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以张北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金融
2014门0
城镇化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以张北县为例
李江
(中国人民银行张北县支行,河北张北076450)
摘要: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本文通过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
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持久动力;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
提高;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论述,深入阐明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73(2014)10—0024—03
一、农村城镇化现况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
近年来,张北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经营城市
理念,坚持以县城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加大投人力
度,全县城镇化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见表1)。
表l张北县2009—2013年城镇化率
单位:万人、%
\\年度项目\\
2009芷2010焦2011年2012经2013正\
城镇人口7.167.337.578.529.7l 总人口35.9736.3536.4836.5236.74城镇化率19.9l20.1620.7523.3326.42
(二)城镇规模
张北县共有18个乡镇,其中,2万人以上镇1个,是张北镇,占5.55%,5000人以下镇3个,分别是公会镇、二台镇、大囫囵镇,占16.66%。
随着张北县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城的集聚功能和x-J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近5年来,县城建设累计投资492亿多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290个,建成现代化住宅小区36个,开发改造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县城面积34.8平方公里,人口10万多人,城市化水平达26%。
但由于该县的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其他3个镇的城镇化水平低,集聚功能和x,-l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弱,仅表现在吸引少数农民从事餐饮和个体工商业。
1.县城的集聚功能。
2009年,张北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6957万元、103253万元,农民进城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31301人,投资约5390万元;2010年,随着“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张北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张北镇城镇建设投资过百亿元,是前10年的总和,道路拓宽,大批小区建设开工,进城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达4万多人。
一度出现小工慌,周围区县的农民到张北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就达上万人。
2011年,张北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1296万元、111250万元,农民进城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34650人,投资约6014万元;2012年,张北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8421万元、127130万元,农民进城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38361人,投资约7400万元;2013年,张北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9647万元、129208万元,农民进城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38394人,投资约7790万元。
2010年,张北县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三年大变样”成绩突出县,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3412万元,实施了县城9纵11横主要街道的供排水和道路硬化工程,铺设排水主管道1l万米,新增和改造给水管道81.4万
收稿日期:2014—08—25
作者简介:李江(1966一),男,河北张北人,大学专科,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张北县支行。
米,硬化道路100.3万米,安装路灯1530套,路灯亮化率100%。
农民进城定居4万多人,县城内市场进一步活跃,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大市场4个,从事牲畜交易中介、蔬菜交易中介、商品交易的农民新增近3万人。
县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聘请清华大学专家编制了《张北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基本建成了旧城区、新区、工业园区、园林旅游区4个组团。
县城常驻非农业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
二、三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宾馆、会议中心、公路等条件的不断提升,基本建成了电信公司高速同步传输网、基础交换数据网和广播电视光缆联网,移动通信网覆盖全县各乡镇、各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一批中高档宾馆饭店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张北县“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带动交通、餐饮、通信行业每年实现税收10000多万元。
2.县城对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张北县城农业龙头企业对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逐步强势。
一是以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10万农户种植甜菜业。
2013年,辐射坝上及周边地区10万农户种植甜菜14万亩,总产量17.6万吨,直接为农民带来收入近5120万元。
二是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圣元乳业、蒙牛乳业、伊利乳业等乳制品生产企业,拉动张北及坝上其他县农户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张北各乡镇奶牛存栏数由2009年的6万头,发展到2013年的10万头,农民养牛收人人均增加230多元。
同时,拉动牧草种植、饲料加工、乳制品和鲜奶运输、畜牧兽医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3万多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是以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拉动羔羊、肉牛养殖业发展。
张北现有成规模的冷冻牛羊肉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羊240万只,牛18000多头。
冷冻牛羊肉加工企业所创利税上千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6%。
冷冻牛羊肉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2.5万农民从事羔羊、肉牛养殖。
同时拉动牧草业、牲畜贩运、皮毛加工、肠衣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张北县从事牲畜贩运、皮毛贩运加工、肠衣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农民达3万多人。
四是以蔬菜冷藏企业为龙头的蔬菜种植产业化龙形经济发展。
目前,张北县形成了错季蔬菜“产、储、销、运”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蔬菜保鲜恒温库2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有效地拉动了12万农民从事蔬菜种植业。
(三)城镇结构
张北县城是典型的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城镇。
食品加工、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乳制品生产、燕麦加工等是该县的主要工业企业。
河北
马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伊利
乳业为该县最大的3家食品加工企业,2013年年
产值都过亿元,上缴税金合计120t30万元,占全
部财政收入的37%。
该县坚持走糖业综合开发的
路子,形成了“甜菜种植一甜菜块根制糖一副产品
糖蜜生产酵母一废甜菜丝、废酵母液加工饲料—养
殖业肥料还田”等一系列多次加工增值的循环农业
产业链。
利用压榨后的甜菜丝制造颗粒粕饲料,年
产饲料1.3万吨,并出口日本、韩国和东欧等国家
和地区,单项年创外汇210万美元。
制糖副产品废
糖蜜是生产酵母的主要原料,年产1万吨的废糖蜜
全部供应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用于制造酵母,该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
(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
表2张北县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表
单位:万元、%
\年度
内容\20119拄2010正2011年2012年2013正
\
工业增加值8545910827817531719862224l768
G D P40639050004661069168642876003l
工业化水平21.0221.6528.728.931.8
城镇化率19.9l20.1620.7523.3326.4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截至2013年末.张北县工
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基本持平。
二、城镇化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可以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
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下大力淘汰高污
染、高能耗落后产能,并且初见成效。
但我国多年
来累积下来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要保
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较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优化
经济结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
金墉时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
化”。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实现人口在城镇的聚集,
增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
展,从而拉动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不
断优化配置。
(二)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
供广阔市场和持久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者
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投资只能解
决一时之需,出口则要看人家的眼色。
2013年以
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但李克强总理明
确表示不会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这就明确表
示,我国要改变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老
路。
城市是消费的聚集区,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
河北金融
2014/10
河北金融
2014/10
消费需求。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ooo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A中受益。
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必将不断拓展消费市场,增加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三)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11亿人口8亿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闲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富余劳动力达2亿多人,如果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来,就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
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例如城镇的基础设施建-N:、商品生产、物流运输、贸易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服务业的自动化程度相x,-J-较低,这样能为更多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据推算,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G D P就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率就提高0.33个百分点。
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面I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养老、就医、就学、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差距的存在,将不断产生和激化社会矛盾,也和我国“共同富裕”的国策相背离。
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同时,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服务体系。
将通过打破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和城乡分割的市场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和城乡市场的统一。
这样,就会出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的趋势,使得城乡一体化逐渐变为现实。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更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产业支撑力度。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
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而且要让他们待得住,有钱赚。
因此,要把推进城镇化与实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在推进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地特点,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
如张北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多条完整的产业链。
乳制品加工企业拉动奶牛养殖、饲料加工、草业发展、仓储运输等产业。
又如肉食品加工企业拉动牛羊养殖、草业发展、.肠衣加工、饲料加工、仓储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在城镇化建设中,该县建成了食品加工工业园区、风电产业园区等3个成规模的产业集聚区。
同时,还建成华北牲畜交易市场、中国蔬菜城等5个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市场。
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效地支撑和推进了城镇41=的发展。
(--)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科学的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的先导,要突出特色、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规划先行虽然是老话题,但仍然是新问题。
现在许多城镇建设之所以水平低、发展慢,其关键问题就出在规划上,规划不完整、规划不合实际、规划不执行等等。
所以在城镇规划上要按照“品位高、定位准、操作性强”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放眼周边、着眼长远的方针,制定、完善城镇规划。
(三)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
(四)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协调起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是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二元体制性障碍,让进城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就医、子女人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二是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享受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总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