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保密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保密工作制度
保密工作是事业单位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机密资料的泄漏导致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制定有效的保密工作制度,严格对待机密信息,保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下面是事业单位保密工作制度的范文,仅供参考。

一、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是事业单位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事业单位在执行任务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的机密信息,比如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各个领域的重
要资料。

这些机密信息一旦泄露,就会对单位和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危及国
家安全。

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重视保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保密工作制度,防止机密
信息泄漏。

二、保密工作的法律基础
保密工作是法律保护的。

事业单位保密工作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保密法、国家秘密等级划分标准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信息公开条例》、《国家保
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机关涉密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三、保密工作的总体要求
1.制定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建立保密工作机制,确保机密信息的保护。

2.加强涉密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培训和考核,落实涉密人员的责任。

3.建立机密信息的归档和管理制度,实行“必须知情、思想上知晓、行动上知道”的制度要求,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性。

4.对于机密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机密信息的保密性。

5.对于无法转化或储存的机密信息,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比如使用身份验证等手段进行身份识别等。

6.强化对承包单位的保密管理,要求承包单位在执行任务时严格遵守保密工作制度。

四、保密工作的工作内容
1.机密信息管理
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秘密等级划分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机密信息管理制度,并确保每一份机密信息都经过严格的审批、分级、归档和管理,以达到保密的目的。

2.涉密人员管理
对于涉密人员,事业单位必须科学合理设置不同级别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涉密人员的行为,加强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3.机密信息的保密措施
采取合适的技术、物理和行政措施,加强对机密信息的保护。

对于电子文档等非实物形式的机密信息,采取加密、密钥管理等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

4.机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加强对机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的控制,规范机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规则,比如定期更换机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密码等。

5.承包单位管理
对于涉密的承包单位,事业单位必须制定保密工作方案,明确保密要求,对承包单位进行涉密人员管理、保密教育和安全检查,加强对承包单位的保密监督和管理。

五、保密工作的责任制
保密工作责任制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科学合理的保密工作责任制,将每个人的保密职责明确下来,从而增强保密工作的执行力和保密工作的可操作性。

1.主管领导负责建立、完善保密工作的制度体系。

2.各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保密工作计划,并保证计划的实施。

3.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执行保密工作制度和各种保密管理规定,确保机密信息不泄露。

4.保密部门负责对保密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并就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5.全体员工都要对机密信息保密承诺,对泄露机密信息者给予严厉的惩罚。

总之,事业单位制定保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要求,有效防范机密信息泄露,以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