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月Oct.2019
第43卷第5期
V ol.43, No.5热 带 农 业 工 程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吉林省舒兰市以强化科技支撑为切入点,通过林业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推广、普及等一系列工作的有效开展,将相关科学技术落实到位,不仅加快当地生态林业建设整体进程,还有效促进舒兰市产业链的发展,实现共赢。

同时相关的产业项目发展都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而有效推动了林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 病虫鼠害防治在常规工作基础上打造新亮点近2年,通过对13个基层林场、20个林业站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任务落实,防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2018年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手段,采取人工喷药、无人机喷药、施放赤眼蜂、施放烟雾剂等措施进行了针对性的防治[1]。

春秋两季森林鼠害防治面积3 500 hm2,其中化学防治2 000 hm2,使用药品为无公害植物源灭鼠剂;物理防治1 500 hm2,使用
舒兰市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林业产业发展①
刘玉清1)② 赵海峰2)
(1 吉林省舒兰市舒兰林场 吉林舒兰 132600 ; 
2 吉林省舒兰市平安林场 吉林舒兰 1326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舒兰市在林业产业发展中以科技为引领,着重围绕林业实用技术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宣传、培训、推广等工作有效开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有效促进舒兰市生态林业的建设,同时使林业产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关键词舒兰市;科技;支撑;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Shulan Cit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 Yuqing1)ZHAO Haifeng2)
(1 Shulan Forest Farm,Shulan,Jilin 132600 ;
2 Ping'an Forest Farm,Shulan,Jilin 1326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Shulan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guide,focusing o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practical technology in forestry production practice,and adopting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make publicity,training and promotion work effective. It has carried ou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achieved a new lea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ry industry.
Keywords Shulan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motion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①收稿日期:2019-10-08;E-mail:*****************;责任编辑:杨静宜;排版:韩丽翠。

②刘玉清(1971~),女,汉族,本科,主要从事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造林设计工作。

- 166 -
铁板铗2 000个,投入防治经费29.7万元。

栗山天牛防治面积300 hm2,采取根埋灭蛀剂的防治方法,使用灭蛀剂3 t,投入资金9万元。

落叶松落叶病防治面积200 hm2,使用百菌清烟剂3 t,投入资金3.45万元。

兴安落叶松鞘蛾防治面积200 hm2,使用苦参烟碱烟剂3 t,投入资金3.45万元。

落叶松毛虫防治面积2 083 hm2,分别使用赤眼蜂卡47.6万卡,使用苦参烟碱烟剂19.7万 t,投入资金49.06万元。

截止到2019年,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使用无人机5架,防治面积达3 300 hm2。

由财政投资30余万元,用于无人机的购买和人员的培训,共培训操控手10人,无人机在森林病虫鼠害领域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新亮点。

2 注入科技元素推动林蛙产业稳步发展
2.1 科技养蛙宣传教育
为提高广大养蛙户的科技意识,通过林蛙养殖现场会与印发林蛙养殖科技知识手册、深入蛙场座谈等方式向养蛙户做科学养殖林蛙的宣传工作。

有效提升农民养蛙技术水平,提高科学意识,同时要加强后期管理,实现当地林蛙产业的优质、高产,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为改善农民生活提供一定助益。

2.2 开展科技培训
自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林蛙养殖科技培训班,年受训人次240人次。

培训班聘请了省农科院、省林蛙技术养殖协会、吉林市等林蛙养殖专家。

2.3 组织参观学习
先后到辽宁、黑龙江等地进行参观学习,把好经验带回来,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取长补短,大力提高了林蛙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2.4 开展养蛙科技试验
提高林蛙蝌蚪成活率、成蛙放养成活率、幼蛙变态变雌率,这3个项目试验均取得成功、尤其是通过调节pH等方法进行林蛙性别控制试验,结果使幼蛙变雌率由原来的雌雄4∶6变为5∶5。

与吉林省泰信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起聘请了长春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等专家12人,成立了“吉林省泰信达长白山林蛙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林蛙养殖、产品加工的研发工作,研制出的“同仁堂”牌蛤蟆油获得2001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

2012年10月舒兰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北林蛙养殖之乡”的荣誉称号。

截至2018年,林蛙养殖产业步入规模化、标准化。

发展到最高峰时,全市养蛙户420余户,放养100万只以上的规模示范大户67户,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从业3 200余人。

年投放林蛙卵团100万个,放养幼蛙5亿只,年平均回捕林蛙2 500万只,年出售林蛙种苗20万对,实现产值9 000余万元。

招商引资企业“吉林省泰信达长白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同仁堂药业联手,加工生产“同仁堂牌”蛤蟆油颗粒等系列保健产品,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3 吸水剂的使用为优质森林资源的培育打下基础2018年,舒兰市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政府负责、林业协调、乡镇组织、村社实施”的工作模式,稳步推进了森林培育工作,全年完成任务指标。

应用GGR吸水剂造林技术完成森林培育787.1 hm2,大幅度提升了造林成活率,使用吸水剂640 kg。

完成更新造林133 hm2。

完成各项工程造林:其中完成清理回收林地造林1 266.7 hm2;补植造林7 333.3 hm2。

2019年完成基地更新193.9 hm2;财政补贴造林33.3 hm2;补植4 200 hm2。

吸水剂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通过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使造林保存率达到标准,进而为培育优质森林资源打下基础。

4 研发能力的提升增强了中药材产业的竞争优势中药材产业以吉林省均林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突出成效,做为舒兰市首家中药材种植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 000万元,在舒兰市开原镇模范村建有林药间作基地,在舒兰市七里乡八道
- 167 -
热带农业工程第43卷第5期2019年10月
村建有天然林下珍稀药用植物仿生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利用农村光伏发电站占地种植药材,总面积达166.7 hm2。

共种植林下参、桔梗、柴胡、返魂草、防风等中药材20余种。

因公司带动区域经济能力强,公司做出的突出业绩和务实的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5年公司被舒兰市政府评为“舒兰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16年被舒兰市工商联授予“诚实守信优质会员”称号;2016年吉林市政府为公司颁发“吉林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2016年公司林药间作基地被吉林省林业厅评审为“省级林业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公司专业从事北方中药材培育和新品种开发研究,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提升了企业自身技术研发的实力。

2015年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科研合作《桔梗的规范化种植栽培的推广》。

2015年承担实施了吉林省舒兰市农业综合开发多被银莲花基地示范项目;2016年,承担实施了吉林省舒兰市林下参基地示范项目。

公司正在组建功能齐备的实验室和产品研发中心,力争在良种繁育,北药种植,储运加工,产品应用的开发和利用上做强做大。

建立完备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产品贮运技术与设备等。

2018年公司166.7 hm2林药间作基地全部建设完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基地在80 hm2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力争在5年内打造全国最大的北药优良品种繁育基地100 hm2,生产中药材60多个品种,使北药在种源上达到药效稳定,含量达标,产量最高,无农残的优质良种。

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开发北药人工种植新品种,不断探索更多的新的种植模式与方法;使北药的生产真正具有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安全化,全新打造北方最大的有机、绿色北药商品生产基地,促进北药产业成为当地最具优势的产业[2]。

5 设置科技推广站保障工作高效运行
截止目前,舒兰市共设置县区级林业技术推广站20个(各乡镇林业站),其中独立机构1个(林业总站)。

从事科技推广工作21人(专职技术人员),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5人。

办公设备数量76台,其中电脑40台,打印机20台,照相机16台。

5.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工作优质高效地运转,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由产业科技科、林业总站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5.2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
通过制定林业技术推广站与林业产业协会职责、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林业技术网络平台与体系,并对相关的职能服务进行不断提升,有效提升整体推广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5.3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对林业实用技术的宣传、推介、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各项工作长期正常运转,顺利进行,并在实际工作中常抓不懈。

5.4 确定服务项目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强对林业技术的宣传,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并将最新科技成果、技术及时有效的传播落实。

6 落实科普工作,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6.1 搞好林业实用技术宣讲
要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客户,并详细解答客户提出的所有技术相关的问题,还要定期组织一批技术骨干,深入基层实施技术指导和答疑解惑[3]。

6.2 搞好林业实用技术推介
面向社会开展林业科技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12次,主要依靠广播、报纸、新闻以及传单等媒介进行宣传,其中宣传介绍适宜本地区的林业新技术成果7次,散发传单10 000张;传播推广科技成果应用技术15项。

- 168 -
6.3 搞好林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研究等方面的投资,提升林业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宣传与培训,将林业相关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开展送技术下基层等活动,为农民提供现场手把手教学指导。

年初组织林业技术骨干对机关、基层林场、林业站的造林绿化、森林病虫鼠害防治、资源保护、公益林管护、安全生产、林政案件处理程序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次数1次,各单位参加人数共计300余人,取得了预期成效、通过培训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业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培训乡土专家4人。

参考文献
[1] 陈瑞炳.浅谈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问题[J].中国农业
文摘-农业工程,2019,31(4):41-43.
[2] 邓卫斌.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中国农
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4):46-47.
[3]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
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16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