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探究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对房屋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快研究软
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率进行软土地基
施工作业,提升房屋整理质量以及房屋的承重能力。

文章阐述了房屋建筑施工中
地基处理的特征,分析了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施工技术,提出了软土地基施
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具备含水量大、抗压性低、伸缩性大的特点,这种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容
易威胁到房屋的施工质量,对后期房屋的使用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软
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妥善处理。

1软弱地基特点
1.1复杂性
在施工建造地基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方面的因素,涉及到内容很多如地基周
围的地理环境、地基的地质勘察、地基的气候环境,综合这些主要因素才能确定
地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并且具备房屋建造的适用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
经纬幅度比较大、环境气候都有不同的差异性,所以土地种类的不同也会导致地
质面貌的差别性(例如冻土地等)。

地质灾害也是房屋开发建设施工中的关键问题,给处理地基的技术带来了很大挑战性和复杂性通过资料信息突出的难度系数
较大,给地基处理技术的突破带来了问题的复杂性。

1.2压缩性
软弱地基具备结构缝隙较大的特点,也因此造成其非常容易出现下沉的情况。

而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压缩系数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压缩系数大的地基,承载能
力就会比较差。

因此,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将其应用在实际施工中,
非常容易造成建筑今后出现下沉的危险,对于建筑使用寿命以及人们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威胁。

1.3触变性
任何地基在承受外力作用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即触变性特点,外
力越大触变性就会越明显。

软土地基由于其结构不稳定,在受到外力后就会出现
比较明显的变形,由此就会造成建筑物出现地基下沉的情况,建筑的整体寿命也
会受到一定影响。

2建筑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2.1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技术
1)土工膜具有突出的防渗和防水性能。

在施工中,把沥青和土工织物进行
混合,沥青作为浸润黏结剂,制成沥青土工膜,注入地基土体中进行充分混合,
从而加固土体,提高地基承载力。

2)土工格栅作为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技术,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效。

土工格栅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
材等。

玻璃纤维类土工格栅是高强度玻璃纤维。

在施工中配合自黏感压胶和表面
沥青浸渍处理,使格栅和沥青路面紧密结合成一体,提升地基土体承载力。

然后
把土石料填入土工格栅网格内,土石料和土工格栅网格实现互锁,进而提高了玻
璃纤维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达到提高土工格栅的抗拔能力,进而增加格栅与
土体间的摩擦咬合力,保证了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技术的施工质量。

2.2深层搅拌桩技术
使用水泥、石灰、粉煤灰及一些其他的添加剂,把水分含量较高的软弱土直
接变成强度固定的水泥土。

此方法多用于城市工程施工,采用此技术施工时无须
钻孔桩泥浆护壁或者掺入水下灌注混凝土等复杂性较高的施工工艺,对其桩径、
桩距以及具体的排列形状无严格限制,且施工时不会受到噪声污染问题的困扰,
材料排除也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小。

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必须保证送灰均
匀连续且不能间断,保持桩间均匀且足量的喷灰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成桩质量。

对桩顶1.5m以内范围进行复搅、复喷,目的是为了保证土能够充分压实并且将水泥拌和均匀。

此外,钻头快到桩底时,需要在原位旋转2min。

2.3强夯法
强夯法是房屋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地基通过夯实土质,能提升地基的压实性和稳定强度,这种处理方法操作简易,具备了节省成本的优点,不会对人力和财力过度浪费,所以,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会选择这种处理技术处理软土地基,但是技术人员在施工建设中,通过运用夯实法处理软土地基,没有测量好土质层的紧密度,导致地基夯实效果的不佳的情况,从而出现沉降不均匀的后果对房屋施工质量造成不可逆的安全隐患。

施工方盲目追求建设速度,没有重视夯实地基的问题,也会出现不规则地基的沉降问题,还是会影响建设工程的建筑质量和安全隐患。

夯实法处理技术具体操作为:①观察现场情况,选择采用整平表面石块和清洁处理掉生活垃圾。

②科学划分夯实位置,并对软土地基的质地情况做好勘察测量,为夯实法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持从而科学确定工艺方案。

③规划设计好起重机夯实锤的位置和高度,进行地基夯实工作。

④根据设定夯实锤的具体夯实次数,当达到夯实强度标准时,依次前往下一个地点。

⑤对夯实强度进行科学检测。

在夯实过程中,随着夯实强度的增加,软土地基透气性有效把周围材料结合成复合体,不断提升夯实地基的强度。

2.4排水固结法
为了减少施工区原有地基土的含水量,需要有效压缩土体,缩小土体和土体间空隙,保障软弱土以及可压缩土稳定性有所增强,满足具体施工要求。

具体来讲,排水固结方法使用预压法、电离排水法等。

预压法主要分为传统预压以及真空预压法,荷载预压主要是使用填料、沙土和其他重质材料提高软土地基荷载,促使孔隙水在应用前能够被压缩,或者是排干,从而达到高效固结土体的效果。

这一方法更适用在软性地基处理以及饱和粘性地基处理过程中,如果土壤透气性较好,可以避免纵向排水以及保水砂充填,但是若土壤渗透性较差,则应减少整合周期。

真空预压方式通过设置密封膜表路基及嵌入一些吸水设施,真空装置把土壤内空气排除,通过大气压力为土壤浇水,通过排水集气装置排出水。

相比加
载预压法,这一方法较为可靠,而且破坏性较小,加固时间偏短,非常适合应用在软土地基中。

3地基处理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材料的有关标准,对施工现场所用建筑材料进行细致化检查。

另外,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要清楚全面准确地了解软土地基周围的土质,从而更好地进行软土地基建造,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水文信息勘察检测法进行周围土质检查。

为了在实际施工现场工作中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组织施工人员系统学习国家有关规定及安全制度,并且细致化落实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也要聘请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来给建筑工人进行如何避免安全隐患教育,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帮助工人提高安全意识来保障生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也应该严格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设立危险警告牌,防护围栏等维持施工现场的秩序,还可以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施工设备的运行效率,在顺利保障了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4结束语
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通过明确软土地基处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搅拌桩技术、排水固结技术、夯实技术等在实际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明确在施工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以此保证能够通过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提升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为建筑各方的利益提供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忠斌.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
刊),2019(03):175.
[2]王凯.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山西建
筑,2018,44(33):56-57.
[3]杨取水.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
饰,2018(22):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