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县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制定。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遇险人员,减少人员伤亡。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部门、各班级的职责。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健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5)科学应对,规范管理。

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校安全工作。

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

2.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

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校长兼任,成员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班级安全工作小组
各班级成立安全工作小组,负责本班级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组长由班主任担任,成员包括班级任课教师。

4.职责分工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分管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3)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督促、检查本科室安全工作。

(4)班主任:负责本班级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5)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的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三、预警与信息报告
1.预警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制度,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高预警能力。

2.信息报告
(1)发现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同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2)接到报告后,校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

四、应急处置
1.自然灾害
(1)地震:迅速组织师生撤离教学楼,到安全地带集合;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2)洪水:组织师生迅速撤离低洼地带,关闭电源、水源,防止次生灾害。

2.事故灾难
(1)火灾: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师生迅速撤离火灾现场,拨打火警方式,报告上级部门。

(2)交通事故:迅速组织现场救援,拨打急救方式,报告上级部门。

3.公共卫生事件
(1)传染病疫情: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做好防疫工作。

(2)食物中毒:立即组织救治中毒师生,报告上级部门,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4.社会安全事件
(1)暴力事件:迅速报警,组织师生撤离现场,报告上级部门,协助警方处理。

(2)网络安全事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五、善后处置
1.调查与评估
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善后处理
学校对受影响的师生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帮助,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3.信息发布
学校及时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

六、附则
1.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本预案。

一、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
1.地震
(1)在地震发生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迅速通知全体师生。

(2)教师应立即停止授课,组织学生采取“蹲下、掩护、抓牢”的安全姿势,或迅速躲避到课桌下、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3)地震结束后,教师应迅速带领学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学楼,到指定的安全地带集合。

(4)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通信设备,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保持联系,报告灾情,请求支援。

(5)学校应组织人员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洪水
(1)学校应提前获取洪水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师生做好防范准备。

(2)在洪水来临前,学校应组织人员关闭电源、水源,防止次生灾害。

(3)学校应制定洪水应急疏散路线,确保师生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4)在洪水期间,学校应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加强与当地政府、水利部门的沟通协调。

(5)洪水过后,学校应组织人员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发生。

二、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
1.火灾
(1)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拨打火警方式,报告上级部门。

(2)迅速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按照预定路线有序疏散。

(3)在火灾现场,应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进行初期扑救。

(4)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5)火灾事故调查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交通事故
(1)发生交通事故时,迅速组织现场救援,拨打急救方式,报告上级部门。

(2)保护事故现场,协助警方进行事故调查。

(3)学校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学校应定期检查校车安全状况,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1.传染病疫情
(1)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疫情立即报告上级部门。

(2)采取隔离措施,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3)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2.食物中毒
(1)立即组织救治中毒师生,拨打急救方式,报告上级部门。

(2)查明食物中毒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中毒扩散。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食堂卫生状况。

(4)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1.暴力事件
(1)迅速报警,组织师生撤离现场,报告上级部门。

(2)协助警方处理暴力事件,保护师生生命安全。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4)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网络安全事件
(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安全。

(2)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技术措施。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加强与网络运营商、公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