,提高抢救
成功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赵月霞.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04-206.
[2]章爱芳.机械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
修杂志.2011,5(26):811-812.
[3]高丽梅,区洁芬,侯香传.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28):236-2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