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5课时 文化创新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意义
基础梳理
1.___创__新___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 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_根__本__标__准___。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 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 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_重__要__保__证___。
高分跨栏
深刻理解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源泉和动力。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只有把文化创新的结果 与实践相对照,看文化创新的结果是否与社会实践相符合、 是否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才能检验文化创新是否正确。 (2)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 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 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易错提示:
误区一: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注意:这种说法不科学。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 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误区二: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注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 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但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5课时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基础再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基础梳理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_文__化__创__新___。文化创新是社__会__实__践__发__展__ 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源__泉_____。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 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离开 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_动__力____。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 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 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 的条件。
名师一题
2.(2009年安徽二模)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 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 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 B. C.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根本目的”,A表述不完整,B、 C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表述完整,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D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 因果关系型的选择题,考查对国家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的认识。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 聚力的重要保证。因而①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取代,排除②。 答案:C
(2009年宁夏模拟)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 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__人__民__群__众__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 并非来自创造者的灵感,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 实践。文化工作者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 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 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名师一题
1.(2009年惠州三调)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 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 最贴切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采风,体现了A;B、 C、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解答本题要求抓住关键词“最 贴切”,属于最佳选择题。 答案:A
易错提示: 误区一: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注意: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误区二: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意: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 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误区三:文化创新来自于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 体。 注意: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 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2009年广东卷)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 力。难度较大。本题材料很短,解题要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北京奥 运会场馆建设是实践活动,这里的创新成果包括文化创新的成果, 故B符合题意要求。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说法错误,文化创造的 主体是人民群众。D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动力也是社会实践。 答案:B
解析:向群众学习,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 创造的主体,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②符合题意。同时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因而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 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认为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创作 者的聪明才智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④项。 答案:B
课堂集训
一、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 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点。国家之所以重 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取代传 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