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推向世界与世界接纳武术
透过文化的视角 简述中国武术如何与世界接轨
![透过文化的视角 简述中国武术如何与世界接轨](https://img.taocdn.com/s3/m/9f6375fbf90f76c661371abb.png)
科 技 圈向 导
◇科技论坛◇
透过文化的视角 简述 城 区 体 育局 山 东 枣
枣庄
2 70 ) 7 3 0
有 着久远历史 的中国武术 . 在我 国大文化范 畴里 占有 着一席重要 的武 术流派 . 都有着 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 基础 . 但无论 哪一个流派 之地 , 根植于 中国的这 支奇异之花 . 为什么会在 悠久的人类历史 岁月 的理论大体上都受到 中国古代朴素的武文化的哲学思想 的影响 中能 永不凋谢 , 惊艳夺 目至今 呢? 透过 中国大文化 内涵 的视角 . 去细细 武 术不 仅能使人强身 健体 . 攻防有法 . 而且还能使人 在武术 中寻 品味 .你就会从 中知道他那经久 不息的脉络 和无 限博大 的创造 与发 找美 的效应 。它能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 的运动之美 .同时在姿态 、 动 展 作、 节奏和神采等方面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 武之美 。是力与美的统一, 中国武 术发展 至今 天 , 它在绵绵 不息的人生 历史长河 中 . 经历 结合 . 所 是一项很有健身效果的艺术之美的艺 术运动 武术之美它包含 的一切是极不平凡 的 它 的产生 .起源于我 国远古时代那些 勤劳 、 善 功架 的准确造型 .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 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 。 其 良、 智慧 、 勇敢 的先 民们劳动创造 出的情结 , 祖先们往往在 打猎及 生产 中. 功架 的造型直接产生技艺形式之美 . 防技击 是武术特有的 内涵 . 攻 劳动 中, 便渐渐学会积 累掌握 了挑 、 、 、 、 、 劈 砍 刺 扎 撞等一连 串的技 能 , 武术之美寓 于攻 防技击之 中. 武术具有 的美 学价值 . 富了世界体育 丰 给世界人民提供了高尚的美的享 受 . 同时 . 使人强身健体 从 而给 自己生存 的所需 . 起到 了一定 的作用 那些原始形 态的攻防技 的美学 内容 . 能虽 是低级的 . 还不能脱 离生产技 能的圈子 . 但却 给 日后武术技 能的 还有祛病延年之作用 形成 和发展 奠定 了扎实 的基础 . 了氏族 社会时代 . 到 部落战争 时常发 就 中 国武 术 的起 源 , 生 、 成 、 造 、 展 和 作 用 进 行 了 一 番 深 产 形 创 发 生, 因此 在战场上搏斗 的经验也不断 的得到总结 , 比较成功 的击 、 、 长 的探究之后 .让我们来 回眸下它当前 在国际大文化背景下 的地位 、 刺 拳、 、 、 挑 扎 踢等动作都具有实用性 。因而一些动作被 总结模仿 、 传授 、 价值与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 界东西方文化空前 世 习练发展 着劳动本能创造 的一些架势 . 渐形成 了武术 . 逐 武术 由此而 呈 现 出既 相 互 碰 撞 又 相 互 融 合 的 大趋 势 术作 为一 种特 殊 的文 化 交 武 产生 流形式也呈现 出国际化交流 、 融汇 、 发展的必然趋 势。 中国武术作 为东 毫不例外的融人了世界 大文化的体系 中 特别是 武 术作为独立 的社会现象 . 同中华 民族文 明的产 生是 同步的。商 方文化 的典型代表 . 周 时期 . 产劳动创 造 的一些 动作就 随之而脱 离 了. 生 既而 出现 了“ 武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 的成 功举办更是为 中国武术 国际化发展 提供 了新 舞” 厢来训练士兵 . , 鼓舞士气 。周代设“ ,序” 序” “ 学校也把射卸 、 习舞 的契机 从文化的视角看 . 中国武术作 为中华 民族 传统文化历史积淀 列为教育 内容之一 到 了春秋战 国以后 . 天下割据 . 诸侯争 霸 . 很重 与发展 的结果 . 都 走上 国际化 发展道路是其 自身发展的必然趋 势 . 弘扬 我们更需 注意的以下几个 问题 : 视技术在战争 中的运用 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 的“ 角试 ’ 来选拔天下英 传统 民族文化是其根本动因 . 雄。 秦汉 以来 , 角力 , 。 盛行 击剑 随着“ 宴乐兴舞” 的习俗 , 手持器械的舞 1 文 化 的角 度 透 视 看 中 国 武 术 国 际化 的动 力机 制 . 从 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 出现 . 史记 . 如《 项羽事纪》 记载 的“ 门宴” 项 鸿 中“ 从 中国武 术的 国际化道路 可 以看 出. 中国成立之前 . 新 中国武术 庄舞 剑 , 意存沛公 ” 便是这 一形象 的反映 .此 外 . . . 那个 时代 还有 “ 剑 的国际化道路实质是一种 自然演化的过程 其形式 与发展有着很强 的 舞 ”“ 、刀舞 ”“ 、力舞 “ 比赛 , 等 这些运动虽具有娱乐性 . 但从技 术上 看更 自我调节性 与 自发性 . 而特别 是改革开放 以后 . 国逐渐走 上 了有 意 我 接 近 于今 天 套 路 形 式 的运 动 识地促 进中国武术 国际化 的发展道路 . 文化的视角来 看 . 从 中国武术 随着时代 的变化 . 武术也适应着时代的变化而变 化 在不同的各 产生 于中国. 源于 中国. 应属于世界而走向世界 . 这是世界各 国武林 同 个历史 时期 , 民就把 武术作为 防身护身的法宝 . 此武术 的大任而 仁们 的一致认可和共 同心愿 . 人 从 也是中华 传统 文化融入 国际文化大体 系 产生 到 了近代 . 人们有序 的把 中国武术作为现代 体育 的有 机组成部 的需要 因此 . 中国传统文化融人世界文化大体系是 中国武术 国际 将 分, 民间出现 许多拳 团 、 武协等群众 组织 , 民将 它规范 , 用于工 化 的基本动力 同时 . 人 适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也为武术的大规模 产业 作 、 活 、 乐 之 中 到 了 12 生 娱 9 8年 . 南 京 成 立 了 中央 国 术 馆 。 13 输 出提 供了有利条件 . 久的将来 . 中国武术的 国际化 培育 了广 阔 在 96 不 为 年. 中国武术 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后 , 武术 的国际武术市场 . 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为中国武术 国际化提供 了 得 到了蓬勃 的发展 15 9 6年 中国武术协会武术 队等组织得到 了成立 . 难 得 的机 遇 。 形成 了空前广泛 的群众性武术活动 网. 为武术 的发展 开拓 了广阔的道 2大 文 化 背 景 下 中 国武 术 世 界 化 需 注 意 的 内 容 . 路 。1 8 9 5年 , 在两安举行 了首届 国际武术 邀请赛 . 并成立 了国际武术 武术 国际化与本土化是 中国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 问题 。 如何正 联合会筹委会 20 0 8年奥运 会开幕式表演 的中华武术 . 这一 系列举动 确处 理使用武术更好 的服 务于世界 . 服务 于全 民的健 身运动 . 是我 们 令世界有着非凡 的可信性 、 确定性和可推广性 这 是武术 发展中历 史 必须解决 的一个矛盾 武术 的本土化过程的发展是追求它的独特性和 性 的突破 1 8 年在横滨举行 了每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 、 97 标志着 中国 它的个性化过程 . 注意 的是它单项的独特的风格 国际化则是与世 界 武术 走进亚运会 19 9 9年 国际武联被吸收为 国际奥委会 的正式 国际 体育大文化交相融合 从现在看 , 武术 国际化再不是一种单项单 一的 体 育单项联合会成员 . 这是武术发 展 中的又一历 史性的 突破 . 意味着 发展 . 而是世界各 民族武术之间 的相互影响 、 渗透 、 减少差异 去与世 界 在 l不 久的将 来 . 武术将 成为奥运会项 目. 意味着 把武术推 向世 界的雄 武术 文化相适应 同时. 东西方两者更要在武术上多制造一些 和谐 的 伟 目标 又进 了一步 有着独特性 的中国武术 . 与国外 的拳击 、 它 搏击等 统 一性 ,如 不 然 . 了 谁 . 界 武 术 文 化 都将 是残 缺不 全 的 。双 方 相 互 、 缺 世 其他单项运动是有很 大区别 与不 同的 中国武术 既讲究 形体规范 , 又 渗透 、 相互影 响、 相互依存 和补充 的纽带是不能没有的。 透过文化的视 刻求精神传意 外 内合一 的整体观是 中国的一大 特色。所谓内指心 、 角 . 中国武术带有 与生俱来 的民族特质 . 具有鲜 明的民族个性 , 因为 正 神、 意等 " t志活动 和气 总的运行 k 所谓外即手 、 、 、 、 眼 身 法 步等活动。 内 具备 了这一切 . 才有资本与 国际接轨 它 与外 . 与神是相互联 系的统一 整体 比如 : 形 陈式 太极 拳它奇妙功夫 , 3任何文化的存在 . . 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 其精髓 就是 : 外动 内静 、 动中求静 、 中求动 、 静兼 备 、 刚有柔 、 0 静 动 有 冈 任 何文化 的存 在和发展都是 在一个特定 的历 史空间环境 下进行 柔相济 、 练外练 内 、 内外统 一的整体练法 这一项 目 已成为广大习武 的 . 中国传统 武术文化数千年来一直作 为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 形式 早 那么 者锻炼身体 、 身健体 的法宝之 强 的武术 文化传 承结果 的凝 聚与展现 .同时我们要立 足于传统 文化 , 也 武术作为 中国宝贵 ��
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4abef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2.png)
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喜爱,也在国际上逐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中华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首先,中华武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表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例如,中国国际武术节、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和专家,他们通过比赛、演示和交流,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武术的精髓。
同时,中华武术团体和个人也经常受邀到各国进行巡回表演和交流,将中华武术的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次,中华武术的传播也受益于新兴的传媒和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华武术的视频、教程和资讯得以轻松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也为中华武术的推广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技艺。
此外,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也受到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推动。
中国政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国文化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为中华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各国之间的文化合作也为中华武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体验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除了展示技艺和传承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塑造和传递中华武术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中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既注重技艺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又强调修身养性、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融合了道德、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武术精神,正是中华武术在国际上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正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不仅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
在未来,随着中华武术的不断传承和创新,相信它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更大的贡献。
武术知识点
![武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c129f2f705cc1755270918.png)
17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
18马步: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19:挺胸、直腰、踢腿脚尖勾起,绷带成勾起勾落,收髋猛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要有寸劲。
20南拳马步:膝盖与脚尖成垂直线,收腹,立腰,脚外缘用劲,使两脚尖正对前方。
21侧踢腿:挺胸直腰、开髋、侧身、猛收腹
3长拳的技法特点: A手要快捷 B眼要明锐 C 身要灵活 D步要稳固
E精要充沛 F气要下沉 G 力要顺达 H功要纯青
I回击合法 J以形喻势
4 长拳的运动特点:撑拔舒展、势要招圆、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3套路动作: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缓,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7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8外练:主要指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以及由运动系统完成的各种动作。
9内练:常涉及精、气、神的问题。
10回击:武术中的踢、打、摔、拿。
11动作路线: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动作进行路线和方向。
填空题
1武术图解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往返路线,叙述顺序,动作名称,要领说明,运动时间,动作术语。
5、武术的科学研究
6、武术教育机构与人才培养
二、 武术推向世界与世界接纳武术: 1、竞技武术国际化的逐步实现
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77efa7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5.png)
结果与讨论
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结果,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如下:
1、武术团体和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地域和发展不平衡的 现象。
2、武术赛事和活动形式多样,但参与度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3、武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
针对现状,本次演示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 1、加强对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资金投入,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故事要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开始,1943年,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大学里, 一位名叫阿兰·图灵的数学家兼密码学家静静地坐在实验室里。他正在研究一个 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制造出一台能够像人一样思考的机器?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 想法,却在图灵的努力下慢慢成为了现实。
人工智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要归功于20 世纪80年代。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的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 念,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涌现出了许多推动AI发展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比如, 196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旋风计算机实现了自然语言生成,1970年,斯坦福大学 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了第一个工业机器人。
最后,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武术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如直播、短视频等,将武术教学、赛事活动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外,还 可以通过建立国际武术联盟、开展学术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武术在世界范围 内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内容
从古老的密码破译到未来的智能革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在本次 演示中,我们将带大家穿越时空,了解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例如,AI取代人类工作导致 的失业问题、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算法的不透明性等。为了解决这些挑战, 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
![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c737f5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b.png)
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中华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张名片。
在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方面,中华武术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首先,中华武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武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融合了中国哲学、艺术、医学等多种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的独特理解。
通过世界各地的表演和比赛,中华武术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友爱、团结的追求,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传统美德。
其次,中华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对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和练习中华武术,外国人不仅能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设立了中华武术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华武术爱好者和专业人才,为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也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随着中华武术在国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和市场需求。
武术培训、武术表演、武术服饰等各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不仅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利润,也为中国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提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
通过中华武术的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风采和魅力,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希望未来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ddf77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8.png)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家形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武术开始逐渐受到世界的重视和关注,走出了国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世界传播、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
一、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出现各种武术流派以及名家。
历史上有很多武术名家,如张三丰、俞大猷、杨露禅等,他们传承了自己的武术技艺,并将其传承至今。
直到20世纪,中国武术才开始与世界接轨。
当时,一些武术名家为了将中国武术传播到国外,开始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和表演,以此来宣传和推广中国武术文化。
二、世界传播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国武术,深深地被其精髓所吸引。
其中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武术爱好者最为著名。
他们从传统武术中学习中国文化,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爱慕之情。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也体现在奥运会上。
自北京奥运会后,武术成为“奥运五环旗”的候选项目之一。
作为一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武术在奥运五环旗中担当了重任,代表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传统之美。
三、发展趋势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也呈现出了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武术成为非奥运会正式项目。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央武术讲习所所长李连杰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将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向世界推广,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气度。
在这个过程中,武术爱好者尤其肩负了宣传中国武术文化的责任。
他们不断探讨武术文化的底蕴和特色,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魅力与卓越。
总之,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中国与其他各国的交流不断扩展其世界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爱好者将继续宣传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气度。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之路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6ddc49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8.png)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之路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是中国武术国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源自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体系。
传统的中国武术主要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功夫、咏春拳等多种流派和门派。
这些武术技艺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承,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武术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中国武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国武术。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大量的武术学习班、武术培训机构,为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中国武术的机会。
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扩大了中国武术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国武术与国际武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国武术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也是中国武术国际发展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武术赛事中表现抢眼,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中国武术队在世界武术锦标赛、亚洲武术锦标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出了中国武术在国际赛场上的强大实力。
中国武术选手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国际裁判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中国武术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不仅增强了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武术的国际合作也是中国武术国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武术与国际武术组织和机构进行合作,加强了中国武术与国际武术界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武术团队与国际武术团体举办联合训练、表演和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国武术与国际武术文化的交流融合。
中国武术团队还积极参与国际武术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中国优秀的武术传统和文化精髓,促进了中国武术与国际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认可,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武术的国际发展之路虽然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武术逐渐向国际舞台走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172e94e119e8b8f67c1cb9b7.png)
搏击武术科学2t N l g年5月第5卷第5期【武术发展研究】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李平(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警体部,湖南长沙410138)摘要: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并慢慢被世人知晓,随着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正渐渐被世界所接纳,武术将由此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武术国际传播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未来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统武术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5—0005—02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世人推崇武术,把武术赞誉为“国宝”、“国粹”、“瑰宝”等,赋予它很高的地位。
1982年12月,围家体委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
1986年3月,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论文372篇,其中不乏关于武术国际传播问题的探讨,这就标志着武术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
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接着各大洲又相继成立了武术联合会,世界武术锦标赛也已成功举办。
1999年国际武术联合会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让。
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武术走向世界的黄金机遇。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正逐渐被世界所接纳。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体育之林的同时,一定要贡献自己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国际传播具有历史性。
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历史,才能展卑美好的未来。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希望能从武术国际传播的发展过程中,找出一种考虑全局,展望未来的武术国际传播新思路。
1古代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在古代由丁交通条件的限制,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范围较窄,主要局限丁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因为日本受中国武术的影响较大,我们就以日本为例进行分析。
中国的武术文化及其世界影响
![中国的武术文化及其世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597e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中国的武术文化及其世界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充满千年历史,它源远流长,它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这个由中国足球玩家起名的“武术”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之一。
从三国时期的战国时代起,中国的武术文化就已经开始了比武论剑的历程。
当时的士兵们在军队里不仅要学习战斗技能,还要学习文化,在训练中不断探索进步。
武术不仅仅是在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中有着一席之地,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在全球的文化形象之一。
随着中国的崛起,武术文化不断地影响到了世界,成为世界各国观察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许多外国人都来中国学习武术、体验武术文化,也让中国的武术文化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之上。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武术文化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名录,这表明了世界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认可。
成龙、李小龙等著名武术大师,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也在全球拥有粉丝。
这也表明了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悠久的历史。
各地的武术形式、武学流派、传承方式都有所不同。
比如,河南少林寺的少林武术、湖北武当山的武当武术、山东的八卦掌和形意拳、福建闽南武术等。
这些都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
武术文化所包括的东西非常多。
除了具体的武术技艺之外,还有它所传承的哲学思想、精神面貌、中华文化符号以及强大的文化认同力。
武术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方式,它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融入生活,也影响了生活。
中国数字文化中心与国际武联合作举办的武术文化展,在展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同时,还呈现了各国武术文化的差异。
作为世界知名的武术大赛,世界跆拳道公开赛、中国武术公开赛等也展示了中国武术大师风采,也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再次回头来想想武术文化,它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历史上的先贤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他们在不断的挑战和实践中,对武术技艺进行了实践。
历史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形式,都表明了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3
![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3](https://img.taocdn.com/s3/m/5800be9384868762caaed590.png)
1、训练原则:指对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套路运动训练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依据套路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寓含技击:是指在演练过程中,将技击意识寓含于套路之中,用意引导动作,并将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贯注于动作,以表现武术特有的韵味,使动作显的充实饱满。
3、变换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以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4、静耗训练法:静耗训练法是武术传统训练法之一,指保持一定身体形态的外静内动训练,如:内功中的“桩功”训练等。
二、1、按照功能的分类: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2、长拳技法的特点: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功要纯青、四击合法、以形喻势3、太极拳分为:陈氏、杨氏、吴氏、武式、孙氏。
4、太极拳技法特点:虚灵顶劲竖项、沉肩坠肘坐腕、含胸拔背实腹、松腰敛臀圆裆、心静体松意注、呼吸深长自然、势势意连形随、轻沉虚实兼备。
5.长拳的技击特点: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真、四击合法、以形喻势5、南拳技法特点:稳马硬桥、刚劲有力、手法丰富、脱肩团胛、直项圆胸、气沉丹田、节奏坚将、拳势刚烈。
6、剑术技法特点:轻快敏捷、身活腕灵、刚柔兼备、气韵洒脱。
7、直观教学法:动作示范(示范位置的选择、示范面的运用、领做示范、示范与讲解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
8、运动员选材:髋部及臀形(髋部窄小,臀部肌肉向上紧缩的运动员)9、运动员实际得分的确定: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10、运动员最后得分的确定: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三 1、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术套路的产生。
武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武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be63c2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f.png)
武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从古至今,武术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项目和精神追求,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武艺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武术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传统武术的传播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在古代,武术往往是军事训练的一部分,旨在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多种门派,每种门派都有着独特的武术技法和内涵。
这些传统武术形式通过师徒传承和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武术文化也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武术,希望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
各种武术展示和比赛活动也在国际上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学生和爱好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同时,一些中国武术大师也积极走出国门,向外国学生传授武术技艺,促进了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
武术文化的影响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强调的是“以柔克刚”、“化解对抗”等原则,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武术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对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和重视武术文化,希望通过学习武术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结语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观。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传播,武术文化将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武术文化,让其继续在全球传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之研究——从竞技体育视角探析武术的发展道路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之研究——从竞技体育视角探析武术的发展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c6cf673867ec102de2bd89a5.png)
武术 的发展 与完 善 。
3 、武术发展现状分析
武 术 的 发 展 历 程 曲折 , 在 1 9 9 0 年 以 前 采 取 闭 关 自守 、 甚 至 出现 极 度 排 外 现
现 状 对 武 术 走 向世 界 展 开 进 行 探 讨 , 以期
它 自身 的发 展与 完善 。
配备 等 。还 应 包 括 一 些 主 观 的 人 文 因 素 , 如 观众 的喝彩 、服 务人 员 的服 务质 量 等 。 有 关 竞 赛场 地 的 改革 ,我 们 应 严 格 按 国 际标 准 进 行 设 置 ,一 切 设 置 都 应 达 到 国
融 与 结 合 ,是 武 术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为 使
武 术 更 快 、 更 好 地 走 向 世 界 ,本 文 根 据 当
这 也 正体 现 了奥 林 匹 克 运 动 的 发展 趋
势。
性 、 观 赏性 、 可操 作 性 。从 武 术 所 作 出 的
努 力 中 , 我 们 可 以看 出其 世 界 性 、 国际 性
特 色的 竞 赛 服 装 、规 定 简 明 的 竞 赛 内容 等
4 、武 术如何 走向世界
4 . 1 、制 定 完善 的比赛 规 则 ,创造 和 谐 的 比赛 环境
方面论述武术走向世界的改革策略。
关键 词 :武术 走 向世界 武术竞赛
1 、前 言
武 术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瑰 宝 , 它 具 有 深
厚 的 文化 内涵 , 是 中 国优 秀 文化 遗 产 的一 部 分 。 武 术 源 于 中 国 , 属 于 世 界 , 武 术
的发 展 需 要世 界 , 这 已成 为各 国 人 民 的共 识 和 心愿 。为 让全 世 界人 了解 武 术 、 学 习
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身体文化的互动
![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身体文化的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f54778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e.png)
目录
01 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 展理念
02 身体文化的互动
03 案例分析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武术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 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的体育文化现象。在武术运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发展理念与 身体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尤为关键。本次演示将从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和 身体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身体文化的互动
1、动作技术的融合:在武术运动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会对动作 技术进行重新诠释和理解。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动作技术在交流过程中互相 借鉴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武术动作技术体系。
身体文化的互动
2、精神内涵的互渗:武术运动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在武术运动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对于武术精神内涵的解读和领悟也不尽 相同。例如,西方的“自由、平等、竞争”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修身 养性”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相互渗透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精神内涵。
引言
引言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武术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各国人 民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国武术文化国 际传播的研究述评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从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 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武术动漫: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总之,武术动漫是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 加强国际交流、推动文化认同和加强动漫作品输出等措施,可以推动武术文化的 全球化传播,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和喜爱中国武术文化。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外友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武术如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重点
![中国武术如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498a13844769eae009edbf.png)
中国武术如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把中国武术做实阮伟(中视体育)一、武术的全球影响力1、武侠文艺作品让武术神化从电影《少林寺》到《卧虎藏龙》,再到《功夫梦》,里面的主人公身份不同,年纪不等,性格各异,但所掌握的武林功夫却是一样的出神入化。
有多少少年是看着金庸的小说成长,又有多少金发碧眼是通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认识黑头发,黄皮肤。
武侠作品是中国人道德体系的一种物化体现,这就是为什么“武”和“侠”常常相伴出现的原因。
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民族上千年,却还是抹不去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侠”意识,慢慢的武术就被神化了。
2、武侠艺术让武术传播世界武侠艺术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能够在美国好莱坞拥有一席之地的中国电影,其题材几乎都离不开武术,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功夫”。
《英雄》海外票房高达11亿元。
在美国同步上映《英雄》的电影院有2175家,《十面埋伏》有1189家。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第一部实现“全球同步”上映的中国电影,入选《时代周刊》“2006年度10大电影”。
这些都强烈地显示出:中国武侠片是目前唯一可以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电影题材。
从电影热到功夫热,各种武术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涌现。
甚至有人戏称,在国外的中国人懂经济的可能没饭吃,但是会武术的一定过得丰衣足食。
这个“武术”是不是真正植根于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武术”,暂且不论。
反正,武术就这样走出国门,传遍世界。
好莱坞影帝威尔史密斯能够让他的公子试水功夫片,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另有最新消息,NBA当家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最近拍摄了一组以李小龙功夫为题材的海报向偶像致敬。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成为科比的偶像?据科比自己说,乔丹都不算,但李小龙却是。
在海报中,科比模仿了李小龙的截拳道、双截棍和独门侧踢。
科比的这几个动作完全是模仿李小龙在经典的动作电影《龙争虎斗》中的造型设计的。
3、武术的健身养体功能的影响作用武术在全球的影响力除了源自艺术作品的视觉享受之外,其健身养体功能更是让这种影响力稳步提升,武术讲究精、气、神,坚持修炼让很多慢性病患者受益匪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武术习练中。
浅谈对武术发展的看法
![浅谈对武术发展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c751f1915f804d2b16c1db.png)
浅谈对武术发展的看法浅谈对武术发展的看法在我小的时候,正是各种武侠小说风靡的时候。
没有认字前。
就常常被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这样的武侠影视剧所吸引,逐渐对武术产生了兴趣。
在上学之后,也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长篇和一篇短篇《越女剑》。
其中神乎其技的武功让我更加神往、不过直到上了大学之后,大一接触了咏春拳,才真正对武侠小说有了自己的看法。
从金庸先生的著作就能看出他知识极为广博。
但在他的著作中,真正让我能够对当代武术有所了解的只有一部《书剑恩仇录》。
这部小说的设定时间为清中期,正是民间武术开始发展的时候。
书中提出了许多流派的武术,不再像明代之前,基本只有少林,武当,峨眉是有影响力的大派。
鉴于金庸先生写作时往往与史实一同写作,虽然偶有杜撰,不过我依然认为对武术的发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武术历史没有文献,只靠代代相传,所以流传的并不像民俗风情一样顺畅,考证也十分困难。
比较明朗的历史也不过是清中后期南少林弟子在南方传授武术之后的记载。
之前的武术发展,如果不与政治相关(唐太宗的少林寺僧兵,抗倭名将俞大猷)相关,几乎不为人知。
同时各门派之间的各种隔阂,也造成了武术发展缓慢,甚至倒退。
所以我想谈谈,如何在今后发展中国武术,使得武术能像跆拳道在韩国,柔道在日本一样,成为“国术”,而不是在普通民众眼里的“花架子”。
武术这一独特的文化,向全世界诠释中华文明乃至东方的神韵。
武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武术由最原始的拳打脚踢到现在各大派系的各种拳术。
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
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武术没有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我们应有所反思,像和武术有关的跆拳道、柔道都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为什么武术至今没有被列进奥运项目中,我个人认为武术还是不够国际化与竞技化,没有竞技武术就推动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和进一步光大,也不能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c0900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4.png)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日本武技国际推广着重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通过组织传统武术比赛、训练营和交流活动等,将日本武术的精髓传授给全世界的学员。
这种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可以在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得到借鉴。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应该注重对武术的传统价值和技巧的传承,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和培训项目。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注重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他们积极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和展览,并与其他国家的武术团队进行交流和切磋。
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高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武术技艺,并通过国际比赛和交流活动来展示中国武术的魅力。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十分注重公众教育与宣传。
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展览、演出和培训课程,向公众普及和推广日本武术。
这一点对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中国社会,很多人对武术仍然存在误解和陈旧的观念。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为公众正确、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武术,破除对武术的偏见和误解。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
他们通过举办高规格的国际武术比赛和展览,提高了日本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对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需要加大对自己品牌形象的打造,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将中国武术打造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文化品牌。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公众教育与宣传,并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武术一定能够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b45a9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2.png)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中国武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仍有欠缺。
与此相对,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一些对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首先,中国武术需要更好地包装和推广。
正如广告可以包装一种商品,将其推向更广泛的受众,中国武术也需要以一种跨文化的方式进行包装和推广。
这不仅意味着寻找能够吸引外国人的方式,还要考虑到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方式和理解。
例如,日本武术之所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武道通过电影、动画、游戏等形式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因此,强制让中国武术贴合特定的官方形象将可能起到反作用。
最后,中国武术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武术的传承一直是由一些老师和少数的爱好者传播。
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武术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与日本武技国际推广类似,中国武术需要更多的海外培训、交流和展示机会,以促进武术真正成为全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武术需要更好地包装和推广、更好地融入国际体育主流、并且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在这些方面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13d6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1.png)
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国际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武术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勇气和精神追求,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尊重。
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中华武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和学习者。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中华武术学习机构,开办了中华武术培训班,促进了中华武术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推广。
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华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建立了桥梁。
通过学习中华武术,外国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其次,中华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武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世界武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同时,中华武术的国际交流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契机。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武术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在国际武术交流中,中华武术也将不断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和影响,不断创新和发展,保持其在世界武术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追求,拥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国际武术交流,中华武术得以传播和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信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社会对中华武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华武术在国际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一带一路”:武术国际推广的文化使命
![“一带一路”:武术国际推广的文化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9195381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f.png)
“一带一路”:武术国际推广的文化使命洪 浩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支持中华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
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既是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也是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名片。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武术要扮演好中国文化使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文化名片的作用,通过武术的推广与普及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夯实民心基础,这是当下武术国际推广的重要文化使命。
长期以来,武术的国际推广存在着重技术传授而忽视文化传播的现象,造成推广手段多是派出教练、举办比赛等单向化的技术输出。
武术国际推广要实现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目的,必须树立“技术与思想”“文化与社会”相统一的传播新理念,并依此建立科学的推广体系,方能完成所担负的文化使命。
从推广群体来看,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基于此,武术的国际推广必须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由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同时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加入到武术国际推广的队伍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推广内容来看,要符合沿线国家的文化背景与实际需求。
由于沿线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武术推广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经济学认为,要更好地满足需求侧,达到供需平衡并形成可持续发展,就要从供给侧入手进行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武术国际推广要从武术受众的需求出发,提供丰富多样的武术推广内容。
武术段位制“三进”(进孔子学院、进各国武术协会、进驻外机构),是当前武术国际推广的主要措施。
首批编写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共包括长拳、少林拳、太极拳等12个拳种的17册教程,以及不受拳种限制的《趣味武术(段前级)》《武术功法》《自卫防身术》三种拳术教程、《剑术》《短棍》《二节棍》三种器械教程。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ec7d51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b.png)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民族传统体育社与留学生交流记录前言:中国功夫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深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随着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世界正掀起一阵“功夫热”。
只要说到“功夫”,不管说那种语言的人们都会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中国功夫,英语特别加入了一个单词——CHINESE KONG FU。
单从这一点,就可看出中国功夫在世界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功夫,亦称中华武术。
武术,乃技击之术也。
然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赋予了现代武术以新的内容和定义。
武术再不仅仅是技击之术,更兼具有它的健身、防身、强身健体作用。
除此之外,它也是一门竞技之术。
可以参加比赛,走向赛场。
它同时还有另一层至高无上的境界,那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即表演——武术表演。
一种美和力的展现,一门欣赏的艺术。
练习中国武术的过程是切身体验感悟中华千年历史文化的过程。
因此,武术也成为了许多来华留学生的必学项目之一。
现在,我社应邀参与留学生武术交流项目,特此记录。
活动对象:留学生,武术指导老师(吴老师和李老师)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社社员交流内容: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松静自然”“舒缓自如”为特点,极有利于人的心理调节和修身养性,也是本次的最主要的交流项目。
活动记录:活动地点选在操场的空地,活动时间约为两个小时。
首先,由翻译老师介绍活动流程。
接着,由大运会冠军黄欢向留学生们展示完整的太极拳表演。
表演完毕,各留学生都为其精彩的动作以及武术的美和力所折服。
然后由吴老师带领留学生们学习太极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很积极。
紧接着,由李老师演示太极拳攻防含义技巧。
对此,每个外国朋友都充满着好奇。
最后,由武术社成员一对一将留学生带开,更加深入的学习巩固所学招式,以及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
活动目的: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以及深入了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身体素质,培养同学们健康的心理。
以武会友,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刚健有为,修身养性,弘扬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推向世界与世界接纳武术
自1982年全国武术会议制定了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的方针后,我国以竞技形式开展国际武术竞赛活动,并日渐活跃。
从1985年起,我国举办了武术邀请赛、亚洲武术锦标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等一系列比赛,从一步步的努力武术从此打开世界大门。
为了向世界推广武术,国家体委组织专家编制出版了长拳、刀、枪、棍、太极拳、太极剑、推手、南拳、南刀、南棍以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等各种竞赛规定套路。
随着世界接纳武术,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数由1990年成立之初的38个发展到1993年已有57个,一年后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正式接纳,两年后达到了75个,1998年国际武联已达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的基本要求、199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接纳国际武术联合会,这表明世界竞技体育最有权威的机构正式承认武术的竞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