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
语文三国1~120回答案
![语文三国1~120回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6a7c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4.png)
语文三国1~120回答案一、填空题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3. “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刘备;“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关羽;“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张飞。
“身长七尺,细眼长鬤”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曹操。
“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这一肖像描写的是赵云。
4. 刘备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共当乘此车盖。
”5.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分别是使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点刚矛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的关羽。
6. 皇甫嵩与朱儁用火攻之计攻张角军营,大获全胜,这是三国演义中第一次用火攻之战。
7.南阳何颙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许劭言:“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何许二人所评价的人是:曹操。
8.刘关张三人于回涿郡途中战张角军队,救了董卓回寨。
没想到董卓因三人乃一介平民而轻视之,于是三人连夜引军转投朱儁。
9. 一日,灵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
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直陈十常侍祸国殃民及举,帝怒而呼武士推出斩之。
他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方欲行刑时,司徒陈耽径入宫中来谏帝,见帝不自省,他便以头撞阶而谏。
10.在如何处置十常侍等一伙朝中群小一事上,何进手下的曹操和袁绍均给出不少建议。
11.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后来,董卓真的废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12.董卓于途中迎回帝与陈留王,检点宫中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
次日董卓大宴群臣,于宴会上提废帝之事,遭荆州刺史丁原当面反对。
13.“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器宇轩昂,威风凛凛”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吕布,他随身带的武器是方天画戟。
三国演义1——30回练习题
![三国演义1——30回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39b3626f1aff00bed51ee1.png)
.《三国演义》1——30回练习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人,共有__________回。
2.《三国演义》开篇词是“,。
,几度夕阳红。
”3.汉灵帝在位时,有十人混乱朝纲,朋比为奸,以至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此十人号为“”。
4.《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被传为佳话,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分别是、、。
5.刘备、关羽、张飞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其中,关羽的兵器重达斤。
6.《三国演义》中众多人物均有字号,如刘备字,张飞字,关羽字,曹操字,吕布字。
7.《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8.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是_________,吕布的兵器是________。
9.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_________。
10.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中,命令为关羽斟酒的是_____________。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
12.《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叫____。
13.《三国演义》之初众诸候中违约匿玉玺的是___________,称帝的是___________ 。
14.三让徐州与刘备的是。
15.“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中的“小霸王”指的是。
16.被对方用箭射中左目,乃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吞下的大将叫做。
17. 曾经想以献宝为借口,想乘机除掉董卓。
;..话的一句吕伯奢后说曹18.操误杀恩人。
,是的手里。
19.吕布的一生是结束在了二、选择题)( 1.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声东击西计苦肉计;C反间计;DE A美人计;B 连环计;)2.十八路大军联讨董卓时,请问当时谁是盟主?(袁绍DB袁术C孙坚A曹操)(3.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三英”指的是关,B、“三英战吕布”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羽、张飞、赵云。
名著阅读练习《三国演义81-100回 - 答案
![名著阅读练习《三国演义81-100回 -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b8f62d6edb6f1aff001fcc.png)
一、填空题1.三天内置办白旗白甲;范疆;张达;五十鞭刑;当夜二人杀了张飞;东吴2.关兴;张苞;黄忠;中冷箭;三人3.阚泽;陆逊;大都督4.陆逊;诸葛亮;八阵图;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5.刘禅;邓芝;张温;曹丕;徐盛;火攻二、选择题1. DE D“阚泽推荐陆逊” E“不听马良之劝”2. BD B“曹休被吕范打败” D“马谡言过其实”3. BE B“马岱带解暑药” E“魏延杀至”三、简述题1.急兄仇张飞遇害关羽死后,张飞旦夕号泣,以酒解怒,望南切齿,部下多被鞭挞。
飞向刘备求讨伐,回阆中,令军中三日内制办白衣甲,挂孝伐吴。
末将范疆、张达要求宽限时日,遭飞鞭背。
范张心存怨恨,乘飞酒醉卧,以短刀刺飞腹,飞大叫而亡。
二人割了飞首级连夜投奔东吴。
2.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攻吴。
自巫峡至猇亭,布列军马四十余营,连绵七百余里。
吴大都督陆逊坚守不出。
直至炎夏六月,蜀军疲惫懈怠,刘备下令将诸寨移于林木阴密之处,陆逊方才发起火攻。
时值东南风起,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刘备得赵云救应,方逃回白帝城。
3.永安托孤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至永安宫,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
4.七擒孟获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
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都不理解,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
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
一、填空题1.曹睿;反间计;《前出师表》2.姜维;反间计3.铁车阵;姜维;司马懿4.赵云;《后出师表》5.混元一气阵;八卦阵;6.诸葛亮篡国二、选择题1. CD C“王朗认为司马懿不可久留/曹真认为司马可重用” D“谯周夜观天象”2. BD B“当初不从刘备之言” D“曹休会见。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https://img.taocdn.com/s3/m/4a7716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0.png)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
回)
练题
1. 请简要概括第1回的内容。
答案:第1回介绍了黄巾起义的背景,并引出了吕布、刘备等主要人物。
2. 请列举第10回中出现的三国主要势力。
答案:第10回中出现了魏国、蜀国和吴国,它们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势力。
3. 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什么问题?
答案:在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如何打败东吴。
4. 在第80回中,谁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答案:在第80回中,曹操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5. 第120回中,谁最终统一了三国?
答案:在第120回中,曹操的儿子曹丕最终统一了三国。
答案
1. 第1回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刘备、吕布等人物的初次登场。
2. 第10回中出现的三国主要势力分别是魏国、蜀国和吴国。
3. 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如何打败东吴的问题。
4. 在第80回中,曹操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5. 第120回中,曹操的儿子曹丕最终统一了三国。
以上是《三国演义》章回练及答案(第1-120回)的内容。
(完整版)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94d4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9.png)
(完整版)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三国演义》1——10回(教师版)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50分)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三英雄”指的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字玄德;豹头环眼,声如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字翼德;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的关羽字云长。
2、曹操字孟德,父曹嵩,本姓夏侯氏,父亲为中常侍曹藤养子,所以改姓曹,曹操年幼时喜欢打猎,有权谋多机变, 当时汝南許邵曾经说曹操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后大喜。
3、中平六年,灵帝病死,刘辩即皇位,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
4、“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这首诗写的是后来被关羽所有的赤兔马。
5、董卓废帝后立陈留王协,即汉献帝,改元初平年,董卓任相国。
6、司徒王允怕引起董卓怀疑,借自己生日时,召集众官来商讨对付董卓办法,曹操自告奋勇接得王允的七宝刀去刺杀董卓,刺杀不成,只好驾马逃跑,路经中牟县,县令陈宫解救曹操,并一同投靠曹蒿好友吕伯奢,因曹操疑心太重误杀了吕全家九口人,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为人的残忍。
7、曹操回到陈留和父亲商量招募义兵的事,后得到孝廉卫兹的资助,乐进、袁绍、夏侯惇等纷纷加盟,袁绍因是汉朝名相之裔,被推为盟主。
8、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设帐殿基上,在殿南井中打捞出一玉玺,程普建议孙坚速回江东另图大计,袁绍知道这件事,要求孙坚交出玉玺,孙坚不肯,只好逃离洛阳。
9、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在磐河大战,公孙战败落马,还好赵云相救得以脱身,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用黄祖向刘表换回父亲尸首,葬父亲在曲阿之原,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四方豪杰纷纷投到他门下。
10、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婵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
11、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在讨杀李傕、郭汜二人中,连杀李蒙、王方二人威名大震。
《三国演义》99-100回检测及答案
![《三国演义》99-100回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4566827284b73f3425007.png)
《三国演义》第99-100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诸葛亮攻下武都、阴平两郡,败郭淮、孙礼,后主刘禅诏诸葛亮官复原职。
司马懿见诸葛亮料事如神,遂按兵不动。
诸葛亮(做什么),引得司马懿上当追赶,蜀军趁机偷袭了魏军营寨。
诸葛亮正准备再次进攻,忽然传来身死的消息。
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在地,从此得病卧床不起,只好退兵回汉中。
2、建兴八年秋七月,曹睿即拜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
引四十万大兵,直奔剑阁,来取汉中。
3、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有时部下亦不能理解其深意,如曾笑他“若果多谋,不致街亭之失”,亦曾言“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
”结果两人都因为不听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轻进”的命令,擅自领兵出箕谷,而被魏兵杀败。
4、负责运送粮草的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而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
司马懿让他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
后主中司马懿反间计,召孔明回成都。
孔明用之法退兵,魏兵不敢追。
二、判断,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魏军攻入陈仓城,却见陈仓已是一座空城,房屋被诸葛亮全部烧毁。
天降大雨,接连下了三十天,魏军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
()2、诸葛亮认为魏延素有反相,常有不平之意,认为以后必生患害,所以趁他不听军令大败而归之际,下令斩杀,以除后患。
()三、简答题1、汉兵劫寨破曹真(第100回,“一封书信气死曹真”)①曹真与打赌料敌,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
②曹真甚是惶恐,气成疾病,卧床不起,在营中治疗。
③诸葛亮得知此事心中大喜。
④他写信给曹真,对曹真肆意嘲讽,让降兵拿了给曹真。
⑤曹真看了这信,恨气填胸,当晚死于军中。
(“一封书信气死曹真”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以及雄辩的才能。
此类事件还有“舌战群儒”“骂死王朗”)2、魏蜀两军斗阵法(第100回)(孔明与司马懿比斗阵法)①诸葛亮在渭滨摆下战场,与司马懿交锋。
魏蜀两军对垒,司马懿与孔明互斗阵法。
《三国演义》81-90练习检测及答案
![《三国演义》81-90练习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e8262e45c3b3567ec8b3c.png)
《三国演义》练习(81-90回)一、填空题1、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
刚一即位就要兴兵为报仇,诸葛亮等众臣苦苦谏阻,刘备执意不从,令诸葛亮保太子守西川,自己率兵余万,择日出征。
2、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挂孝讨伐东吴。
第二天,两位部将、说一时难以置办齐,希望能宽限几天。
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
二人不服,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杀了张飞,投奔。
3、面对刘备的兴师问罪,为了得到曹魏的救援,向魏称臣,曹丕便封其为,但却坐山观虎斗。
孙权召部将商量对策。
小将孙桓请缨应敌。
刘备派关羽的儿子和张飞的儿子迎战。
孙桓大败,派人向孙权求救。
4、刘备见关、张二位小将屡立战功,不禁赞叹道:昔日老将已经无用。
此话被老将听到,心中不服,径直带兵挑战敌军,后来在征战时中冷箭死去。
至此,五虎上将已经死了人。
5、关兴在战场上遇见仇人,追逐中迷路了,投宿在一家农户,却见农户家中供奉着。
后来也来投宿,吓得他魂飞魄散,被关兴一剑斩杀。
关兴夺回父亲的,取了仇敌首级,于像前祭祀。
6、刘备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当初追杀关羽的、等人也全部被杀,威名大振。
江南人胆战心寒,日夜号哭。
蜀兵势大,众臣束手无策,孙权感叹:“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今其人已亡,无人与孤分忧也。
”危难之时,向孙权推荐了儒将,孙权大喜,连夜筑坛,大会百官,拜其为。
7、陆逊总督东吴军马,坚守不战,以静制动,等待破蜀的时机。
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树林中阴凉之处避暑。
吴军趁蜀军人疲意困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里的蜀军。
刘备败走,被救入白帝城。
8、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只见岸边有乱石八九堆,摆成一个阵。
陆逊进阵观察,却无路可出。
幸得诸葛亮岳父指路才走出来,并告诉他,这是诸葛亮设下的“”。
陆逊深感诸葛亮足智多谋,又担心乘虚偷袭东吴,决定不再追赶,班师回朝。
9、刘备兵败后,不愿回成都,便在驻扎下来。
不久便气恨交加,一病不起。
第二年四月,刘备心知自已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言明:如果能够成事,则辅之,如其不才,诸葛亮可。
(完整版)《三国演义》1-70回分回小测
![(完整版)《三国演义》1-70回分回小测](https://img.taocdn.com/s3/m/75e536196bec0975f565e231.png)
《三国演义》分回小测(第1回——第5回)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
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C.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D.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情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关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刘备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E.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去投了刘焉。
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鞭打董卓,被刘备劝住。
2.请简要复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1.答案:AE。
A.出自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刘备与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关羽与他们是在饮酒时相识的。
E.出自第一回“宴桃源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三人救董卓回寨,因董卓无礼轻视,张飞提刀入账要杀董卓。
此情节易与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混淆。
张飞鞭打的是督邮,而非董卓。
1-1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 +答案
![1-1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8bf307fd5360cba1adb7f.png)
《三国演义》第一回1.说说《三国演义》首回首句是什么。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桃园三结义”三兄弟的姓、名、字和兵器。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兵器是雌雄双股剑。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兵器是青龙偃月刀。
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兵器是丈八蛇矛。
3.说说“黄巾起义”的主要成员。
张角、张宝、张梁4.描述你最喜欢人物的外貌。
例如: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备,他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5.背诵或者吟唱词《临江仙》。
《三国演义》第二回“十常侍”指哪些人。
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2.“董卓、孙坚、袁绍”“字”分别是什么?“董卓、孙坚、袁绍”“字”分别是仲颖、文台、本初。
3.“秋毫无犯”是什么意思?“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4.何进的性格如何?从哪看出来?何进是个没决断力的人,本来想要诛杀宦官,可是听太后一说,又没有想法了。
(言之有理即可)5.在鞭打督邮时,张飞和刘备分别有怎样表现,表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张飞听到督邮逼县吏要害刘备,就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就揪住头发,扯出馆驿,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刘备得知后,急喝住手,后取印绶,挂督邮之颈,责备他便离去。
从这里看出张飞是个嫉恶如仇,勇猛粗暴的人,刘备是个宽厚仁慈之人。
《三国演义》第三回1.填空(按)兵不动名(正)(言)顺尘土(遮)天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怒)目而(视)如(履)平地赏(罚)分明扬(汤)止(沸)(惶惶)不安(事)不(宜)迟敬(贤)(礼)士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4.吕布的字是什么,外貌、兵器是什么,性格怎么样?吕布,字奉先,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兵器是方天画戟,性格: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高考名著之《三国演义》复习题60-120回
![高考名著之《三国演义》复习题60-120回](https://img.taocdn.com/s3/m/842486333169a4517723a391.png)
高考名著之《三国演义》复习题《三国演义》(第61—80回)50、请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61回)孙权想趁刘备去西川之际夺阿斗换荆州,不料吴国太得知怕此举误伤女儿,不准其妄动,(1分)于是,孙权依张昭之计教周善乔扮商人潜入荆州,谎称国太病重,要孙夫人带阿斗回东吴探望,(1分)孙夫人中计带着阿斗不告而别,(1分)赵云得知便驾小船拦截,跳上吴船夺过阿斗,但船已到江心,进退不得。
(1分)恰逢张飞巡哨赶到,跳上吴船杀了周善,抱起阿斗与赵云一起回船,孙夫人独自一人回到江东。
(1分)51、简述“荀彧之死” (61回)长史董昭上表请尊曹操为魏公,加封九锡,(1分)侍中荀彧坚决反对,劝曹操谦辞不受。
(1分)曹操兴兵江南,命荀彧跟从,荀彧知道曹操有杀己之心,托病留在寿春。
(1分)曹操怀疑荀彧对他不忠,叫人送一盒饮食给他。
(1分)荀彧见是空盒,知道自已不为曹操所容,便服毒自杀了。
曹操知道后也很懊悔。
(1分)52、简述庞统之死(63回)庞统不听诸葛亮的建议,执意与刘备兵分两路,(1分)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1分)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1分)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1分)却被埋伏於此的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1分)53、张飞义释严颜(63回)孔明令张飞领兵讨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1分)张飞几番进攻,又被乱箭射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地,引严颜出战,无果;(1分)后又改教军士于城下叫骂,不见效;(1分)张飞又令军士四散砍柴草寻觅路径,而后让假张飞迷惑严颜,自引军伏击,生擒严颜(1分)严视死如归,张甚敬之,亲解其缚,低头便拜,严感张恩义,乃降。
(1分)54、简述孔明定计捉张任(64回)孔明见张任勇猛,决定先捉张任,后取雒城。
(1分)次日,孔明引军过金雁桥,以言语诱激张任过桥,后赵云拆桥,将逼张任进入孔明设下的埋伏圈。
(1分)张任带军走到芦苇丛,遭到魏延、黄忠袭击,人慌马翻;(1分)逼往山路撞上张飞的伏兵,结果张任被张飞活捉。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6f8119e3143323868939a.png)
三国演义1-10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浅易文言小说,是以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宝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董卓进京,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C.《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三国志》是“拥曹反刘”,而《三国演义》则是“拥刘反曹”,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E.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
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三足鼎立”“赤壁鏖战”“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三国演义》语言最好的概括,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有文思而不深奥,有敷衍而不过俗。
C.《三国演义》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是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小说善于通过不同情节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D.《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大度、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E.《三国演义》计谋描写共四百多处,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
小说一般围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3.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C D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
三国演义41-50回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三国演义41-50回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f32a12ce2f0066f43322be.png)
《三国演义》41-50 回测试题一、填空题1.赵云怀抱(填人名),力战曹操四将,手起处,血如涌泉。
被曹操誉为“真虎将也!”2.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到,只见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
3.孔明自思乃孙权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
从而拉开了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的序幕(接下来分别与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人的舌战)。
4.孔明曰:“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
”此二人是,,从而改变了周瑜欲降曹操的想法。
5.周瑜深知操营内有“蔡瑁、张允”二位谙习水战,于是设计除此二人。
恰逢周瑜同窗往江东说周瑜来降。
此人趁周瑜假睡之际,偷视帐内一卷文书,并将此文书交与曹操,轻易得杀死蔡瑁、张允二人,这就是有名的群英会填人名)中计。
6.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要诸葛亮地十天内造得支箭。
孔明只须三天就用奇谋借得这些箭。
7.周瑜剥了黄盖的衣服,打了五十脊杖,众官无不动容下泪。
惟独孔明不发一语,笑道:“不用计,何能瞒过曹操?”8.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
须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此计为所出。
这为后来的赤壁之战,曹操被火烧连营埋下了祸端。
9.曹操南下出征之前,曾赋诗一首,其中开头的四句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10.孔明写了十六个字,理顺了周瑜的心中烦积。
这十六个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万事俱备,。
二、简答题1.简述刘备携民渡江(这是最以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2、简述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3、简述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这是《三国演义》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4、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5、简述周瑜的反间计(或“蒋干盗书”“蒋干中计”)6、简述苦肉计7、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8、简述“连环计”的故事(120 字左右)9、简述曹操横槊赋诗。
1-2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 +答案
![1-20回《三国演义》每回题目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a2a2bb89eb172dec63b700.png)
《三国演义》第一回1.说说《三国演义》首回首句是什么。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桃园三结义”三兄弟的姓、名、字和兵器。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兵器是雌雄双股剑。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兵器是青龙偃月刀。
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兵器是丈八蛇矛。
3.说说“黄巾起义”的主要成员。
张角、张宝、张梁4.描述你最喜欢人物的外貌。
例如: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备,他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5.背诵或者吟唱词《临江仙》。
《三国演义》第二回“十常侍”指哪些人。
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2.“董卓、孙坚、袁绍”“字”分别是什么?“董卓、孙坚、袁绍”“字”分别是仲颖、文台、本初。
3.“秋毫无犯”是什么意思?“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4.何进的性格如何?从哪看出来?何进是个没决断力的人,本来想要诛杀宦官,可是听太后一说,又没有想法了。
(言之有理即可)5.在鞭打督邮时,张飞和刘备分别有怎样表现,表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张飞听到督邮逼县吏要害刘备,就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就揪住头发,扯出馆驿,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刘备得知后,急喝住手,后取印绶,挂督邮之颈,责备他便离去。
从这里看出张飞是个嫉恶如仇,勇猛粗暴的人,刘备是个宽厚仁慈之人。
《三国演义》第三回1.填空(按)兵不动名(正)(言)顺尘土(遮)天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怒)目而(视)如(履)平地赏(罚)分明扬(汤)止(沸)(惶惶)不安(事)不(宜)迟敬(贤)(礼)士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4.吕布的字是什么,外貌、兵器是什么,性格怎么样?吕布,字奉先,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兵器是方天画戟,性格: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三国演义章回检测 答案
![三国演义章回检测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935438a32d7375a41780c4.png)
《三国演义》1——20回测试答案一、填空题1、曹嵩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曹嵩2、没向督邮送钱张飞3、董卓吕布董卓吕布董卓4、陈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5、张飞关羽刘备6、曹操刘备7、袁术吕布刘备8、张绣典韦 9、张绣不准纵马毁麦曹操割发代首10、夏侯惇 11、吕布白门楼上刘备二、简答题1、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2、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3、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 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4、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死。
《三国演义》21-40回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唯使君与操耳2、陈琳3、苦肉计4、黄祖5、衣带诏6、程昱7、颜良汉寿亭侯 8、韩非,秦琪 9、鲁肃 10,许褚11:碍主的卢 12:天时人和荆州西川二、多选题1、AC (A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
C:斩祢衡的是黄祖)2、CD (C送与锦战袍,还有纱棉做的护髥的囊,D关羽斩颜良是在知道刘备在袁绍处之前,离开时和曹操,张辽见面,二人避而不见)3、BC(B是华佗的徒弟帮忙治的。
《三国演义》81—120回试题汇编)
![《三国演义》81—120回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f2fa0e19b89680203d825b8.png)
《三国演义》81—120回试题汇编1.简述张飞之死的原因和经过。
(第81回)答案:张飞为关羽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
第二天,两位部将范疆、张达说一时难以置办齐白旗白甲,希望能宽限几天。
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
范、张二人不服,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去了。
2.老将黄忠之死(第83回)答:黄忠因听了刘备说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至军中,要与东吴交锋。
他斩了东吴史迹,又打败潘璋。
关兴,张苞劝其回营,黄忠不听。
次日潘璋zhāng战不数合,璋败走,黄忠追之,中了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救回营后当晚去世。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3.《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请简要叙述这一过程。
(84回)答: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率兵七十万攻打东吴。
(背景,1分)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
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
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
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
陆逊趁蜀军疲惫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
(过程,3分)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并一病不起。
(结果,1分)4.《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尸骸hái漂流,塞江而下。
”这是描述的哪一次战役?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4分)(81—85回)答: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及张飞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
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40多座军营绵延七百里,顷刻变成一片火海,蜀军大败。
5.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81—85回)答:天时:曹丕pī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ān地势。
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高二语文名著《三国演义》105-120回习题
![高二语文名著《三国演义》105-120回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1bf86525c52cc58bd6be76.png)
高二语文名著《三国演义》105-120回习题答案1.答案:BD.(B.曹爽对待司马懿很恭敬,后听信了门客何晏之言,说曹爽的父亲是被司马懿气死的,才夺取司马懿的兵权。
D.司马懿死时,交代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要善理国政,没有说要夺政之类的话。
)2答案:BE.(B.曹髦不堪其辱,带人去杀司马昭,在路上被贾充带人杀了。
E. 刘禅是在宦官黄皓的唆使下才星夜派人召姜维班师的。
)3.答案:BC.(B.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仰天长叹后,自刎身亡。
C.去金墉城居住,不准他再入洛阳。
)填空题第105回马岱第106回公孙渊司马懿曹真第108回司马师诸葛恪第110回司马昭邓艾陈泰第111回邓艾诸葛诞第112回钟会姜维缓兵之计第117回钟会诸葛瞻诸葛瞻诸葛尚第118回刘湛姜维第119回钟会自刎司马炎第120回孙皓刘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简述题1.智杀魏延这是诸葛亮第三次运用"锦囊妙计"。
诸葛亮初见魏延之时,便料定魏延会反,于是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
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按计行事, 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 魏延一声还没喊完,就被马岱从背后一刀砍死。
2.简述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曹睿病死,把年幼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并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曹爽忌惮司马懿,入奏魏主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为避免曹爽谋害,司马懿韬光养晦,装病卧床,两个儿子也退职闲居。
曹爽派荆州刺史李胜前去打探消息。
司马懿披头散发,坐在床上,假装年老耳聋。
李胜见司马懿如此老态不堪,放心离去。
曹爽从此不再防备司马懿。
一天,曹爽请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猎。
司马懿率旧部起兵都城洛阳,迫使太后降旨,逼迫曹芳削去曹爽兵权,罢免曹爽。
又捏造罪名,说曹爽谋反,将曹爽灭门三族。
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令他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同管国事。
(106、107回)3.乐不思蜀(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
《三国演义》前三十回填空选择(附答案)
![《三国演义》前三十回填空选择(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cfb6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1.png)
《三国演义》前三十回填空选择(附答案)《三国演义》(第1—30回)练习一、填空题1、曹操行军,为赢得民心,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而惊,跑到了麦田里,违犯了自己颁布的军令。
按理说,就应当斩首。
但他心中知道无人敢执法,也不会让他自杀。
于是便借之语“法不加于尊”,将死罪抛开,而以剑,并传示三军。
鸟郭嘉割发代首2、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3、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谏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
他专杀义父4、夏侯惇被射去一眼。
曹性5、在刘备救孔融这件事中,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太史慈6、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曾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称他为。
小霸王7、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
此时刘备乘机占了徐州。
曹操听从之计联合徐州刺史欲杀刘备。
(第二十一回)徐璆(qiú) 荀彧车胄8、曹操欲招降刘表,上表推荐祢衡。
但祢衡在宴会上辱骂曹操污浊,曹操怀恨在心命其去劝刘表归降,想借刘表之手杀之。
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而让他去见。
(第二十三回)孔融,黄祖9、曹操发兵进攻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
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
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败逃芒砀山。
(第二十四回)小沛关羽张飞10、刘备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猛将为先锋,连折曹操两员大将。
曹操听从程昱的计策,请出阵,解了白马之围,但也害得险些被袁绍杀掉。
(第二十五回)颜良关羽刘备11、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后渡过黄河到袁绍地盘,但报说玄德已经离开袁绍前往汝南投去了。
(第二十七回)孙乾刘辟12、关公一行经过卧牛山时,得黄巾张宝部下关西大汉,行至芒砀山,被张飞误会,关羽砍死,才消除了误会,途中关公又收为义子。
最终刘、关二人在卧牛山与相见。
(第二十八回)周仓蔡阳关平赵云13、在西山狩猎,被许贡的三位门客用毒箭射中,受伤而归,急忙派手下人找神医医治,不想其去了中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1-10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浅易文言小说,是以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宝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董卓进京,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C.《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三国志》是“拥曹反刘”,而《三国演义》则是“拥刘反曹”,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E.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
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三足鼎立”“赤壁鏖战”“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三国演义》语言最好的概括,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有文思而不深奥,有敷衍而不过俗。
C.《三国演义》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是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小说善于通过不同情节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D.《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大度、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E.《三国演义》计谋描写共四百多处,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
小说一般围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3.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C D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
鲁迅认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B.《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三绝”之谓: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C.下列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打祝家庄、三让徐州、三英战吕布。
D.《三国演义》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写战争,大小战役四十余次,重点写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大战役。
而诸葛亮和孙权联手指挥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E.魏、蜀、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4.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BE )A.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以长江天堑为屏障,占有“地利”;刘备施行王道仁政,有“人和”的优势,因此鼎足而立,天下三分。
B.曹操既奸诈,又具雄才大略,是“奸雄”;刘备则是与之相对的“仁君”;孙策用人精当,但缺乏政治远见,没有统一全国的雄图壮志,是一个守成者的形象。
C.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奸雄”形象,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的人生格言。
D.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
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E.孙权仗父兄之业,得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又有周瑜.鲁肃等相辅,兵精粮足,称霸江东。
人呼“孙郎”,称其“小霸王”。
5.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D )A.“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这段话描写的是魏延的形象。
魏延后来成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
B.“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段话描写的是赵云。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
”这说的是诸葛亮D.“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段话描写的是关羽的形象。
E.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义绝”关羽。
6.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E )A.关羽一生和曹操关联甚大,温酒斩华雄,首立战功,得力于曹操的力排众议;刘备兵败,关羽约法三章而降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以报昔日之恩;关羽败走麦城,为操所擒而死,曹操礼葬之。
B.“桃园三结义”为张飞首倡,他性格粗豪爽直,“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英勇无比;鲁莽急躁,胸无城府,因贪酒而失徐州。
C.吕布原为荆州刺史丁原义子,董卓帐下李肃以赤兔马为诱饵劝降吕布。
吕布砍下丁原首级投靠董卓,拜董卓为义父。
张飞最恨此人,斥为“三姓家奴”。
D.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这是汝南名士许劭给曹操下的评语,认为曹操在乱世中会以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
曹操听了这样的评价大喜。
E.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
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驱虎吞狼和掘坑待虎、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
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C )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就是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
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认为不必。
C、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亲自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D.董卓废帝弄权,王允设宴与众官相谋,众官皆哭,独一人抚掌大笑满朝公卿还能哭死董卓。
这就是愿借七宝刀行刺董卓的曹操。
这一情节突出了曹操的非同一般E.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8.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D )A.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张飞大叫杀入关去活捉董卓,袁术大怒要将之赶出帐去,因张飞只是县令手下一小卒,而曹操认为得功者赏赐何计贵贱。
这一细节充分反映出两人识见之高低。
B.长沙太守孙坚作为先锋杀奔汜水关,华雄奉董卓之命赴关迎敌。
孙坚首战告捷,但因袁术不发粮食,军中缺粮自乱。
华雄乘夜偷袭,孙坚败走,得祖茂换帻相救。
C.孙坚屯兵洛阳城内,救灭宫中余火,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从井中捞得传国玉玺。
于是托疾辞归,袁绍得密报逼问玉玺,孙坚只得承认,但拒不交出,率部离去。
D.董卓迁帝于长安,曹操要袁绍乘势追袭。
袁绍不肯轻动。
曹操自引兵万余追赶董卓,为吕布所败,曹操带箭逃命,被二卒擒住,危急间幸得夏侯惇搭救,负操渡水。
E.孙坚跨江击刘表。
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孙坚令诸军伏于船中来往诱之;黄祖军只顾放箭。
孙坚待其箭尽,拔船上所得之箭还射之。
黄祖大败,孙坚势不可当。
9.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D )A.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
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B.何进无识,驱鼠召狼,董卓进京,横行宫阙,残暴生灵。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借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被除,余党求赫不能,进犯长安,王允跳楼死节。
C.为报父仇曹操兴兵杀奔徐州,徐州太守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
后张飞误酒,鞭打吕布丈人曹豹,吕布与曹豹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徐州被吕布夺得。
D.董卓被诛后,其部下李傕等发兵犯长安,残虐百姓。
西凉太守马超.并州刺史韩遂兴兵讨贼勤王室。
马超枪刺王方,生擒李蒙,不愧为少年义军。
E.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尸首,选择吉日,迁葬郿坞。
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
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二.简答题 1.简述桃园三结义的经过。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黄巾军起义,朝廷发榜招兵。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张飞倡议三人结拜为兄弟。
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简述孟德献刀始末。
董卓弄权,渤海太守袁绍希望司徒王允找机会除掉董卓。
王允把众官请到家中宴饮,共商诛除董卓之计。
骁骑校尉曹操想出一计,向王允借七宝刀一口,要入相府乘间刺死董卓。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在小阁中会见董卓,适有吕布在侧。
董卓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迟,他说因为自己的马太瘦弱,故而来迟了。
董卓便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进来的好马,赐予曹操。
吕布离去后,曹操见董卓面向内侧身而卧,便拔刀要刺。
董卓在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何为”这时吕布已经牵马在阁外,曹操急中生智,急忙持刀跪下说:“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曹操出阁牵着董卓的好马出相府,然后加鞭向东南驰去。
曹操走后,吕布和董卓怀疑曹操有行刺的迹象。
3. 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逃亡被陈宫抓获,后陈宫夜放曹操,并与他一起逃亡。
途中到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探听消息,吕家杀猪款待。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他才发现杀错了人,路上又杀了出门打酒招待他的吕伯奢。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从此离开了他。
4.简述温酒斩华雄经过。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