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法國大革命
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
一.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代議政治)
背景自從建立統一的王權國家以後,王權逐漸伸張,民權也在發展中
11世紀由貴族和教士所組成的貴族會議做為國王的諮詢機構(賢人會)
13世紀1.英王約翰王曾被迫簽署大憲章,限制王權的濫用
2.大憲章被視為英國憲法的起源
3.後來貴族會議逐漸發展,變成一個具有議會形式的組織→英國國會,並分為上、下議院
大憲章:規定國王徵新稅或特別捐之前,須獲得議會同意,從此國會逐演變成專制王權的重要機構
清教徒革命
時間:1642年 原因:1.英王查理一世篤信「君權神授說」 2.不斷擴張王權,常與國會發生衝突 結果:1.查理一世被處死,改行共和
2.不久共和結束,王室再度恢復 光榮革命 時間:1688年
原因: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想實行專制政體
經過:國會於是從荷蘭迎回新王威廉三世
與瑪麗二世
結果:在第二年(1689)通過「權利法案」 革命沒有經歷流血就成功 王黨+民黨 V.S 國王
騎士黨 V.S 圓顱黨 (國王) (國會議員)
1.議員在國會中享有
言論自由。

2.國王未經國會同意, 不能徵稅.募兵。

3.國王不得否決國會通 過的法律或法案。

國會成為最高立法機構
政黨政治英國的兩黨制起源於清教徒革命時,擁護國王(王黨)和國會(民黨)的兩派勢力,後來演變成保守黨和自由黨,兩黨以和平競爭方式爭取選民認同,在國會取得多數席次為執政黨,少數黨則以在野黨身份監督政府施政,有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
責任內閣由於一些英王不熟悉英國內政問題,亦不諳英語,逐漸演變成責任內閣制和首相制
今保守黨V.S工黨
18世紀後,代議政治逐漸發展出兩黨制及責任內閣制
十九世紀英國議會仍有許多問題: 1.國會選舉有嚴格財產限制,因此選舉常被少數人所操控
2.許多新興的
工商業城市
無法選舉
國會議員,但沒落城市
卻繼續保有議員席次
西元1832年,公佈第一個改革法案,放寬成年男性的選舉權,降低選民的財產限制,重新分配議員席次,英國透過不流血的議會改革,成為民主典範
十九世紀末,英國成年男子獲得選舉權
二.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1.17世紀時,在英國受到
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堅
持原有的信仰,冒險越
過大西洋,到達現在美
國的東北部,陸續建立
了13州的殖民地
2.英國政府並未曾積極管
理和統治,因此享有相
當大的自由,議會制度
與啟蒙思想在新大陸生
根 背景 密士失必河
加拿大(原屬法殖民地)
十八世紀英法兩國北美領地範圍消長示意圖
導火線1.英、法兩國因爭奪殖民地,爆發「七年戰爭」
,最後英國獲勝 (1756年到1763年) 2.為了彌補財政上的困境,英國決定增加殖民地
的稅收
反抗事件1.北美殖民地人民拒絕納稅(茶稅、印花稅)
2.將英國東印度公司運到波士頓港口的茶葉倒入海中
3.北美殖民地人民公開反抗英國的先聲
獨立革命經過1.發表獨立宣言:西元1776年7月4日(費城開大陸會議)
2.宣布成立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3.第一任美國總統:華盛頓
4.依據新憲法成立聯邦政府
行政、立法、司法
三權分立彼此制衡
獨立宣言
由傑佛遜等人起草,內容濃縮啟蒙時期
重要的政治學說。

宣言中明確提出:
「人生而平等,具有不可剝奪的生命、自
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天賦人權)……政府
的正當權力,均由人民同意而產生。

……
當政府一旦違反,人民有權推翻政府。


獨立宣言發表後,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
7月4日成為美國的國慶日(獨立節)。

(1)華盛頓領導殖民地軍隊與英軍作戰
(2)獲得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協助
戰爭過程
十九世紀美國領土範圍逐漸擴大
行政權
立法權 司法權 自由女神像。

這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發表獨立宣言一百週年的禮物。

獨立戰爭時,法國最早承認美國,並給予軍事援助。

圖中自由女神左手捧的就是獨立宣言。

參議院
(上議院)眾議院(下議院)
向法國購買 向西班牙購買
向墨西哥取得
向英國取得 美國獨立後,領土不斷擴張
1783英國戰敗
所割之土地
南北戰爭
1.背景:北方與南方在政治、經濟的歧見日深
2.導火線:北方以工商業為主,反對蓄奴
南方則以農業為主,主張蓄奴
3.時間:在1861年爆發「南北戰爭」
4.結果:美國總統林肯率領的北方最後在1865年
戰勝南方,國家重歸統一
1867年買阿拉斯加(俄國)
1898年併吞夏威夷
「巨棒外交」美國南北戰爭後的領土擴張圖
巴拿馬運河
美國從西元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開始,有了第一面國旗。

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星條旗的圖案,是隨著美國領土擴張而跟著不斷改變。

請觀察圖中不同時期的美國國旗,並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丁)
(1)請將以上四張不同時代的美國國旗,按照正
確的年代,將代號填入空格中。

(A)( ) (B)( ) (C)( ) (D)( ) 西元1776年 西元1777年 西元1878年 西元1960年 發表獨立宣言→ 建國後正式 → 所使用的國旗 → 後至今使用 表時的國旗 使用的國旗 的國旗 乙 丁 甲 丙
(2)西元1776年,美國發表獨立宣言時的國旗,其上紅白相間的條紋共有 十三條,代表什麼意義?
□(A)十三是個幸運數字
□(B)發表獨立宣言的十三個人
□(C)最初的十三個殖民地
(3)西元1777年,美國建國後使用的國旗上有幾顆五角星?代表什麼意 義?
(4)美國國旗最後一次修改是在西元1960年7月4日,請問:當時是哪州 加入美國?
□(A)俄亥俄州 □(B)夏威夷州
□(C)佛羅里達州 □(D)加利福尼亞州
(5)現今的美國國旗,共有多少顆五角星?
□(A)13顆 □(B)30顆
□(C)49顆 □(D)50顆 ˇ 十三顆星;代表獨立後的美國是由十三州所組成。

ˇ ˇ
知道路易十六嗎?
路易十六無心朝政,經常來
到自己的五金作坊裡,與各式各樣的鎖為
伍,路易十六製鎖的技術很高,且極富創
意,幾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藝術品。

一位儀態平庸的胖子,只有在宴會.狩獵
或是在鎖匠場才能得到快活的無能統治者
號費心思的工作常使得他疲倦,即使在國
務會議他也會打瞌睡,造成威嚴掃地。

他的王后是個美麗.輕率而喜歡賣弄風騷
的女人,只會不顧一切的享樂,據說,路
易十六在婚禮後有七年不能完成婚姻,最
後虧得外科醫生的手術才能完成….這種
傳言由貴族社會傳到民間
傳說路易十六當年曾親自參與了斷頭台的設計,為加速斷頭台的殺人效率,他還命人將鍘刀改成三角形,沒想到自己卻死在這部殺人利器之下。

瑪麗王后
14歲出嫁到法國,19歲成為王后
閱讀和藝術是她的弱項
16歲與瑞典貴族戀愛
開宴會,找尋娛樂
賭博的陋習—一夜輸盡財產
三.法國大革命 1.社會不公: 社會分為教士、貴族和平民三個階級 組成,教士和貴族享有特權,平民的負擔很重 2.財政困難: 路易十四好戰 3.政治專制: 三級會議無法與英國國會相比 4.受啟蒙思想家影響 5.美國獨立戰爭的刺激
時間:西元1789年7月14日 經過:1.法王路易十六為解決財政危機,
召開三級會議
2.第三階級(平民)代表提出許多
革新的要求
3.路易十六拒絕,於是平民宣布成立
國民會議
4.巴黎民眾在攻陷巴士底監獄
意義:揭開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背景: :支援美國獨立擴大了法國的財務缺口 1.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 ,成以牲畜的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閒
置。

2.法國處於嚴寒狀態。

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造成法國糧食短缺 →監獄被攻佔的那一天,麵包的價格也達到最高點。

導火線
國民會議 1.發表「人權宣言」 ,闡揚自由、 平等的思想 2.制定憲法,以法律至上和三權分立 等為原則,取代專制政治 第三階級代表對投票方式不滿,於是
改組為國民會議 1.革命初期,國民會議掌握權力 2.革命引起歐洲王室不安,各國組成反法聯盟鎮壓革命 3.法國新政府成立,改行共和政體(第一共和
) 4.實行恐怖統治 (1)處死路易十六
(2)羅伯斯比(1793~1794A.D.執政)實施 「恐怖統治」,逮捕異議分子
(3)羅伯斯比被反對者送上斷頭臺 造就了拿破崙的崛起
路易十六出逃的消息剛剛傳出時,很多由衷熱愛國王
的民眾都認為他是遭到綁架。

但國王留下的聲明(譴責制憲會議從王室手中剝奪了外交、軍事和地方行政權力,並宣布他在1789年6月23日以後批准的全部法令無效 )打破了他們的幻想,造成人民心理上極大創傷。

民眾對路易十六的支持驟減,公共場所的王室標記被黑布遮蓋,出現了大量諷刺王室的圖片。

同時,在戰爭的威脅下,法國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無數人致信巴黎或公開宣誓效忠「國家、法律和制憲
會議」,國王不再是凝結法國的核心。

國王假意贊成革命,最後策劃 出逃,還聯合外國盟軍鎮壓革命
參與法國大革命的羅蘭夫人,在大革命恐怖統治期間被捕。

在她上斷頭臺前,她曾說:「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這句話形容的是法國大革命後的政治社會亂象。

你覺得羅蘭夫人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她的理由是什麼?
拿破崙時代 1.憑藉他的軍事才能,成功擊敗反法聯盟的
干預
2.後來又憑其政治手腕,成為「第一執政」
3.1804年,改共和為帝國,拿破崙稱帝
崛起背景 (1)對內措施
A.穩定社會秩序
B.整頓財政
C.提倡教育
D.制定拿破崙法典
(2)對外措施
以軍事力量征服歐洲大部分地區
拿破崙
的統治
拿破崙帝國----稱帝加冕
拿破崙的紅顏知己:約瑟芬。

30幾歲的寡婦,後因不能生育而被
拿破崙忍痛拋棄。

失敗原因1.對英國經濟封鎖失敗
2.1812年,他遠征俄國慘遭敗績
3.後來又被反法聯盟打敗
4.最後敗於滑鐵盧,結束了拿破崙時代
5.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小島,度過餘生
巴黎凱旋門
1806年,拿破崙為了慶祝法軍勝利而開始建造,目的是為了讓軍隊凱旋歸來在此接受迎接。

但拿破崙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凱旋門完成,直至西元1840年,其遺體才終於通過這座凱旋門。

厄爾巴島年,拿破崙被迫退位,流放到1814 瑪麗·路易莎回到奧地利,兩人從此沒再見面。

拿破崙與路易莎的婚禮(1811)
拿破崙二世路易莎和·瑪麗
征俄或許是拿破崙(最前者)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段,在占領幾乎荒廢的莫斯科後,只好選擇長途的撤退。

圖為拿破崙征服失敗後撤退的情景。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
我曾所向無敵) ——拿破侖 拿破崙的挫敗 拿破崙應該就是從這裡俯瞰地中海,
想著如何重返法國吧!發動百日復辟
身躺臨終床放逐南大西洋的【聖赫勒那島】
1820年的拿破崙
在聖赫勒那島有五年之久了


1.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革命精神,隨著他的武力在
全歐洲散播開來
2.頒布的《拿破崙法典》,對於法律平等、宗教寬容和廢止封建
特權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影響
最早出現在
法國大革命時期,紅色:博愛,
藍色:平等,
白色:自由
誰殺了拿破崙?
拿破崙是遭人用砒霜毒殺,因為1.英法兩國要確保他不會第二次捲土重來,讓他被流放至厄爾巴島後又東山再起的歷史重演;還是2.伯爵的妻子懷了龍種成為其情婦。

一位瑞典牙醫根據拿破崙男僕日記中所記載:拿破崙死前有失眠、虛弱、腿腫、掉髮、痙攣和一直口渴的徵狀,斷定拿破崙有慢性砷(砒霜)中毒的跡象,此理論極盛於一九六○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和法國巴斯特大學以拿破崙的頭髮進行檢驗分析,發現含有大量的砷,進一步支持拿破崙被下毒的說法。

四.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
目的時間人物
結果重整歐洲的政治秩序
西元1814~1815年
奧國首相梅特涅主導
1.堅持保守主義,恢復各國
君主專制統治
2.維持各國勢力的均衡,
謀求歐洲的安定與和平
拿破崙戰敗後,歐洲各國商討戰後秩序和領土分配問題
召開目的上階層傾向保守, 恢復專制特權
十九世紀的漫畫「與會人士樂得手舞足蹈」。

此畫諷喻在大多數的自由主義者看來,維也納會議只不過是對舊秩序的承認,讓歐洲各國王室皆大歡喜。

下階層傾向自由.民主等理想(自由主義)
起因:拿破崙將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向外傳播, 歐洲各國紛紛要求進行改革,甚至爆發革命,以追求君主立憲的新體制,因此有「法國一著涼,全歐打噴嚏」之稱
※自由主義 1.西歐長達半個世紀未爆發大規模戰爭
2.無法阻擋自由、平等精神繼續傳播
(1)實例一:法國的七月革命
A.時間:西元1830年
B.成立君主立憲政體
(2)實例二:法國的二月革命
A.時間:西元1848年
B.改行共和政體
(3)歐洲各國人民也紛紛要求改革,甚至不惜訴諸革命,促使各國政府制定憲法,成立國會,實施憲政
維也納會議的影響
法國經歷民主的歷程
法國大革命,處死路易十六
第一共和: 內憂:恐怖統治外患:反法聯盟
拿破崙崛起(第一帝國)
滑鐵盧之役後,召開維也納會議,恢復君主專制
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專制V.S自由民主人士
爆發七月革命,推翻查理
七月革命後,以路易腓力為國王
路易腓力說:趕快發財即有選舉權→被推翻(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後,選路易拿破崙為總統(第二共和)
路易拿破崙稱帝(第二帝國)
德法戰後,拿破崙三世被俘,改行共和
(第三共和)至今為第五共和帝國就是和
平!只要我當皇帝,我將帶給你們昔日法蘭西民族光榮的神話。

6-1.6-2單元小考每格10分,共100分
甲.英國的政治制度歷經多次變革,最後發展出成熟的議會制度,也成為近代民主政治的模範。

請將下列英國的君主填入適當的位置:
A.查理一世
B.約翰王
C.克倫威爾
D.詹姆士二世
E.威廉
( )(1)因為宗教的因素而遭到驅逐。

( )(2)西元1642年與清教徒議員發生內戰,即所謂「清教徒革命」。

( )(3)英國短暫的「共和體制」時期。

( )(4)與瑪麗公主結婚,並簽署《權利法案》( )(5)被迫簽署《大憲章》。

乙.下列是美國建國前後所發生的事件、人物或相關法案與宣言,請將其填入適當的位置:
A.波士頓茶葉事件
B.費城
C.華盛頓
D.傑佛遜
E.林肯
( )(1)美國發布《獨立宣言》的地方。

( )(2)西元1773年,為抗議政府徵稅而將英船貨品推入海中的事件。

( )(3)帶領殖民地軍隊戰勝英國,並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

( )(4)起草《獨立宣言》的代表人物。

( )(5)南北戰爭時期,帶領北方戰勝南方,並且解放黑奴的總統。

6-1.6-2單元小考 每格10分,共100分
甲.英國的政治制度歷經多次變革,最後發展出成熟的議會制度,也成為近代民主政治的模範。

請將下列英國的君主填入適當的位置:
A.查理一世
B.約翰王
C.克倫威爾
D.詹姆士二世
E.威廉
( )(1)因為宗教的因素而遭到驅逐。

( )(2)西元1642年與清教徒議員發生內戰,即所謂「清教徒革命」。

( )(3)英國短暫的「共和體制」時期。

( )(4)與瑪麗公主結婚,並簽署《權利法案》
( )(5)被迫簽署《大憲章》。

D A C E
B
乙.下列是美國建國前後所發生的事件、人物或相關法案與宣言,請將其填入適當的位置:
A.波士頓茶葉事件
B.費城
C.華盛頓
D.傑佛遜
E.林肯
( )(1)美國發布《獨立宣言》的地方。

( )(2)西元1773年,為抗議政府徵稅而將英船貨品推入海中的事件。

( )(3)帶領殖民地軍隊戰勝英國,並當選美國第一任總統。

( )(4)起草《獨立宣言》的代表人物。

( )(5)南北戰爭時期,帶領北方戰勝南方,並且解放黑奴的總統。

B
A C D E
6-3.6-4單元小考每格7分,共105分
1.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階級劃分為教士、( )、( )三大階級。

賦稅制度的不合理與法國多次參加國際戰爭,政府負債累累,法王( )為解決財政困難而召開三級會議。

2.西元1789年法三級會議召開後,第三階級代表對投票方式不滿,於是改組成為( )會議,提出改革方案,但不為政府接受。

7月14日,巴黎市民群起暴動,攻陷( )監獄,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

3.請將下列答案填入適當的位置:
A.路易十六
B.羅伯斯比
C.巴士底監獄
D.拿破崙
E.梅特涅
( )(1)革命爆發後,人民圍攻此處,救出許多政治犯。

( )(2)法國革命後,改行共和政體而慘遭處死的君主。

( )(3)實施「恐怖政治」,逮捕異議分子,最後也被反
對者送上斷頭臺。

( )(4)維也納會議的主導者,也是歐洲十九世紀保守主
義的代表。

( )(5)改法國共和為帝制,並以武力征服歐洲大部分地
區,最後在滑鐵盧一役中戰敗。

4.列為十七、十八世紀歐美重要法律或宣言的制定背景,請填入與其相對應的法律或宣言名稱:(A~E代號可重複選取)
A.《人權宣言》
B.《權利法案》
C.《拿破崙法典》
D.《聯邦憲法》
E.《獨立宣言》
( )(1)光榮革命後為保障人權、限制君權而制定,由英王威廉三世簽署。

( )(2)北美十三州為脫離英國統治而發表,列舉英王罪狀、殖民地獨立的理論基礎。

( )(3)美國獨立後制定的國家根本大法,政權結構為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 )(4)法國大革命時期通過,確立人民自由與個人權利的原則。

( )(5)西元1789年國民會議掌握權力後頒布,內容注重人權與法治。

6-3.6-4單元小考 每格7分,共105分 1.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階級劃分為教士、( )、
( )三大階級。

賦稅制度的不合理與法國多次參加國際 戰爭,政府負債累累,法王( )
為解決財政困難而召開 三級會議。

2.西元1789年法三級會議召開後,第三階級代表對投票方式不滿, 於是改組成為( )會議,提出改革方案,但不為政府接 受。

7月14日,巴黎市民群起暴動,攻陷 ( )
監獄,揭 開法國大革命序幕。

3.請將下列答案填入適當的位置:
A.路易十六
B.羅伯斯比
C.巴士底監獄
D.拿破崙
E.梅特涅 ( )(1)革命爆發後,人民圍攻此處,救出許多政治犯。

( )(2)法國革命後,改行共和政體而慘遭處死的君主。

( )(3)實施「恐怖政治」,逮捕異議分子,最後也被反
對者送上斷頭臺。

( )(4)維也納會議的主導者,也是歐洲十九世紀保守主
義的代表。

( )(5)改法國共和為帝制,並以武力征服歐洲大部分地
區,最後在滑鐵盧一役中戰敗。

C B E A D 貴族 平民 路易十六 國民 巴士底
4.列為十七、十八世紀歐美重要法律或宣言的制定背 景,請填入與其相對應的法律或宣言名稱:(A ~E 代 號可重複選取) A.《人權宣言》 B.《權利法案》C.《拿破崙法典》 D.《聯邦憲法》 E.《獨立宣言》 ( )(1)光榮革命後為保障人權、限制君權而制定, 由英王威廉三世簽署。

( )(2)北美十三州為脫離英國統治而發表,列舉英 王罪狀、殖民地獨立的理論基礎。

( )(3)美國獨立後制定的國家根本大法,政權結構 為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 )(4)法國大革命時期通過,確立人民自由與個人 權利的原則。

( )(5)西元1789年國民會議掌握權力後頒布,內容 注重人權與法治。

B
E D 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